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67234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1)作者:王硕语法是语言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语言的骨骼,它渗透于语言使用中的听、说、读、写、译各 方面。学习英语自然免不了要学习它的语法规则。实际上,只有闯过语法这一关后,才谈得上用英语准确、地道地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达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可是,在现实的学习中,不 少英语学习者尽管意识到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但苦于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反而让语法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开口下笔错误百出,思维、表达中式化,与地道的英语相去甚远。其实,总体 而言,英语语法是比较简单、规范的。只要我们建立起语法意识,按照正确的方法坚持学习,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英语语法。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学习

2、语法。一有针对性的实践是通读与选读必要的后续活动书本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才会形成一套自发的行为模式,植根于我们的大脑,成为我们智力结构的一部分。通读与选读后,我们应该加强实践,完成语法书上的对应练习(如手册与新编将正文与练习合编为一册, 实用与薄有自己独立的练习册),辅之以口头交际等。因为我们通读或选读时,目标明确,书本上的练习可以比较全面地检测我们是否弄懂了该章(节)的内容。如果抛开语法书上的练习,大量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实践,不是检测不了我们的 学习情况,而是检测的内容比较宽泛, 针对性不强。做了大量练习却没能起到弥补语法弱项的作用。这是把语法学好、用活的一个重要方55页上主谓一致

3、“练习的一个例子:He, one of those men who never(cares care。练习时,我们应注意那些书面语和口语用法有差别的地方, 面。这点在新编中尤为突出。这里摘录该书第/ care), how they look ,照常规。该题应该依照“语法一致原则”选care。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人们为了强调 on ,,也可以选择cares,这种情况在英国英语中比较常见。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些细微差异,不能将语法学习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解释不了为什么语法书上说要用Its I .”,而人们时时挂在嘴边的却是“ ItS me ,就会觉得人们没有照语法书上说的那样遣词造句,进而影响语法学习

4、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通读与选读后立即着手练习,做题的准确度较高。但是,一个月、两个月后,有 些语法规则因使用频率不太高就会逐渐遗忘。此时,我们很有必要用另外一本语法书的配套练习来巩固我们的语法知识,这样既加大了练习量,又尽量多地接触了句式变化和表达方式。这些针对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充分领会英语语法的特性:规则始终如一,排列组合却是千变万化。二语法框架的构建与持之以恒的细则学习密不可分通读语法书与选读部分章节一般都在短时间里完成,这对积累具体的语法细则知识帮助不是很大。一是因为我们在通读与选读时,主要目的是构建语法框架,了解语法体系; 二是读语法书比较枯燥,难以做到细致深入。所以,语法学习就

5、不是短时间的事,不能当成阶段性的任务来完成。再说,英语语法知识与自己的英语综合水平应该同步发展。比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就不定式而言,初学者首先要了解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和结果状语;有一定基础后,应了解不定式作原因状语;随着自己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就有必要掌握分裂不定式和不定式符号代表不定式。既然语法学习应该贯穿于英语学习过程之中,语法书又比较枯燥,怎么办呢?我们不妨求助于英语学习的普及性刊物,如英语世界、英语学习、大学英语、英语知识、英语辅导、英语自学、英语沙龙、英语通等。这些普及性刊物,没有什么理论探讨,其中的语法文章每篇只讲一个语法现象,叙述简洁,例句丰富。尤其是每期的“英语语法/用法答疑”

6、特别有 助于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积累语法知识。一次看几个问题,我们不会感到语法繁琐枯燥。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多半是中国人学英语时的难点和常犯的错误。自己先学一步,可以扫清日后学习的障碍。比如,2001年第一期英语学习上就区别了“So he did .”和“ Sodid he 两个短句的使用条件,也分析了 still与yet两词的用法差异。 主持这些答疑的都是长期从事英语语法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如薄冰、刘承沛等,他们的答疑通俗易懂,深入浅岀,引人入胜。通过接触这些材料,就不再会感到语法枯燥无味。语法学习的四条途径(2)作者:王硕如果这些问题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就当作一次复习。 如果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

7、,不妨把它铭记于心,把它当作一块砖头嵌入我们的语法框架之中。只要坚持不懈,我们语法框架中的砖头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的英语知识体系之大厦也就更趋坚固。由于这些刊物有一定的岀版周期,这期的几个问题看了,要一个月以后才能见到下期的问题,有点让我们翘首以待。此时,我们不妨阅读类似的参考资料,如薄冰先生的英语语法札记(1-5集)(系薄冰先生多年答疑之大成;许孟雄先生的英语难题解答 400贝防(为主持英语世界“答疑”栏目10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以 及钱歌川先生的英文疑难详解。使用这些参考书时,应该像读英语杂志中的“答疑”那样,一次看四五个问题为佳。看多了,一是难于记忆,二是又会产生语法条款枯燥繁杂、不易掌

8、握的感觉,影响学习语法的积极性。三融语法学习和运用于阅读之中语法规则指导我们遣词造句,贯穿于语言使用的各个环节之中。21我们说话或写东西,都会运用语法;听他人讲话或读一段文章,也在使用语法。所以,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语法学习与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使用环节分开。在这五个环节中,一个人一生中涉足最多的是阅读,因此,阅读对学习和运用语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看看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上的一段文字:My father must have felt a glow Of satisfacti on whe n in themid-1920s he worl first prize in a p

9、restigious amateur art exhibitionheld in London . Entries were anonymous , and some Of the iudgin sisted that Winstons pictureone Of his first Of Chartwellwas the work Ofa professional , not an amateur , and should be dis qualified . Butintheend ,theyagreedtOrelyOntheartistshonestyand were delighted

10、 when they learned that the picture had beenpain ted by Churchill .这段英语中较为重要的语法现象有:(1)情态助动词+完成体不定式的用法(musthavefelt)(2)单位词的用法(aglowofsatisfaction)(3)时间或年份的一种拼写方式(inthemid-1920s)(4) 分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an amateur art exhibition held inLondon)(5) insist等动词后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形式(insisted thatWin sot n spicture . was the

11、work of and should bedisqualified .)(6) of词组与s所有格在句中同现 (Win st ons picture , thework of a professi on al)当然,我们阅读这段文字时,只要能顺利地读过去,我们很少会这样详细地对其进行语法分析。如果我们细读第五点,会发现同在insist后作宾语从句,两个谓语动词的形式却不相同,一个用的是虚 拟语气,另一个则为一般过去时。从已经掌握的语法知识来看,insist后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应该用虚拟语气形式,这里却不尽如此。这种用法对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恐怕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就有必要查查语法参考书,看in

12、sist后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在什么时候可以不用虚拟语气。除 in sist外的其他类似动词,如suggest, propose,dema nd,request等,它们后边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有这种情况吗?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我们的语法框架中,我们又嵌入了一块砖头。由此可以看出,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复习和巩固语法知识,也是我们坚持语法学习不断线的有效措施。这里,我们不是鼓励大家见着重要的语法现象就对其进行一番分析,对这种做法的谬误前文已有了阐述。实际上,我们阅读时(精读除外),如果能顺利地读过去,很少会折回来看第二遍,更不会像前面那样去剖析文中岀现的语法现象。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就没有意识到阅读与学习语法之间的关系,没有想到阅读时我们已在无意识中巩固了先前的语法知识,同时,又有可能接触新的语法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大量阅读,进行适量分析,以此来巩固和深化我们的语法知识。同时,阅读时我们也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语法意识和语法敏感性,对特殊的、自己不熟悉的语法现象能够及时作岀反应、认真思考,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语法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