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6796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章末综合提升交通运输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模板交通运输条件评价类题目主要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交通线(点)的分布特点、作用及布局条件分析。在条件分析时,侧重于从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四个方面分析。1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2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其答题思路为:(高考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

2、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思考方向满分术

3、语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水文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地质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气候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经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里程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环境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

4、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技术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2.交通点的区位条件(以港口为例)思考方向满分术语陆域条件地形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岩港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经济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水域条件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避风位于峡湾,背风、避浪冰期无结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2017苏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青岛港和烟台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天然良港。日照港海岸线平直,浪大流急,但水域深,是我

5、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济宁市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向外输送。材料二下图为山东半岛局部区域图。(1)分析日照港与青岛港、烟台港相比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及建立日照港的主要目的。(2)青岛港的腹地比烟台港的腹地广,向西可达郑州、西安,试说明其主要原因。(3)烟台港与大连港之间早已开通了汽车轮渡,现在又开通了火车轮渡。轮渡与采取卸货中转的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开通火车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解析:第(1)问,烟台港和青岛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而日照港海岸线平直,风浪大,不利于港口建设。日照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方便济宁的煤炭外运。第(2)问,港口的腹地大小与港口的等级和服务功

6、能、服务种类有关。第(3)问,轮渡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省时、省力,可加快货物周转速度,降低费用;开通火车轮渡可加大运载量,降低费用,提高运输速度。答案:(1)海岸线平直,风浪大,缺乏船舶避风浪的港湾。方便济宁煤炭的外运。(2)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发达,服务功能强。(3)好处: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降低费用;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意义: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南昌一模)运输里程是交通网中某种运输方式线路总长度,下图是1979201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里程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1

7、图中运输里程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年间,四种交通运输里程均有提高B公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C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增长率最高D2001年起,民航运输里程超过铁路运输里程2图中运输里程公路高于铁路,体现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A速度慢B运价高C灵活性强D连续性差3公路里程比是指公路实际长度与起讫点间线段长度的比值。华北平原地区国道的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A河网密度小B聚落密度大C农业规模小D工业规模大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由大约50万千米增加到约150万千米,在四种运输方式中增长率最高,故C正确。内河航运里程有所下降,故A错误;图示期间民航

8、运输里程提升幅度大于公路,故B错误;注意图示民航航线里程与铁路里程的坐标轴差异,民航航线里程一直大于铁路里程,故D错误。第2题,里程数量大,说明可到达的区域更广泛,则更具有灵活性。第3题,华北平原的里程比大于东北平原,说明起讫点间距离相同情况下,华北平原公路实际长度大于东北平原,则说明路网较稠密。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人口密度较大,聚落较多,而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公路一般要连接居民点,故B正确。答案:1.C2.C3.B(2017保定一模)客运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数量与运送里程的乘积;货运周转量是一定时期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运输距离的乘积;运输重心是指在区域空间里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

9、的运输量能够维持相对均衡。下图为19782005年我国铁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重心变化轨迹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19782005年间我国铁路四指标重心移动的总体趋势是()A向西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北方向移动5据图可以判断,与其他3个指标相比()A客运量的东西差异最小B货运量的东西差异最大C货运周转量南北差异减小的速度最慢D客运周转量南北差异减小的速度最快6图示铁路运输指标重心发生移动的主要原因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铁路布局日趋完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分流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ABCD解析:第4题,从该重心的纬度变化图可看出,趋向南方;从重心的

10、经度变化图可看出,趋向西方;故总体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第5题,某指标重心在南北方向上移动越大,说明南北差异减小的速度越快;图示四个指标中,客运周转量重心向南移动了约3,故D项正确。第6题,铁路运输指标重心的变化与铁路布局、交通方式多样化有关。如某区域铁路线路的修建,会增大该区域铁路运量,从而影响铁路运输指标重心变化;同样,某区域新建公路的开通也会影响铁路的运量以及铁路运输指标重心变化。故C正确。答案:4.A5.D6.C汉孝高铁全长近62千米,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千米,始自汉口火车站,终到孝感东站,全线共设9个车站。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78题。7汉孝高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A气

11、候严寒B喀斯特地貌广布C高寒缺氧D河流密布8汉孝高铁建成后()有利于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促进沿线地区人口迁移促进沿线地区大宗货物的运输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ABCD解析:第7题,汉孝高铁经过江汉平原,河网密布,需要建设的桥梁多,工程量大。第8题,汉孝高铁建成后有利于完善全国快速客运网,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迁移与高铁建设关系并不密切,大宗货物的运输多用普通铁路,高铁的建设多用于运送旅客。答案:7.D8.C(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 千米,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图,完成911题。9东海大桥采用“S型”

12、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10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A集装箱卡车B公交大客车C水产冷藏车D旅游大巴车11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米,其目的是()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解析:第9题,东海大桥位于海湾中,潮汐涨落对桥体有很大的冲击,采用“S型”设计可以很好地减小潮汐的冲击力。第10题,东海大桥连接重要港口,所以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集装箱卡车。第11题,东海海域航运繁忙,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米,其目的是保证桥下面的船只能通航顺畅。答案:9.C10.A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7郑州质检)阅

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我国不同温度带的公路(普通公路)各具特色,公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图示意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分布。(1)我国东北北部地区的公路路基高达10米,远看宛若长城,路面下铺设块石和排水管,分析其原因。(6分)(2)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多为固定沙丘,地形对公路建设限制小,但公路走向形如折尺,分析其原因。(6分)(3)黄土高原地区的公路在塬、梁、峁之间盘旋起伏,说明该地区公路修建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6分)(4)青藏公路某段在路基中铺设通风管,在通风管的一端设计、安装了自动温控风门,当路基温度低于气温时,风门会自动关闭,当路基温度高于气温时,风门自动打开。判断

14、温控风门打开与关闭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在路基中铺设通风管的作用。(6分)解析:(1)观察地图和注记,结合东北北部地区的位置特点,进而联想到东北北部地区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区,高温季节冻土消融,破坏公路路基,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作答。(2)由题干可知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多为固定沙丘,不用考虑被风沙掩埋问题,可借鉴高速公路上下起伏的作用来作答。(3)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从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角度回答即可。(4)路基铺设通风管是为了防止冻土融化,根据题意可知夏季气温高于路基温度,为防止热量进入路基,温控风门自动关闭;冬季反之。答案:(1)东北北部地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分布较广,冻土融化会导致公路变形塌陷;抬高路基、铺设块石和排水管是为了阻断热量、水分的传导,并及时排水,防止冻土融化。(2)沙漠地区面积辽阔,景色单调,车辆及行人稀少,距离远,长途驾驶容易疲劳,折尺形公路可改变司机视线,防止疲劳,利于行车安全。(3)整修护坡工程,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设置排水管道,防止雨水进入路基;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对公路的破坏。(4)温控风门夏季关闭,冬季打开。作用:使路基温度保持低温状态,防止冻土融化。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面积41万平方千米,人口3 769万(全美第一),人口密度86人/平方千米。该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