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661327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会计专业、护理专业、建筑技术类、旅游类、农学类、学前教育专业等九个相关类别(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因此该考试须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文化综合考试大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语文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制定;数学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制定(数学符号使用

2、现行国家标准);英语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制定。文化综合为一份试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总分 21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 90分,英语 3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一部分语文一、考试能力要求语文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

3、、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汉字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A- 1 - (2)词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D(3)句子辨析、判断病句。D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变换句式。D包括:主动句与被动句(包括“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以及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的变换。根据语言环境仿句。D(4)正确使用

4、标点符号。D(5)鉴别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D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张、比拟、设问、反问、排比、对偶。(6)扩写语句,压缩或概括语段。D2文学常识(1)识记重要的中国、外国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A(2)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特点。B3古代诗文阅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其能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古今词义的区别。B(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之、其、而、则、乃、以、于、为、安、耳、夫、盖、何、焉、矣、哉、乎、也、所)。B(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包括动

5、宾和介宾前置)、定语后置、词类活用。B(4)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句子。B(5)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C(6)赏析浅易的古典诗词。包括词义解释、语言品味、意象和意境的分析、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表达技巧和诗歌风格的鉴赏等。E4现代文阅读(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B(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C(3)概括、评析文章的基本观点或文章主旨。C、E(4)简要分析作品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C、E(5)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朴实、幽默、富有文采等)C、E辨析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C、E- 2 - 辨析文中语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

6、论、抒情、说明)及综合运用。C、E掌握文章的文体特点(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方法;把握议论文三要素的逻辑关系及常见的论证方法;能分析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手段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情节的安排顺叙、倒叙、插叙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加深主题、渲染气氛所起的作用;能找出结构散文的主要线索。C、E5写作能写一般性的记叙文、说明文及常见的应用文。应用文写作范围:通讯(通讯报道)对现实生活中有报道价值的人和事作真实报道。短评对一件事、一个观点、一种思想行为、一种风气等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评论。个人总结对过去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中所取得成绩、存在的缺点和找出的经验教训作具体归纳

7、。书信包括一般书信(如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交流思想、商量工作、研究问题的书信)和专用书信(重点是: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决心书、贺信、挑战书、应战书)。(1)记叙文考试要求(不少于 500字)D可以记人为主,也可以叙事为主。叙事应有条理,有详略;抒情、议理应寄于人、事、物上,避免空洞。能用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形象。语言力求生动,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适当开展抒情和议论。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2)说明文考试要求(不少于 400字)D能准确介绍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成因、用途等。说明顺序要合理,要符合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说明的主次、详略得当,中心意思表达突出

8、。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3)应用文考试要求(不少于 350字)格式规范。D称谓及其用语正确、得体。文章目的、要求明确。内容符合事理。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考试用时约 70分钟。- 3 - 2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综合题和写作题。满分 90分,试卷结构如下表:题型题量小题分分值21考试内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7333单项选择题91文言文句子翻译;2语言表达应用;3古代诗歌鉴赏;4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综合题写作题7/30130/3090合计18第二部分数学一、考试要求数学科目考试的宗旨是:测

9、试考生的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中学数学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按照知识要求从低到高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2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3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1集合(1)理解集合,元素,数集,空集,有限集,无限集,子集,真子集,集合的相等,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2)了解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3)了解常用数集的字母表示.(4)掌握集合的列举和描述表示法.(5)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

10、(6)掌握集合的运算(交,并,补).(7)了解交集,并集,补集的性质.(8)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2不等式(1)掌握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2)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加法,乘法,传递).(3)理解区间,有限区间(开,闭,半开),无限区间的概念.- 4 - (4)掌握不等式的求解(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式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5)掌握不等式解集的区间表示.3函数(1)理解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2)了解函数概念中两个要素的运用.(3)掌握函数定义域的求解.(4)了解函数的表示法(解析,列表,图像).(5)掌握函数性质的判断(单

11、调性,奇偶性).(6)了解函数的简单实际应用.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2)理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对数函数的概念.1(3)了解常见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y = x-1, y =x, y = x, y =x2, y =x3).2(4)了解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5)了解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的条件.(6)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和对数的运算法则(积,商,幂).(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简单实际应用.5三角函数(1)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弧度制的概念.(2)掌握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3)掌握角度

12、与弧度之间互化的关系.(4)了解弧度制的简单实际应用.(5)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余弦,正切).(6)掌握已知任意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该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正弦,余弦,正切).(7)了解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8)掌握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9)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弦,余弦,正切)(10)掌握含有三角函数的式子的化简与求值(11)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正弦,余弦,正切)(12)掌握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特殊角的基本方法(正弦,余弦,正切).6数列(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的概念.- 5 -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确定.(3)理解数列的概念(等差,

13、等比).(4)掌握数列的中项公式,通项公式,前 n项和公式的运用(等差,等比).(5)了解数列的简单实际应用(等差,等比).7平面向量(1)理解向量及其有关的概念.(2)了解向量的坐标表示.(3)掌握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加法,减法,数乘).(4)了解向量加法具有的性质和向量数乘运算满足的法则.(5)理解向量内积的概念.(6)了解向量内积满足的运算律.(7)掌握向量内积的坐标表示.(8)掌握向量的模的计算.(9)了解共线向量和垂直向量的坐标表示.8直线和圆的方程(1)掌握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和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2)理解直线有关的概念(倾斜角,斜率,横截距,纵截距).(3)掌握过任意两点的

14、直线的斜率公式.(4)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之间的关系.(5)掌握直线方程的确定(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6)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7)掌握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求解.(8)理解两条直线夹角的概念.(9)掌握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10)理解圆的概念.(11)掌握圆的方程的确定(标准,一般).(12)了解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判断.(13)了解直线和圆的方程的简单实际应用.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2.考试时间:约 60分钟3.试卷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 90分,试卷结构如下:题型题量小题分分值单项选择题6530- 6 - 填空题解答题合计4362436901213第三部分英语一、考试要求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中词汇部分和语法部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英语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以及对文章具体信息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词汇: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中基础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