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66160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考)时间:9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因对现状不满,或怀才不遇,或因为官清廉却屡遭排挤,而选择了退隐山林。这种现象反映了A. 儒道思想之间的相互排斥B. 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C. 儒道思想之间的融合互补D. 儒家无法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2.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

2、要因素是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3.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 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D. 文庙的兴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4.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 说明了儒家

3、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5.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认为,智者学派“把作为思想的简单概念一般地应用到社会对象上去,并且使它深入到一切人事关系中去”。黑格尔这一评论的着眼点在于A. 智者学派催生了雅典民主政治B.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起源C. 近代西方哲学来源于智者学派D. 智者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6.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为了令画作更传神,总共解剖和观察了30多具人类尸体,以了解人体结构;画家乔托则运用解剖、明暗和透视法等科学手段作画。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探索精神A. 挣脱了中世纪的愚昧迷信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

4、受到近代医学发展的启迪D. 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启蒙精神7.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 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B. 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D. 具有鲜明的双重特征8. 有学者指出:“周易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数学知识,诗经、礼记以及春秋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地理学知识。”由此可知A. 儒学决定科技发展B. 中国古代科技善于经验总结C. 儒学具有科技内涵D. 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理论探讨9. “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

5、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A.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B. 集中表现农村生活C. 内容凸显历史故事D. 世俗化的趋势加强10.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 青铜兵器B. 铁制农具C. 皇帝宝座D. 祖先牌位11. WC丹皮尔评述一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时说:“他仿佛是靠了巫术的符咒,把新行星从天空咒了出来。”丹皮尔评述的是A.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B. 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C. 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D.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12. 科恩在科学中的革命中说道:“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

6、革命。其进化论的巨大的革命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超出科学之外的内容,产生于人们所说的并存的思想革命。”由此可知达尔文的革命A. 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B. 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C. 认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D. 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展13. 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该表最能说明时间工具经济要素的变动公元前4世纪铁器的使用家庭经济逐步形成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的普遍出现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公司日益增多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动控制系统问世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C. 工具革新改变管理体制D. 科技进步创新生产组织14. 中

7、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A.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B.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C.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15. 陈旭麓在一书中曾说:“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于是,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和理论。”由此可知A.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早期的革命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遭到了排斥和限制C. 新民主主义理论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D.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实现了中国化16. 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

8、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A. 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B. 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 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D. 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17.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这说明当时A.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B. 俄国城市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C.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D. 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18. 邓小平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9

9、2年“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 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C. 否定“两个凡是”的观点D. 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1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籼型杂交水稻等一系列科技成就,其主要原因是A. 政局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 政府高度重视和科学家的爱国热情C. 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D. 科研工作者坚决抵制“文革”错误20.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语录,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百花齐放,

10、百家争鸣”A. B. C. D. 2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中国政府A. 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B. 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 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 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22. 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把“普通人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主观性、随意性强,常打破时空限制,跳跃性较大,从心理结构组织流程,而传统小说多在时空的推移中展开情节”。这种主张A. 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

11、征B. 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C. 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 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23. 这种艺术风格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卫,更不是抽象,它是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国高考艺术专业的色彩考试,也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标准。这种艺术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画派D. 现代主义24. 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这一现象A. 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B. 体现了民众

12、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 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 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材料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家天下”的变体。当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治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

13、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摘编自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嘹望世界的窗口,初步产生了真实而朦胧的世界观念,同时摒弃了“天朝大国”的守旧意识。从 19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后,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多渠道传播输导到中国,都是以西方近代国家理念为坐标,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的天朝意识的挑战。在维新人士中,严复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译介给国人,用进化观念观察社会和国家问题。梁启超热情

14、传播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等理论。孙中山也主张,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摘编自李华兴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统治的特点。(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形成的内外原因。(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材料话剧茶馆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剧情梗概如下:六君子菜市口血迹未干,裕泰茶馆少掌柜王利发从父亲手中接过茶馆。他梦想把茶馆开大。老茶客常四爷和松二爷因为在茶馆里说了“大清国要完”的话,被抓进了监狱。八国联军进北京,

15、城内火光四起,洋兵滥杀无辜。劫难过后,一心想办实业的维新资本家秦仲义和卫道的顽固派庞太监来到茶馆,双方唇枪舌剑。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又想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但不久因进口料子充盈市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这时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北洋时期,群雄四起,政局混乱,街面上散兵、马队、巡警、特务、打手、乞丐、妓女,让人眼花缭乱。直隶军队与奉军在高碑店、琉璃河一带打仗,城里人心慌慌。秦仲义的火柴厂被炸上了天,织布厂的工人和电车公司、造纸厂的工人一起罢了工。北平沦陷。当亡国奴的艰难日子,几乎没有谁再来喝茶。秦仲义的工厂因为受到物资限制,开不了工了,他忍痛遣散工人,让他们暂时自寻出路。日本人投降,美国人进了城。秦仲义的工厂当了美国兵的兵营,没有生活来源。王利发的发财梦此时已经彻底破灭,茶馆已经凋零破败。请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剧情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史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