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662344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颈内静脉穿刺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因素。 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共136例行颈内静脉穿刺术操作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颈内静脉穿刺术临床操作中出现局部出血和血肿、误穿动脉、局部红肿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行颈内静脉穿刺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预防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以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已逐步推广应用于大手术中输血输液、静脉高营养疗法、中

2、心静脉压测定。颈内静脉穿刺具有定位明确,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离胸膜远,可以避免发生气胸、血胸及损伤颈动脉之类并发症等优点。但反复穿刺易误伤动脉引起血肿,甚至压迫气管。本文总结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共136例应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结果,了解颈内静脉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对策。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136患者,其中男86例,女50例,年龄1685岁,平均45岁。穿刺指征:大量快速补液扩容、中心静脉压检测、血液净化治疗、静脉高营养疗法等。 1.2 材料:配套穿刺置管器械为广东佛国产ABLE系列产品,管径型号7Fr、8.5Fr均有采用。 1.3 方

3、法:穿刺操作由高年资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1个厚约4小枕,头偏向对侧,常规穿刺右侧。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取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角,在此三角形顶点颈动脉搏动明显处旁开0.5为穿刺点。穿刺针针轴与皮肤呈3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保持负压缓慢进针,针刺入约2.5后可抽出暗红色静脉血即表示针尖进入颈内静脉,固定穿刺针,放入导丝约18,退出穿刺针。扩皮后顺钢丝插入深静脉导管约14 ,拔出钢丝,回抽有静脉血,接补液顺畅,固定后无菌敷贴覆盖。2 结 果 2.1 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07例(79.4%),观察24h有无局部血肿、穿刺部位出血、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4、多次穿刺方成功置管28例(20.6%),穿刺置管失败1例(0.7%),包括无法穿刺到静脉或导管无法顺利置入静脉。 2.2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总共发生8例 (5.6%),其中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4例(2.9%),误穿动脉1例(0.7%),局部红肿感染2例(1.5%),心律失常1例(0.7%)。3 讨论 3.1 解剖学基础: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伴随颈内动脉下降,初在该动脉之背侧,后达其外侧,向下与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共同位于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位置恒定,其前缘与颈内静脉上、中、下段的中点的距离分别为1.0、7.0和13.3,后缘与颈内静脉上、中、下段的中点的距离

5、分别为19.4、l2.7和9.3。1右侧颈内静脉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几乎在一直线上,置管成功率高,中路定位准确且触摸颈动脉清楚,操作视野广阔,故选择中路穿刺者较多2。3.2本组13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总共发生8例次(5.6%),其中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4例(2.9%),误穿动脉1例(0.7%),局部红肿感染2例(1.5%),心律失常1例(0.7%)。其中本组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4例(2.9%),其中2例(1.45%)为慢性肾衰或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明显降低。2例(1.45%)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极差。本组发生局部红肿感染2例(1.5%),经局部消毒、换管、应用

6、抗生素后症状缓解。本组发生心律失常1例(0.7%),主要是因为钢丝不良刺激置入过深引起,钢丝置入深度约为21 ,经将导管外抽5 左右后症状消失。3.3尽管颈内静脉穿刺具有定位明确,穿刺成功率高,但下列情况仍应慎用: (1)有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2)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者; (3)上/下腔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通路不畅或损伤者; (4)重度肺气肿、呼吸急促者; (5) 躁动或拒绝接受者3 。4 总结:并发症的预防对策:(1)术前签同意书,应向患者和家属作充分的解释工作。(2)要求有经验高年资的专业人员操作。(3)摆好体位非常重要,穿刺时动作轻巧,切忌用穿刺针多方向反复试穿,(4)插入导引钢丝“J”形导引钢丝的弯曲方向必须与导管走向一致。(5)穿刺时如抽出血液为鲜红色,或注射器柄上感到有压力推动,提示可能误入动脉,可拨去注射器,穿刺针尾有鲜血涌出或喷出即可确认,应立即拔出针头,局部按压至少10in。(6)术后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及早发现。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压迫止血,必要时行B超及X线胸片检查观察导管位置;(7)穿刺成功后导管固定要牢靠;严格无菌操作,应用肝素帽,防止感染;置管期间穿刺伤口应每日换药。由于肝素帽的特殊材质,其表面较粗糙,细菌容易寄居,必须对接口进行严格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