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662269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同步课堂跟踪训练 人民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关键信息类别代表性成就或人物文学特色及地位诗经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楚辞离骚和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汉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张衡的二京赋等辞藻华美,意境清新;半诗半文的综合性文体唐诗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诗体完备,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唐朝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顶峰宋词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能歌能唱、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宋朝时中国古代词发展到顶峰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音乐、说唱、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小说明清四大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

2、法丰富;明清四大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主旨提炼1.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2.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形式,有许多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1诗风狂放炽烈,作品中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的诗人是()A杜甫 B白居易C李白 D王维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李白诗风格的理解,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是浪漫主义的代表。答案:C2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 B市民C皇族 D农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宋元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

3、层兴起,适应其需要,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得以发展,如宋词、元曲等。答案:B3某书友到旧书市场去“淘宝”,见到一本章回体小说,封面已经没有了。小说通过爱情的纠葛变化、家族的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了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这本小说是()A西游记 B水浒传C三国演义 D红楼梦解析:在这四部小说中,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的只能是红楼梦。答案:D4明清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A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B歌颂人民的抗争精神C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D揭示了封建专制

4、统治衰败的必然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小说历史地位和作品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A项是对儒林外史的评价,C项是红楼梦内容的反映。作为元末明初的作者写出的作品,不可能揭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被列为禁书主要是因为水浒传的内容引起统治者的不满。答案:B5阅读下列图:请回答:三幅图反映的小说分别是什么?各自的文学地位和特点如何?解析:根据语文知识和平时的文学积累以及历史知识,对三幅图及文字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进行知识迁移。答案:图一反映的是三国演义,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是划时代的作品;图二反映的是水浒传,为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是划时代的作品;图三反映的是红楼梦,该作

5、品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是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限时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1盐城月考)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A夏朝B商朝C春秋时期 D西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在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这种现象出现于春秋时期。答案:C2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过端午节的方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屈原()

6、热爱祖国和人民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对理想执著追求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A BC D解析:屈原是楚国的大夫,他热爱祖国,因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被小人诬陷离间而遭流放,因此,能够体现出屈原热爱祖国和人民。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对理想执著追求,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另外屈原创立了新体诗歌楚辞,这是他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因此都正确。答案:D3(2011合肥学业水平测试)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C杜甫赞诗仙

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解析:烟标是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纸,图文精美,蕴藏着社会变迁的丰富信息,是记录历史的载体。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题中提到的诗仙是李白,选项A、B、C反映了诗人的写作特点和后人对其的评价,都是正确的。选项D提到的不是李白而是诗圣杜甫。答案:D4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联系密切的是()古代散文的发展 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世俗画的出现 明清小说的出现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哪些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联系密切

8、。古代散文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联系并不密切,排除含的A、B、D三项。答案:C5与元杂剧兴起有密切联系的最重要因素是宋、金、元时期()A城市经济的繁荣 B农业生产的恢复C民族融合的加强 D社会生活的动荡解析:元杂剧的兴起最重要的因素应从经济方面进行思考,元杂剧的兴起是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又一表现。答案:A6.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楼梦创作风格的掌握,主要

9、运用了现实主义风格。答案:C7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聊斋志异的创作背景的理解,其中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答案:C8(2011银川月考)对下列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四部长篇小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既是中国文学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B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C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象D反映社会

10、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前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点的理解,四大名著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象。答案:C二、非选择题(20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材料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11、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材料3:东坡在玉唐曰,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例。历代词话卷五宋二材料4: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请回答:(1)结合材料1、3和所学知识,分析柳词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2分)柳永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宋词?(6分)(2)结合材料2、3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词有何特

12、点。(4分)苏轼又是如何发展宋词的?(4分)(3)材料4反映了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4分)解析:本题利用宋词设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词的欣赏与理解能力,然后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答案:(1)柳词在表现手法上形成婉约派风格。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面鲜亮的旗帜,他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用白描的笔法与文人的意趣,不避俚俗,铺叙绘写,表达都市繁荣和悲欢离合之情。(2)苏轼在表现手法上形成豪放派风格。它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以词怀古、感旧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进一步开拓了语境。(3)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分裂、民族战争频繁的社会状况。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