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6874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学 考试重点整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中线:将颅面部分为左右两等份的假象垂直线。 接触区: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牙尖:牙冠上近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位于牙尖的切端,前磨牙和磨牙的牙合面上。 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牙的切磨逐渐消失。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前牙解剖特征之一。 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根据位置、形状、方向,分为切嵴、边缘嵴、轴嵴、颈嵴、 三角嵴、牙尖嵴、横嵴、斜嵴。发育沟: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裂:钙化不全的沟。龋病好发部位。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2、部分5 个。 窝:牙冠舌面及牙合面上不规则的凹陷。斜面:组成牙尖的各面。恒牙:(一)切牙组1.上颌中切牙为切牙中体积最大,前牙中近远中径最宽、牙弓中位置最靠前的牙(1)牙冠1)唇面:略似梯形,切颈径大于近远中径。切1/3 和中1/3较平坦,颈1/3较突出为唇颈嵴。 切 1/3 可见两条发育沟,近中缘和切缘较直,远中缘及颈缘较突。切缘与近中缘相交而成的 近中切角近似直角,与远中缘相交而成的远中切角略为圆钝。新萌出者切缘可见3 个切缘结 节。牙冠唇面形态分布可分为卵圆形,牙冠唇面颈部和切端较窄,约占72%;尖圆形,牙冠 唇面颈部缩小显著,约占 26%;方圆形,牙冠唇面颈部略窄于切端,约占 2%,常

3、与人的面 型相协调。2)舌面:较唇面为小。中央凹陷成窝称舌窝,周边围以突起的嵴,在牙颈部者称舌面隆凸 靠近中缘者称近中切缘嵴,在切端位于切缘舌侧者称为切嵴。3)邻面:近中面似三角形,顶为切端,底为颈缘,呈V字形。接触区在切1/3靠近切角。 远中面似近中面但稍短而圆突。接触区在切1/3距切角稍远。4)切嵴:切端唇侧较平,形成切缘。舌侧圆突成嵴,称切嵴,与下颌牙的切嵴接触时,能 发挥切割功能。侧面观察,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2)牙根:为单根,粗壮较直,唇侧宽于舍侧,牙根向根尖逐渐缩小,根长较冠长稍长, 也有根长短于冠长者或偶见牙根弯向唇侧,舌侧和远中唇侧者。牙根颈部横切面为圆三角形。2. 下颌中

4、切牙 下颌中切牙是全口牙中体积最小,形态最为对称,离体后较难区分左右者。下颌中切牙的 形态特点如下:(1)牙冠:下颌中切牙牙冠宽度约为上颌中切牙者的2/3。1)唇面:约呈梯形,狭长且光滑平坦,切颈径明显大于近远中径,近中缘与远中缘对称, 近中切角和远中切角相等,切缘平直,离体后较难区分左右。2)舌面:近远中边缘嵴微突,舌面窝浅。3)邻面:约呈三角形,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靠近切角。(2)牙根:单根扁形,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可作为鉴别左右的参考。根 中 1/3 横切面呈葫芦形。上颌切牙和下颌切牙的区别:1)上颌切牙的牙冠宽大,唇面发育沟明显;下颌切牙的牙冠窄小,唇面光滑,发育沟不

5、明 显。2)上颌切牙的舌面边缘嵴明显,舌面较深;下颌切牙的舌面无明显边缘嵴,舌窝较窄小。3)侧面观,上颌切牙的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4)上颌切牙牙根粗壮而直;下颌切牙牙根根窄而扁,进远中面凹陷呈沟状。(二)尖牙组:尖牙位于侧切牙的远中,包括上颌尖牙。上、下、左、右共4 个。牙冠较厚,其特点是有一 长大的牙尖,牙根为单根。其功能为穿刺和撕裂食物。1. 上颌尖牙为全口牙中牙体和牙根最长、牙尖最大的牙。(1)牙冠: 唇面:似圆五边形,其五边由近中缘、近中斜缘、远中斜缘、远中缘和颈缘组成。其中 近中斜缘短,与近中缘相连形成近中切角;远中斜缘长,与远中缘相连形成远中切角。 初

6、萌出的尖牙,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相交约成90角。唇面中部有突起的唇轴嵴, 由牙尖顶伸至颈 1/3,将唇面分为近唇斜面和远唇斜面。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 外形高点在中1/3 与颈1/3 交界处的唇轴嵴上。 舌面:较唇面稍小,远中边缘嵴较近中边缘嵴短而突。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长。 舌面隆突显著,由牙尖至舌面隆突有一纵嵴称舌轴嵴,将舌窝分成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邻面:似三角形,远中面比近中面更为突出且短小。近中接触区距近中切角较近,远中 接触区则距远中切角稍远。 牙尖:牙尖有四嵴和四斜面组成。四嵴:即唇轴嵴、舌轴嵴、近中牙尖嵴、远中牙尖嵴。 四斜面即:近唇斜面、远唇斜面、近舌斜面和远舌斜面

7、。四牙尖嵴汇合成牙尖顶,牙尖 顶偏近中。(2)牙根: 单根,形粗壮,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根长约为冠长的两倍,根颈横切面为卵圆三角形。根 尖弯向远中。2. 下颌尖牙:下颌尖牙似上颌尖牙,但有下列特点:(1)下颌尖牙较上颌者窄而薄,牙冠窄而细长,近远中径较上颌尖牙者小,故牙体显得 细长。(2)牙冠唇面为狭长五边形,切颈径明显大于近远中径。唇颈嵴、唇轴嵴及发育沟不如 上颌尖牙者明显。唇面近中缘最长,约与牙体长轴接近平行,远中缘较短,切缘由 近、远中斜缘组成。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长,两者长度之比约为1:2,近、远中 斜缘的交角大于 90。唇面观察下颌尖牙牙冠与牙根两者的近中缘相续约呈直线。(3)舌面小

8、于唇面,略凹,舌轴嵴不如上颌尖牙者明显,在切 1/3 处较突。外形高点在 舌面隆突。(4)邻面观察下颌尖牙牙冠与牙根两者的唇缘相连约呈弧线。(5)牙尖不如上颌尖牙者显突,牙尖顶明显偏近中。(6)牙根为单根,扁圆细长,近、远中根面有浅的长形凹陷。根颈 1/3 处横切面呈扁圆 形。根尖偏向远中。3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区别:(1)上颌尖牙体积较大,牙冠宽大;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长。(2)上颌尖牙唇颈嵴、唇轴嵴、舌轴嵴和舌面隆突较明显,舌窝较深;下颌尖牙唇颈嵴、 唇轴嵴、舌轴嵴和舌面隆突不很明显,舌窝较浅。(3)上颌尖牙近中缘自颈缘至近中切角向近中展开;下颌尖牙近中缘与牙根近中缘相连成 直线。(4

9、)上颌尖牙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相交近似直角;下颌尖牙者成钝角。(5)上颌尖牙牙尖顶偏近中;下颌者明显偏近中。(6)上颌尖牙冠、根的唇缘相连不成弧线;下颌尖牙冠、根的唇缘相连成弧线。(7)上颌尖牙牙根粗长,颈横切面成卵圆三角形;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横切面成扁圆形。 4.尖牙应用解剖:(1)牙冠诸面光滑,无裂沟或点隙,自洁作用较好,较少发生龋坏。(2)上颌尖牙位于口角,唇面唇轴嵴、唇颈嵴较突,牙根长而粗壮,能承受较大牙合力, 并具有支撑口角的作用。若上尖牙缺失,口角上部塌陷,影响面容(3)由于尖牙牙根长,常是口内保留时间最长久的牙,修复有关牙缺失时,多选作基牙。(4)上颌尖牙牙根为圆锥形单根较直,拔

10、除时可使用旋转力;下颌尖牙由于根稍扁圆,拔 除时可采用唇舌向脱位,或在松动后适当配合使用较小的旋转力。(三)前磨牙 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个。牙冠呈立方形,牙合 面有两尖(下和第二前磨牙有三尖型者),牙根为单根或双根。主要功能为协助尖牙撕裂食 物,同时具有捣碎食物作用。上颌第一前磨牙:前磨牙中体积最大、颊尖偏向远中和有近中沟由近中点隙越过近中边缘 嵴至近中面者。(1)牙冠1)颊面:与尖牙唇面相似但较短小,颊面中部有纵行的颊轴嵴,颊尖是前磨牙中唯一偏向 远中的。外形高点在颈1/3的颊颈嵴上。2)舌面:小于颊面,卵圆形,光滑而圆突,舌尖较颊尖短小、圆钝,偏向近中,外形高点 在

11、中13。3)邻面:约呈四边形,近远中接触区均靠牙缘偏颊侧。近中面近颈部明显凹陷,有沟从牙 合面近中边缘嵴跨过至近中面的牙合处。4)牙面:外形为轮廓显著的六边形,颊边宽于舌边。 边缘嵴:由近、远中边缘嵴和颊、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围成。(2)牙尖:牙合面有颊、舌二尖,颊尖长大锐利,舌尖较小圆钝。三角嵴:从颊、舌尖顶分别有伸向牙合面中央的三角嵴,分别称为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 窝、沟、点隙:牙合面中央低下为中央窝,窝底有近远中向的中央沟,其两端为近远中点隙。 由近远中点隙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为近中沟,是上颌第一磨牙特有解剖标志。(3)牙根:扁根,多在牙根中部或根尖1/3处分叉为颊舌两根。颊根较

12、长,舌根较短,根 尖骗远中。颈缘下至根分叉处有沟状凹陷,远中面的沟较近中面的深。少数单根,近中面沟 长,根尖偏向远中。下颌第一前磨牙: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胎面有横嵴者,其特点 如下:(1)牙冠颊面:颊面向舌侧倾斜显著。颊尖高耸、长大尖锐,偏向近中颊轴嵴在颈1/3处显突,颊颈 嵴呈新月形,外形高点位于颈1/3处。舌面:舌面较短小,仅及颊面的1/2舌尖明显小于颊尖。邻面:约呈四边形,近远中接触区均靠骀缘偏颊侧。站面:呈卵圆形,最大特点是颊尖长大而舌尖很小,一尖均偏近中。颊尖二角嵴与舌尖二角 嵴相连而成横嵴,为该牙的重要解剖标志。横嵴越过胎面,耳斶面分成较小的三角形近中窝, 与较

13、大的长圆形远中窝。(2)牙根:单根,扁而细长,颊侧宽于舌侧。根尖略为弯向远中。近中面的根尖部常有分 叉痕迹。上颌第二前磨牙:似上颌第一前磨牙,但有下列特点:(1)颊面颈部较上颌第一前磨牙宽,胎缘二牙尖嵴交角所成颊尖圆钝,偏近中。(2)舌面与颊面大小相似或略小,舌尖圆钝偏近中。(3)邻面仍呈四边形,近远中接触区仍在近貂缘偏颊侧。但近中面颈部少有凹陷,亦无沟 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4)上颌第二前磨牙的跆面较对称,轮廓不如上二颌第一前磨牙者锐突,牙尖较圆钝。貉面 颊缘与舌缘宽度相近,跆面诸角较圆钝,颊舌尖的高度、大小相近,颊舌二尖均偏近中。中 央窝浅,无沟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中央沟较短,近远

14、中点隙相距亦较近。(5)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扁形单根,牙根多不分叉。下颌第二前磨牙(1)牙冠:外形方圆,牙冠颈高度、颊舌厚度和近远中宽度相近,舌面与颊两大小约相等。1)颊面:颈部较下颌第一前磨牙者稍宽,颊轴嵴较钝。颊尖圆钝,略偏近中。2)舌面:与颊面大小相近,若为两舌尖者,则舌面宽于颊面,两尖之间有舌面沟通过,近 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如为I个舌尖,则较颊尖小,牙尖偏近中。3)邻面:近远中接触区均靠缘偏颊侧。4)船面:有2种类型,两尖型:胎面呈椭圆形,颊舌两尖均偏近中。发育沟呈H型或U 型;三尖型:貉面呈方圆型,有1个颊尖,2个舌尖,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发育沟呈 Y型。胎面中央有时可见一小牙尖,

15、称中央尖或畸形中央尖,易磨损使髓腔暴露,引起牙 髓炎或根尖周炎。中央尖可见于诸前磨牙,但以下颌第二前磨牙多见。(2)牙根:单根,扁圆,近中面无分叉痕迹。上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齿。(1)牙冠1)颊面:略呈梯形,近远中宽度大于牙合颈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 而突,牙合缘长于颈缘,牙合缘由近远中颊尖的近远中斜缘组成。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 两尖间有颊沟通过,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尖的颊轴嵴显著。外形高点在颈1/3。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牙合缘由近远中舌尖的近远中斜缘组成。近中舌尖宽于 远中舌尖,两尖间有远中舌沟通过。舌轴嵴。外形高点在中1/3。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5 尖出现,该牙尖又称卡氏尖。3)邻面:近远中面约为四边形,颊舌厚度大于牙合颈高度,颈部平坦,外形高点在牙合/3 处。近中接触区靠牙合缘偏颊侧;远中接触区靠牙合缘中1/3区。4)牙合面:呈斜方形,结构复杂。边缘嵴:牙合面的四边为颊牙合边缘嵴、舌牙合边缘嵴、近牙合边缘嵴和远牙合边缘嵴围成。 颊牙合边缘嵴由近远中颊尖的4个牙尖嵴构成,即近中颊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及远中颊尖的近 远中牙尖嵴;舌牙合边缘嵴由近远中舌尖的4个牙尖嵴构成,即近中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及 远中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近牙合边缘嵴短而直,远牙合边缘嵴稍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