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教师读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66217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幼儿教师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谈幼儿教师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幼儿教师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幼儿教师读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幼儿教师读书-读书笔记-文案- 在当下的幼儿园里,大多数幼儿教师用辛劳、兢兢业业甚或是忘我的付出来诠释着当初她们选择幼儿教育作为自己职业或事业的理想与愿望,也用实际行动来阐释着她们对工作的热爱。尽管她们的多数时间都被琐碎的工作内、容所占据,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又是则的有限,但她们还是渴望读书、愿意读书和乐于读书的。而忙碌、劳累与繁琐也使得一些幼儿教师远离了书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让人感到遗憾和落寞的现实情形。其实,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并将读书作为一种严肃的事情来认真对待的话,这种生活中无书陪伴的现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观。 幼儿教师首先是作为常人来生活而不是作为教师来生活

2、的,所以,幼儿教师的读书,第一层要义就是作为常人面向生活的读书。这种情形的阅读,读的是一种状态,读的是一种追求,读的是一种精神,读的是一种情怀,读的是一种思想,读的是一种幸福而要真正实现上述情形的诸种阅读之识。在当前书市相当广泛庞杂与泥沙俱下的背景下,相应的阅读前的理论认识前提那么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如何,在阅读内容方面应该是有一个最起码的选择根底,即要尽量选择人类文化史书中的经典着作来读,无论是国内的或是国外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这样的经典阅读,本质上是排斥文化快餐的。尽管文化快餐在当下比拟流行,尽管这种阅读内容可能一时会满足我们的胃口,但是经过一段文化快餐阅读过程中与阅读后我们会发现

3、,这样的阅读并不能从基本上来满足我们精神的真正需求,弄不好还会搞坏我们读书的胃口,一下小心会把我们带入蒙昧境况,扰乱我们的读书方案以及赶走读书为我们带来的不同乐趣,毫无疑问,这与我们精神生活追求的旨趣是相去甚远或大相径庭的。所以,从长远开展的角度和理性的眼光来审视,教师还是要尽量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阅读,从而充实自己的生活,丰盛自己生命的内涵,在静心和精心阅读的根底上宋体验人生与生活的自然与美好之情感。这种经典意义上的读书,开启的是个人精神成长的历史,也是一个人精神觉悟的启蒙以及精神成长的前提。所以,笔者希望看到幼儿教师作为常人的这种阅读行动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习惯并延续发扬下去。如此以来,

4、漂亮美丽的幼儿教师不仅更加富有魅力,也更加气质起来。毕竟“腹中有书气自华是自古而然的道理,于急躁与喧嚣的当下,这样的阅读一旦成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教师“气自华的实现,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导引作用,起着矫正社会风尚的不俗价值与意义。幼儿教师读书的第二要义就是作为教师的读书。这种阅读,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与指向,为了工作,效劳于工作。不可否定的是,为工作而进行的读书其实与教师作为人而生活的读书具有重叠和交叉的成分,很难从基本上理清哪种阅读的范围更广,哪个阅读的深度更渊。为了与上述教师作为生活的阅读相辨别,我们只能从一般常识和经验的角度来界定和表明:作为教师的阅读,范围可能会相对狭

5、窄一些。为工作而进行的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策略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开展的动力之所在。或许这种阅读带有某种功利的性质于其中,也可能会带有某种外在的强迫性,但不可否定的是,一旦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投入了进去,自然就会体验到与生活读书相一致的优美意境。这种意境是超越了功利的层面和强迫的成分,因而是无限美好和圆润的,这美好与圆润也是直达人的内心生活世界的。其实,现实生活中那些出于自愿、将工作视作自己事业和生命的教师为此而进行的阅读,更能直抵个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在此根底上自然地就触及到了人的美好灵魂。而这样的教师,也就具备了“人类灵魂项目师潜质,或者说,这样的教师本身就是“人类灵魂项目师的直接体现

6、。至于为工作而进行的读书,笔者认为,教师的阅读眼睛与阅读心灵应越过幼儿教育“围墙的限制,遍览不同领域里对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开展有益的书籍。这种阅读的原那么和生活阅读类似,教师要尽量阅读经典之作而不能牵就自己,同时要兼顾到眼前与长远。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才有可能是高质量和高水准的,幼教工作的社会意义也会因为教师的读书而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受到社会的尊重。事实上,两种类型的阅读一旦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被幼儿教师长期坚持下去,不仅会给教师本人带来思想观念的变革,形成新的关于生活与工作、自然与社会的观念与认识,而且于无形中也会改变教师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工作格调。如此,读书作为一种行为实践活动也就凸显了其自身赖以存在的本体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也深刻标明了教师作为社会人高贵的精神追求趋向,反映着教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