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661304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350万米坯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年产350万米坯布项目承办单位:山东美合纺织有限公司项目拟建地点:曹县工业园区汉江路项目性质:改扩建1.2 可行性研究指导思想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力求报告公正、科学可靠。主要的技术原则是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符合国情,着眼未来、节能环保。立足技术进步,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高起点地开拓和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1.3.1 编

2、制的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其它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技术规范;(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数据;(7)、建设单位关于委托编制本项目报告的技术咨询合同。1.3.2 研究工作的范围根据上述文件和对本项目的规模、原材料、厂址、产品及销售等问题的要求,本报告对项目建设内容提出可行性研究方案,其范围如下: 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配套方案的研究; 辅助生产设施方案的研究; 厂区总体

3、布置方案的研究;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方案的研究; 节约能源方案的研究; 企业组织、人员培训方案的研究; 工程实施进度方案的研究; 经济效益预测与分析。1.4 承办企业概况山东美合纺织有限公司位于曹县工业园区汉江路6号,山东美合纺织有限公司是山东众地集团下辖的分公司,总占地120亩,拥有先进的纺织设备,可生产45-103各种纯棉涤棉坯布,适用于各种服装和床上用品。产品80%销往日本和欧洲市场。 山东众地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型涉外集团企业,主要从事纺织品、食品、服装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口和国外知名品牌的国内代理销售,已经形成了产销一体的大型外贸集团,出口值在山东名列前茅。山东美合纺织有限公司为山东众

4、地集团公司于2004年04月投资兴建,公司自创业之日起,就遵循“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的发展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企业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山东美合纺织公司今后将不断探索纺织新科技及国内外高科技功能型纺织材料的开发、推广及应用,架构现代营销战略思想,制定超前的技术、产品策略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塑造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竭诚为众多同行企业提供上乘的技术、为曹县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展示广阔的前景。法人代表董事长 具有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生产经

5、营过程中,讲求诚信,注重效益,实现双赢,社会责任感强,没有破产、银行欠资等问题发生,在当地和同业中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信誉。1.6 项目的主要内容项目的主要内容: 建设规模:年产350万米坯布。 建设地点:曹县工业园区汉江路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资金来源:自筹。1.7 可行性研究结论概要本报告描述了山东美合纺织有限公司年产350万米坯布项目的必要性及建设条件,确定了项目内容和技术方案,并对本项目在财务和投资风险上进行了可行性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为: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投资方向,符合国家的产

6、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经济合理,原料供应有保障,产品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工艺路线和技术装备先进,项目投资经济合理,投资回收期较短,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技术、经济方面均是可行的。1.7.1 拟建规模和产品方案本项目拟建规模:生产能力350万米坯布/年本项目主要产品方案:各类棉坯布350万米。1.7.2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投资估算本项目共需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资金来源 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经济效益本报告财务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35年(包括建设期一年)

7、,达到本行业经济指标的平均水平。因此本项目从财务上讲是完全可行的。在社会效益方面,本项目的建成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工农业的生产进入良性循环,从而可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1.8 建设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8-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 标单 位数 量备 注1生产规模万米/年3502投资总额万元5000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0002.2流动资金万元10003报批总投资万元50004劳动定员人120其中:工人人105 技术管理人员人155全年生产天数天3306年综合能耗标煤856.127本工程占地面积m2466208本工程建筑面积m2180009年销售收入万元1248011年利

8、润总额万元1716.24税前利润,平均年12投资回收期(包括建设期1年)年5.3413投资利润率%14.08平均年14投资利税率%18.06平均年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基本情况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纬34333503,东经1150811553,地处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东南、西北最大横距68.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5.6公里,总面积1974平方公里。耕地197万亩,辖24处乡镇、3处街道办事处、2处省级经济开发区、118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52万,其中少数民族3.4万人。曹县交通便利,南临陇海铁路、北靠新石铁路,京九铁路贯穿全境,105、220国道和临商、许单、菏民、庄青、

9、菏商等12条省干道交织成网,济郑高速穿境而过,菏关、德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距日东高速公路45公里,连霍高速公路 35 公里。往南50公里,是商丘陇海、京九黄金十字架,向北50公里,是菏泽新石、京九黄金十字架。距郑州国际机场190公里,距济南机场260公里。距青岛港480公里,距日照港390公里。曹县已基本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工业经济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林木加工、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及与化工、纺织、机械、建材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曹县周边15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菏泽、商丘、濮阳、新乡、开封、济宁、聊城等城市,总人口1亿人。曹县承东启西,通南贯北,是苏豫皖通往山东的重

10、要门户,也是发展商贸流通的最佳宝地。相距50公里的菏泽海关、商检、动植检机构设置齐全,并设立了直通关。近年来,曹县县委、政府相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全力优化投资环境。曹县是全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和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棉花种植在曹县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同时曹县地处四省八县交界处,是南上北下、承东启西的通衢要地,周边七县(区)棉花种植面积也较大,达360万亩,产量达540万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及丰富的棉花资源使曹县成为棉花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中心。目前曹县现有投资50万元以上的棉花加工企业54家,轧花设备锯齿均在80片以上,打包设备多为200型,加工皮棉质地较好。棉花加工行业的特点是加工层次

11、越高,附加值、利润就越高,棉纺织高于棉花加工,服装高于棉纺织,曹县虽然是棉花生产大县,棉纺织产品所占比重却很低,目前曹县现有棉纺织企业34家,纱锭生产能力35万锭,我县及周边七县(区)资源承载棉纺能力在170万锭以上,上马坯布在原料纱线资源上是完全可行的。根据我县及附近周边地区充足的棉纱资源,新上织布项目,即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深度和企业附加值,同时又为当地财政增收、增加劳动力就业创建了平台,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拟建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物流中心地带,位于曹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拟建厂区地质条件好,地下水充足,水质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公路、铁路交通条件便利,为项目区原料

12、及产品的运输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又有丰富的原材料、能源供应条件和较发达的纺织工业生产规模作基础,定能够实现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富有竞争力、企业管理现代化、投资相对较少、经济效益较高的目的。2.2 项目建设的背景2.2.纺织工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对就业和惠农的贡献突出。20

13、07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12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9%,占全国GDP的3.3%。纺织工业约3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200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75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8.7%,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4%,占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30%。产品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航空、航天、水利、农业、交通、医疗等众多领域。全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其中80%为农民工;消化农业提供的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近1000万吨,惠及1亿农民。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但是,纺织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

14、渐凸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技术、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材料开发滞后,高性能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纺织工业能力的80%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纺织工业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能耗、总水耗、总废水排放量的4.3%、8.5%和10%;产能规模盲目扩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严重影响,市场供求失衡,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吸纳就业人数下降,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应该看到,我国纺织工业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国内市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纺织工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促进纺织工业持续健康运行,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2.2.2山东省纺织业发展的特点一是山东纺织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生产、效益大幅度增长。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29528.29亿元,与“十五”末相比,年均增长127.17;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