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66308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概况2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42.1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背景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差不多情形103.1 项目建设单位103.2 建设单位差不多情形10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34.1 建设内容134.2 建设规模13第五章 场址选择155.1 选址155.2 场址建设条件15第六章 建设方案206.1 设计依据及标准206.2 总体规划布局206.3 建筑方案设计226.4 结构设计246.5 给排水设计266.6 电气设计296.7 弱电设计346.8 暖通空调设计376.9 热

2、源供应系统38第七章 节能397.1 设计依据397.2 项目能耗397.3 节能措施41第八章 环境爱护448.1 排放标准448.2 项目对环境的阻碍448.3 项目环境爱护措施45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509.1 劳动安全509.2 劳动爱护529.3 消防安全539.4 卫生防疫559.5 无障碍设计55第十章 项目组织治理及招标5710.1 项目建设治理单位5710.2 项目建设治理的要紧任务5710.3 项目建设治理5810.4 工程招标61第十一章 建设进度安排6311.1 建设工期63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3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512.1 估算范畴6512.2

3、 投资估算依据6612.3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6712.4 资金来源与筹措69第十三章 社会评判7013.1 社会阻碍分析7013.2 社会适应性分析7013.3 社会风险分析7113.4 社会评判结论73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7414.1 结论7414.2 建议75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市#区人民法院新建审判法庭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内容及编制依据1、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紧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总投资、筹资方案、效益分析、社会评判和风险计策等。2、编制的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进

4、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中发19996号)(2)2003年中央综治委、中编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3)200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关于加强“两所一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建设的要求(4)辽宁省综治委、省编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辽综治委发20043号)有关“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的建设”的要求(5)最高法院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6)国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7)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地点公检法司设施建设方案编制的通知(8)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明传辽高法计明传(2009)5号全

5、省法院两庭建设项目编报座谈会(9)民用建筑设计有关规范、规程。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1.2.2 建设内容及规模#市#区人民法院新建审判法庭项目包括审判法庭若干、证人等候室、审判人员办公室、旁听人员等候区等。项目设计似建总面积7240m2。1.2.3 建设期限自开工之日起24个月完成项目全部工程,达到入驻条件。即从2010年8月2020年8月。1.2.4 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665.2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投资832.6万元,省投资为499.56万元,地点自筹333.04万元。按照建设进度安排,总投资打算在20102020年度年全部投入。1.2.

6、5 要紧技术经济指标要紧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要紧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1.1占地面积m2102721.2建筑面积m272402建设期月243总投资万元1665.2全为固定资产投资4资金来源万元1665.24.1国家投资万元832.64.2省投资万元499.564.3地点财政万元333.04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背景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它依照法律对弄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和其他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行使审判权,它是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地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

7、民法院。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行政争议和经济纠纷,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爱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爱护社会主义人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爱护公民的人身权益、民主权益和其他权益,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审判法庭建设和90年代初“两庭建设”活动,使得人民法院和法庭的建设有了专门大的进展。基层人民法院要紧审理一样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同时还担负着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进行法制宣传等任务。几十年来,基层人民法院发挥了在基层办案,便利群体诉讼的作用;办理了大量的案件,发挥了办案主力军的作用;推

8、动了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了法制宣传形式多样化;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了重要奉献。因此,基层人民法院的建设已实际成为各级人民法院的基础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乡村交通、通讯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民法院进展也较快,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爱护社会稳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高度重视法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财力和物力,使地区法院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理念不断深休的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法院和法庭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强法院和法庭整体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

9、工作大局、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是一项历史性任务。近年来,在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在上级法院机关的积极努力下,基层法院和法庭建设得到了加强,在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保证经济社会进展、爱护社会稳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市基层法院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基层法院工作的新形势,对法院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依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中发19996号)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基层法院法庭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区位于“关

10、外第一市”#市的中心城区,南临渤海之滨,依偎辽西走廊,扼关内外之咽喉。下辖一乡十街,20个行政村、58个社区,四个工业园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全区海岸线长54.5公里,是集山海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年轻而漂亮的海边城区。#区人民法院负责全区的案件审判和人民调解工作。全区人口多,经济和社会活动多,农村人口多,专门多居民的法制观念淡漠,社会矛盾比较突出,民事案件、经济纠纷较多,服务范畴广,服务业务量大。然而,由于种种缘故,目前,#区法院的基础设施差不多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市#区人民法院现有办公楼始建于1989年,距今已有20年,办公面积4000平方米。由于受当时情形限制,办

11、公楼内审判法庭只有一个,审判用房已远远不能满足审判需要。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第17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年审理案件在1000-3000件的,执行二类标准,即面积指标7320-8220平方米。#区人民法院年均案件在1700件以上,同时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现在审判法庭已无法满足审判需要,由于审判庭极度短缺,造成专门多案件无法按时开庭,形成积案现象,在社会和百姓中造成专门不行的阻碍。基础设施严峻不足,审判法庭用房紧缺,不能满足社会进展需要。因此新建#市#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是十分必要的。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加强法院建设是实践依法治国差不多方略的需要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

12、精神,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是今后各级审判机关工作的总纲。基层法院作为法院审判系统的基层组织,与其他基层政法组织优势互补,紧密协作,共同担负着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基层法院发挥了就地办案,便利群众诉讼的作用;发挥了办案主力军的作用;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了法制宣传形式多样化;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了重要奉献,是现行法治运行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依法治国差不多方略的基层社会的具体实践。2.2.2加强基层法院建设是爱护基层社会稳固、促进城乡经济进展的客观需要基层人民法院作为法院机构的基层组织,工作在基层,直截了当面对改革开放带来

13、的新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进展,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上不可幸免地显现一些不稳固因素,民间纠纷和经济纠纷连续上升,劳务纠纷、土地承包合同等新类型的民事案件不断涌现,由于法院设置上的地域性特点,使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平均成本较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加强基层法院建设,有利于人民法院通过就近就地便民的优势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预防和解决纠纷,拓宽服务领域,加大服务力度,满足城乡经济进展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城乡经济的顺利进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2.2.3 加强法院建设是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需要近年来,各地在积极推进法院机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法院业务规范化建

14、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目前各地法院和法庭业务进展不平稳,有的法院和法庭建立后,片面强调硬件建设,没有迅速有效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有的开展工作专门不全面,没有把法院承担的要紧职能落到实处;有的开展工作专门不规范,在履行职能时不能严格依法办事,甚至超越职权范畴,滥用强制手段,造成了恶劣的阻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法院职能作用的发挥,还将坚决基层法院在基层政法组织建设和法治机制中的地位,阻碍到它的进一步巩固和健康进展。因此,既要加强法院的硬件条件建设,同时又要大力加强法院业务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法院的职能开展业务应当遵循的差不多原则和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基层法庭工作

15、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建设,促使基层法院各项业务在制度化、规范化中,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2.2.4 加强基层法院建设是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基层法院作为基层审判机关,充分发挥对基层调解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贯彻群防群治的方针,使调解组织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把大量民间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预防和减少了诉讼案件。有利于促进基层政府实现行政决策、建章立制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提高宽敞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进展。因此,加强法院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法制建设工作的一项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各级法院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法院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改革创新、困难奋斗、刻苦攻坚的精神,积极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