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66137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 海南东坡学校 曾秀妹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于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中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智商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二)能力目标:提高自学、合作、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能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三)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的基本原则。2、了解人权的实质内容好人目标;人权的主体和内容。3、阐明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式。二、重难点(一)重点:宪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二)难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教法、学法:问题导学法、案例分析法 自

2、主、合作、探究学习四、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 微国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什么意思?生:略师:提示: 本意: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引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和促进人权。提问:具体来说,有谁来确认和保障人权?提示:宪法。本节课,我们一起了解: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二)讲授新课环节一:自主学习(一)教师展示问题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4、什么时间召开的哪个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有何要求?6、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包

3、括哪些?人权的的内容又包括哪些?(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自主解答上述5个问题; 个别同学未能解答的问题,在组内讨论解答,组内未能解答的,反馈给老师。(三)教师解答学生疑问,并明确内容。总结: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 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力和自由。5、在我

4、国,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等。 人权的内容包括: 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补充: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公民与人民关系的图示:(课件展示)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一) 教师展示问题 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在哪些方面?(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2、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二)合作、探究学习探究与分享一:1、材料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提问:从此宪法条例中,说说

5、:宪法是如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生:略师:提示: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材料二:宪法第一章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这条规定说明了什么?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材料三:p4思考: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业? 生:略师:提示:通过直接选举(村委会、职工代表大会)或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形式参加民主决策;依法参与民主选

6、举。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阅读课本p5,思考: (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涉及哪些领域?主要包括哪几类?是由谁规定的? (2)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生:略师:提示(1)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2)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小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体现: (宪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方式:)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

7、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探究与分享二: p8探究与分享(上) 问题: (1)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生:畅所欲言 师:提示:网上办理各种服务事项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因缺少证件或其他原因而跑腿的麻烦,有利于行政机关简政放权,使政府服务更加便捷,也使得公民的相应权利得到保障。 (2)由此,你有何感悟? 生:略师:提示: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探究分享三: 1

8、、 p8 探究与分享下 问题:(1)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对此我们有何启示? 生:略师:提示: 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起着积极作用。 对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2、普法教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心的党中央高度重重视法治建设。从“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到要求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有,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

9、法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党中央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1) 国家加强法治宜传教育有什么意义?生:畅所欲言师:提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小结:(二)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式:(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10、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我国的国家性质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则的要求5、人权的主体、内容6、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体现7、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式(三)板书设计(四) 随堂演练1.欣赏漫画幸福网事。漫画反映了(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在我国,公民和人民的范围是一致的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法律确认、保障公民的权利A. B. C. D.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这说明( C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本节课中的案列主要是引用“初中政治网”课件的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