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66162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等级评审自评报告根据XX市卫健委关于二级医院评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我院严格按 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自2019年4月开展“二 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经过自查自纠,目前我院已达到了“二级甲 等”综合医院标准,现将我院开展“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进展情 况及自评结果汇报如下:一、医院概况XX 医院始建于 1959 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急救、康复、预防保健 等功能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肩负着全市及邻近辖区近百万人 口的医疗重任及基层的转诊任务。1995年在首次医院等级评审中被确定为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为xx市医保、xx市医保定点医院,同时也是

2、 xx市多家保险公司定点医疗单位。医院位于xx市东大街578号,占地40 亩,建筑面积 6 万余平方米,开放病床 800 张,现有在岗职工 1200 余名, 卫生技术人员占 90%以上,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126 名。门诊医技科室 45个,住院病区31个。诊疗科目设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呼吸内科、消化 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学、内分泌)、外科(普通外科、神 经外科、骨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妇科、产科)、妇女保 健科、儿科(新生儿)、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 腔科、皮肤科、传染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 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

3、学影像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医院各项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现拥有西门子128层四维螺旋CT、3.0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机、DR、乳腺钼靶X线机、飞利浦EPIQ7C智能彩超和 飞利浦 EPIQ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肠镜、 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节关镜、支气管镜等先进医疗设备 120 余台。 医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 业务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把技术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 证,先后开展高、精、尖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百余项,获得省、市科技进 步奖3项。其中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成为xx市重点学科,创 伤外科、腔

4、镜微创外科、甲状腺疾病、乳腺病、消化呼吸内科、肿瘤血液 病、糖尿病、血液透析以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处于本区域领先水平, 成为 xx 市特色专科,年门诊量 40 万余人次,住院病人 5 万余人次。先后 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xx省文明医院、省级文明单位、xx省健康促 进示范医院、xx市文明单位标兵、卫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创建历程今年以来,我院严格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 细则的要求,全方位地开展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核评审工作,取得了 较好的成绩,医院无任何一项否决指标情况,各项准入指标全部通过。1. 顶层设计、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稳步推进。为确保我院二级甲等综合医

5、院复核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医院党委和院 委会高度重视,把“二甲”评审工作列入2019年度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 点工作来抓。(1)组织准备。2019年4月3日,我院隆重召开了“二级甲等”医院评 审动员誓师大会,全院干部职工参加,院党委书记慕跃增主持会议,副院 长桑建峰宣布了XX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实施方案,并 成立了以王武院长为主任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工作委员会,下设 五个管理组,一个办公室,确立了组织构架,院长是“二级甲等”综合医 院评审第一责任人,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实施步骤,提出了工作要求, 对“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使“二甲”评审工作 在组织上得到保

6、证和落实。(2)思想准备。医院先后多次召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动员会 和专题部署会,让全院职工了解和认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的 重大意义,并部署落实创建工作计划和安排,全院动员,人人参与,要求 每一个职工在达标工作中做好每一项工作,形成“全院上下一盘棋”的良 好氛围,使全院职工的思想上有一个充分的准备。(3)分解、落实标准。参照评审标准七大部分(医院功能任务、医院 服务、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 进、医院管理、日常统计学评价)。各职能部门,在“二级甲等”综合医 院评审条款分解工作中,敢担当,不扯皮,不推诿,主控科室和协作科室 同心协力,配合默契,条

7、款解读培训认真分类,有资料、有登记、有试卷、 有档案。通过培训和学习,熟悉掌握标准要求,制订工作计划,分析对比 标准,找出差距,制订措施为下一步工作做出准备。为确保“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咼标准、咼质量、按时、按要求圆满 完成,取得优异的成绩,2019年4月29日,医院各职能部门和各科室主任、 护士长分别与院长签订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目标管理责任状,同 时制定了XX医院“二甲”评审工作奖惩实施细则,为了更好地发挥内 审员主观能动性,制定了二甲医院复审内审员工作制度、XX医院“二甲”医院评审培训工作制度,使全院全员各项培训工作得到保障。2.健全制度,完善标准,创先观念,制度管人。结合“二甲

8、”评审标准,各职能科室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找差距,补短板,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教部修订了127项制度、应急预案10 项、工作流程17个;护理部修订了护理工作制度186项、护理工作流程68个、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74项、护理岗位明白书51项、疾病护理常规9本、临床 护理核心制度及应急预案口袋书600本,制作护理专项检查表6个;医院感 染控制科修订感控制度176项、制订感控相关工作流程图70个、修订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143项、岗位职责8项;疾控科修订疾控工作制度50 项、疾控工作流程13个、护理应急预案3个。为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医 院感染严格控制,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打下坚实的基

9、础。建立健全院科两级 管理规章制度,重大问题由院办公会、院委会与职代会讨论决定。各职能 科室根据工作职责认真履行职能督导检查,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字 当头,严格审查执业资格,严格规范财务管理,严格进行药品管理,严格 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形成人人有职责、工作有考核、考核有标准、奖惩有 措施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各 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3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关注质量,确保安全。2019年7月1日起,医院的一切工作都围绕“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 的安排和部署,制定了“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周督查实施方案,建立了“ 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评析会机制。

10、通过各管理组周督查,查出科室工作 中具体问题和具体诉求。院级督查查出各职能部门履职情况,查出科主任、 护士长对“二甲”评审工作的重视程度,查出全院人员对“二级甲等”综 合医院评审工作的高度认知和积极态度。对督查发现的各种问题和诉求在院级评析会上展开民主化评判、讨论、 分析,院领导做出集体处置决定;提出督查发现各层面、各角落问题,对 发现问题不遮盖、不隐瞒、不回避,以最优化的方法解决,体现了集体的 智慧,民主的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多年来,医院紧扣质量 这一主题,优化服务流程,瞄准重点部门,把关重要环节,立足质量考核 与监督,注重奖惩结合,促进医疗质量、医

11、疗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 保医疗安全。(1) 建立健全院科二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我院 成立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各科室成 立了医疗质量管理、消防、感染、质控等小组,设立了59块QI专栏并公示, 科主任作为科室第一责任人,使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 确,协作机制健全。医教部、护理部分别制定相关质量考核标准。成立了 质量考核小组,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督导职能,定期开展医疗、 护理质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反馈、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责 任科室限期整改到位,并与绩效工资挂钩。(2) 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为加强基础

12、医疗质量管 理,各临床科室建有医疗质量质控本,会诊、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培训学 习、交接班、医疗不良事件等几个必备记录本,及时作好相关的登记或活 动记录。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是基础质量的根本,为此每年医院组织 学术讲座,各科室每月开展业务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使卫生技术人员医疗 技术不断提高。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重点是落实首诊负责制、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 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临 床用血审核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为此医教部印制400余本医疗核心 制度口袋书,供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学习、执行、落实

13、;制定医疗质量安全 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科主任查房,着眼查房内容:病人诊断、诊断 依据、治疗原则、诊断和治疗措施、知情同意、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关 注医疗安全、护理质量、患者安全。规范医疗文书:病历和处方的书写要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注 重质量的评定,即诊断、诊疗计划是否适宜、及时有效,病程记录能否及 时反映病人病情变化及上级医师查房情况。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尤其是新上岗的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核心制度, 做到人人知晓、落实到位,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效性。(3) 全面推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是确保 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今年我院各临床科室全面实施了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并将

14、医疗质量、安全考核指标,纳入了责任追究,与科室及个人绩效工资 挂钩。医教部制定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下发到各科室,并有考核 评分标准。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 手术风险评估,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杜绝手术部位识 别错误。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建有患者坠床与跌 倒报告制度、伤情认定制度程序,有防范制度与防范措施。近两年来我院 发生患者坠床与跌倒事件明显减少。(4) 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依法执业。为了做到依法执业、依 法行医,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 用管理规范。建立了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手术分级

15、管理制度、人员资 格准入制度,有手术分级目录。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把申请、论证关, 逐级审批备案后方可开展。(5) 加强重点科室的监督与管理,规范重点科室建设。急诊医学科独立设置,急诊医学科医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今年更进 一步充实了急诊医师和护士,制定了规范化的急诊医学科管理方案,使急 诊医学科人员相对固定,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基本到位,医护人员能够熟 练正确使用,较好的满足急诊工作需要。建立了急诊入院、脑卒中“绿色 通道”、胸痛“绿色通道”、创伤“绿色通道”、手术“绿色通道”、孕 产妇急诊“绿色通道”,急诊服务能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落实到位。 开展了 “三基三严”、急诊知识培训、院内、外急

16、诊演练,值班医生能胜 任急诊抢救工作。手术科室管理得到重视。手术科室是医疗安全的重点科室,患者病情 评估制度、手术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 度得到较好落实。手术科室住院患者有合理的诊疗计划,诊断及时准确, 检查合理适宜、治疗规范恰当、药物使用合理安全;手术指征明确、手术 方式正确,手术安全有效,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到位,麻醉工作 程序规范;手术、麻醉、有创检查均向患者告知,让患者知情同意。加强输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医院设有单独的输血科,有专人从事 临床用血相关工作。为规范临床用血的管理,保证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 血、输血安全,我院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 血技术规范,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防止临床用血差错事故的发生。(6)务实护理基础,规范院感管理。强化护理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团队”创建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