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68074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225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西地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综合说明1.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1 编制依据 哈尔滨市哈西地铁联络线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文件补遗。 哈尔滨市哈西地铁联络线土建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资料、文件。 国家及相关部门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及哈西地铁联络线土建工程补充技术规范。 我单位对哈西地铁联络线土建工程施工现场考察和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及信息。 我单位自身的综合施工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以及多年来参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施工经验。 本工程使用的技术规范本工程遵照下列(但不限于)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下列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如有更新版本的,遵照新版本执行。A. 国标 GBT1

2、 9000族标准;B.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 1999)2003版;C.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D.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GBJ404-1987);E. 建筑工程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F.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417-2003);G. 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1983);H.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I.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J.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K.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3、(GB50308-1999);L.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N.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O.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1996);P.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Q.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R.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S.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T.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U.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

4、001);V.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W.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X.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1.2 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的原则; 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满足与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及有关单位协调施工的原则; 充分利用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做到连续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贯彻施工验收、安全及健康

5、、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采用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组织措施,节约施工用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笨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充分利用原有和正式工程建筑和设施,减少临时设施,节约施工用地; 合理选择资源和运输方式,节省费用开支。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1.2 工程概况哈尔滨市哈西地铁联络线土建工程,设计起讫里程DK5+242.000- DK10+690.000,线路起点位于汽车齿轮厂站处,经哈尔

6、滨西客站站、学府四道街站、哈西大街站至医大二院站, 全长5.448km,共设5个车站。1.2.1 标段概述哈西地铁联络线土建第二合同段,主要项目包括哈尔滨西客站站(剩余部分)、哈尔滨西客站站-学府四道街站区间和学府四道街站。哈尔滨西客站站:主体已实施,剩余轨顶风道、中隔墙和站台板等部分二次结构。哈尔滨西客站站-学府四道街站区间:区间右线起讫里程右DK7+094.275- 右DK7+595.405,全长501.130m;左线起讫里程左DK7+094.275- 左DK7+595.405,全长511.371m(长链10.241m);该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在DK7+433.000处设置施工竖井和横通道

7、一座。学府四道街站:车站为地下三层三跨岛式框架结构,车站主体长153米,宽19.3米,高18.96米,顶板覆土约3.7米。附属部分由出入口通道、出入口地面厅、风道、风亭组成。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1.2.2 周边环境状况1.2.2.1 周边建筑 哈尔滨西客站站已实施。 哈尔滨西客站站区间-学府四道街站区间从哈尔滨西客站站起,暗挖至学府四道街站。地面现状为废弃农业大棚及农田,将近学府四道街站处为东辉明珠小区及规划居住用地。 学府四道街站位于学府四道街与西宁南路交叉口,车站主体大致呈南北向垂直于学府四道街。站址北侧为已建的东辉小区的几栋高层住宅,南侧为规划住宅用地。1.

8、2.2.2 交通状况 学府四道街站位于东辉小区南侧、沿车站主体方向有一条现状道路,但没有规划红线。东辉小区已经施工完毕, 交通繁忙。1.2.3 地质状况1.2.3.1 工程地质 根据哈尔滨区域地质资料,哈尔滨地区主要发育的前第四系地层中基底构造形迹,表现为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和一北东向具有微褶皱变形的隐伏隆起。区内断裂都是被第四系覆盖的隐伏断裂,是古老断裂,进入新生代以来又有继承性活动,未发现新生断裂。 哈尔滨位于松嫩平原东南部,地处松花江中游,其余为广阔松嫩平原,平原波状起伏,河谷地貌发育、阶地清晰,漫滩开阔。哈尔滨地区地势东南高,地面标高为 180-200m,北西低,标高 114-120m

9、,地势总的趋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东南部呈岗阜状起伏,西北部地形比较平坦。 根据钻探揭示及对地层成因、年代的分析,本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地层组成,按照地层时代由新至老顺序分别为: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杂填土,分布在表层,厚薄不均、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2al )、上更新统顾乡屯组冲积地层(Q33al )、中更新统上荒山组湖积地层(Q22l)、下荒山组冲积地层(Q2lal )、下更 新统东深井组冰水堆积地层(Q12fgl)。在东深井组地层之下为白垩系嫩江组泥岩(K1n)。1.2.3.2 水文地质 本工程沿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中更新统与下更新统砂砾石层孔隙承压转无压含水岩组,含水岩

10、组由中更新统下荒山组中、粗砂和下更新统东深井组粗砂层组成。 该工程沿线地下水参与降水-下渗-蒸发的垂直水循环运动,但由于该场地含水层顶板为弱透水层粉质黏土、厚度较大,地下水含水层补给以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各含水岩组渗透性强,径流条件好,相互间水力联系密切。该场地地下水受当地气象因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影响较弱。 沿线地下水也与松花江有一定水力联系,但由于径流路径远,联系较弱。中部何家沟、西河沟主要为地表水形成的冲沟(也是区域内工业、民用排水通道),何家沟、西河沟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蒸发及区域内排水影响较大,与地下水联系较弱。 该场区东南部岗阜状平原地下水位主要与周边人工开采有密切关系,周边企业

11、生产及生活、农用灌溉和养鱼池蓄水主要使用本区地下水,形成不均匀的降落漏斗,在该场地形成局部特殊流向,场区附近没有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污染源。 沿线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 12.60-55.36m之间,绝对标高为108.35m-116.26m。哈西客站站-医大二院站区间地下水埋藏较深,地铁车站及隧道埋深范围内不涉及地下水影响,对地下施工不会产生影响。 起点-哈西客站站区间隧道底板埋深接近下水位或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视情况必要时采取降水措施。 临近何家沟附近、学府四道街、学府四道街下穿溪树庭院段、哈西大街站等地段的在勘察过程中发现上层滞水,基坑开挖时需要采取降水措施。 沿线地表水为何家沟与西河沟,两

12、条河沟为哈尔滨市西南区域主要生活排水和工业排水的主要通道,施工过程注意防渗漏。1.2.4 自然条件 哈尔滨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短促,多东南风,冬季漫长寒冷,多西北风,全年平均气温3.5,一月最冷,七、八月最热;历史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41.4。年平均降水量530mm,多集中在78两个月。哈尔滨市依江傍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市区分布的水系主要有一江、二河、三沟。松花江是全国七大江河之一,是本区水系的主干,其次为阿什河、运粮河,较小的沟谷有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哈尔滨地区的气候也有所改变。2、 总体施工组织2.1 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实际情

13、况、工期要求及进度计划安排,并结合我单位机械设备情况、施工经验、技术水平及劳动力工效水平,本工程组建一个项目经理部,下设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工地实行一级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立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处理项目各项业务的日常工作,与上级机关、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联系工作及业务来往;各专业施工队则负责现场的具体施工。2.1.1 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根据项目特点,结合本我单位以往同类工程经验,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车站副经理、区间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总工程师、总质检师组成,另设专家组;根据工程任务,下设十一个管理部室。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见图2.1-1。图2.1-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专家组组长:

14、1人成员:6人项 目 经 理计划合同部部 长:1人经济师:2人统计员:2人工程技术部部 长:1人副部长:2人高 工:4人工程师:6人初 级:2人质 量 部部 长:1人高 工:1人工程师:2人物 资 部部 长:1人材料员:3人保管员:2人机电设备部部 长:1人高 工:2人工程师:2人人力资源部部 长:1人成 员:1人财 务 部部 长:1人会计师:2人出 纳:1人总 质 检 师总 工 程 师安 全 副 经 理车 站 副 经 理区 间 副 经 理常 务 副 经 理综合办公室主任:1人管服:5人测量大队工程师:2人技 师:2人中心试验室工程师:2人技 师:2人隧道掘进队(2个)总 经 济 师环境保护部部长:1人工程师:2人监控量测组高 工:2人工程师:2人技 师:4人围护施工队(1个)调度协调部部 长:1人调 度:2人协 调:2人安全监察部部 长:1人安全员:4人结构施工队(2个)钢结构作业队(1个)开挖支护队(1个)隧道衬砌队(2个)监控量测队(1个)防水施工队(1个)2.2 施工现场布置2.2.1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