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679744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十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X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十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常用100条公式、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城聘的所有人数X 10%。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月员工离职率:2 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十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月员工新进率:2 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十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月员工留存率:2 X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十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2、10%月员工损失率:2 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十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嚏月离职员工总人数X 10%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21.75 X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十21.75 X 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十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十21.75 X 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 11天的法定节假日。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十7天/周=52周52周X 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X

3、8小时/天=2000小时 季工作日:250天十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X 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十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 月工作 小时数:20.83 天/月X 8小时/天=166.64小时/月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十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X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十12月=21.75天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十21.75 X 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十21.75 X 200%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

4、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 3008十21.75 X 300%=414.9元,后四 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十21.75 X 200%=276.6元。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 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 2444.5元,降低了 3.8%左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 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 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

5、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十4季=62.5 天/季月工作日:250天十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 应定的月工作日X 10%2、 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召月总工作时数X 10%3、 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 X 10%4、 人员缺勤率:

6、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 X 1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 十21.75天 X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 档月所做件数3、 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 十21.75天-8小时X 1.倍X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十21.75天-8小时X2倍X假日加班时数5、 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X3咅X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 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 10%7、 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 10%8、 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 X 10%9

7、、 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 X 1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X 1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十划培训出席人数 X 10%HR常用公式分析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 /在职总人数2、 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 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6、 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

8、人数)/ (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9、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X 10%12、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13、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4、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 -当月休息日天数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

9、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2、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 *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3、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4、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5、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6、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 /招聘总成本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5、加班率

10、: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7、 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人力资源季(月)报表统计指标汇总一、人员数量指标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与编制对照;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3、 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二、人员素质指标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平均年龄;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标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1、出勤率(%)=出勤

11、工日(工时)斗制度工日(工时)X 100%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咄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X 100%四、 劳动生产率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五、劳动报酬指标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五、人员流动指标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2、 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100%损失 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10

12、0%3、 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 平均人数*100% (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

13、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 每个家庭成员力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有本书中说:対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