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661300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的控制作者:蒋继鑫厦门华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厦门市建筑业行业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 专家 摘要:本文依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畅述了危险源控制的必要性和建立危险源控制的实施程序的具体方法;以期对建筑施工企业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推进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

2、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这里所说的事故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源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 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源。一旦对危险源失控,必将导致事故。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这些都是构成危险源的重要因素。 如果对施工企业及现场建立和保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

3、实施程序,包括涉及生产活动的所有场所以及生产设施。识别和确定危险源的存在、性质及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从而采取与危险源风险适应的有效控制措施,就一定能够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什么是危险源呢?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是这么定义的: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通俗的来说,危险源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管理过程及作业区域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下面就危险源控制程序的编制及实际运用畅述如下:一、建立文件化的危险源控制程序,该程序的基本内容如下:1 目的 建立和保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4、程序,包括涉及生产活动的所有场所以及生产设施。识别和确定危险源的存在、性质及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从而采取与危险源风险适应的有效控制措施,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的业务活动范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3 职责 3.1 各部门及项目部进行本部门、本项目部生产、活动及场所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3.2 安全部门负责监督各部门及项目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进行审核。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批准。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方法 4.1.1 询问、交谈:与生产现场的管理、施工

5、人员和技术人员交流讨论、获取危险源资料。 4.1.2 现场观察:到施工现场观察各类设施、场地,分析操作行为、安全管理状况等,获取危险源资料。4.1.3 事故树分析法:可针对各类事故进行分析,并按事故树分析要求展开和绘图,获取危险源资料。4.1.4 安全检查表法:采用预先设计好的安全检查表或制度与规程,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记录和分析,并据此获取危险源资料。 4.1.5 针对不同目的和应用范围,还可以采取施工流程分析法、查询分析事故法等方法辨识危险源。4.2 危险源类别及其作用4.2.1 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就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一般分为两

6、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指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4.2.2 一起事故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它们分别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4.2.3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重点从项目施工全过程、辅助业务部门以及施工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危险源的辨识。4.3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及方法4.3.1业务活动分类 各部门及项目部按照本部门、本项目部的工作职责确定本部门、本项目部的业务活动类别与范围,填写业务活

7、动分类表,在进行业务活动分类时,重点考虑以下方面:a) 部门管辖的地理范围;b) 计划性的工作,主要为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c) 被动性的工作,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d)生产作业的过程;e) 特殊工种的作业;f) 临时的工作,如消防演习、防台防汛等。4.3.2 危险源的分类 按照GB/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的要求,将危险源分为以下类别: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a)设备设施的缺陷b)防护缺陷c) 电危害d)噪音危害e)振动危害f)电磁辐射g)运动物危害h)明火i) 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j) 造成冻伤的底温物质k) 粉尘与气溶胶l) 作业环境不良m) 信号缺陷n) 标志缺陷o

8、) 其他 B、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a)易燃易爆性物质b)自然性物质c)有毒物质d)腐蚀性物质e)其他 C、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a)治病微生物b)传染病媒介c)致害性动物d)致害性植物D、心理性、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a)负荷超限,包括:体力、听力、视力等b)健康状况异常c)心理异常,包括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d)辨识功能缺陷:感觉延迟、辨识缺陷e)其他E、行为性危害、危险因素a)指挥失误,包括违章指挥、指挥失误b)操作失误,包括误动作、违章作业c)监护失误F、其他4.3.3危险源识别时需要考虑的方面:a)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b)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c)风险的多种类型;d)有关的

9、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e)相关方的观点;f)过去管理体系审核的不符合项;g) 出现的虚惊、紧急或灾难事件。4.4 风险评价的方法 4.4.1 评价员工在某种具有潜在的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的方法, 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主要因素的分数,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分数来评价其危险性。危险性即用下式表示:危险性 = LEC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表一: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数(L)分数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 10 完全可能,会被预料到 6 相当可能 3 不经常,但可能 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0.5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0.2

10、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上不可能 表二: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的分数值(E) 分数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10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6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三:可能结果的分数值(C) 分数值 可能结果 100 * 灾 难 许多人死亡 40 非常严重 数 人 死 亡 15 严 重 重残或死亡,严重职业病或死亡 7 重 大 暂时性重伤或轻残或造成一般职业病 3一 般 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或轻微疾病症状1 引人注目 不利基本的卫生健康 4.4.2 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分,将所得分数填入职

11、业安全卫生 风险评价表中,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危险性。并按表四所列的 分值确定风险程度。表四:危险分数值 分 数 值 危 险 程 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 - 320 高度危险, 需要立即整改 (此段可以设置为重大危险源控制等级) 70 - 160 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 20 -70 可能危险, 需要注意 20稍有危险, 可被接受4.4.3 由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制定出重大风险汇总表,并以此作为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指标的主要依据。4.5 危险源的初始辨识和风险评价4.5.1 各部门及项目部依据4.14.3的要求对本部门的

12、人员活动、常规或非常规的工作、作业场所内的各类设施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识别和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交安全部门审核。4.5.2 安全部门审核汇总各部门及项目部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5.3 审批后的“重大危险源清单”作为制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依据。4.6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执行4.6.1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前应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特别对大中型设备的拆安装,起重吊装,外架的搭拆,施工用电,大型模板的拆安装,卸料平台拆安装,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拆安装),填写“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4.6.2 每年10月各职能

13、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4.6.3安全部门根据各部门、各项目部填写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进行整理,编制公司年度的“重大危险源清单”。4.6.4各部门及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管理措施、填写“风险控制计划表”,报安全部门审核。4.6.5“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重大危险源清单”必须报管理者代表批准。5 相关/支持性文件(略) 6 记录表单6.1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部门管辖或覆盖的地理位置: 计划性的工作: 被动性的工作: 生产或作业过程: 特殊的工种或作业: 不经常的任务: 6.2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辨识及评价表 项目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L E C D 控制措施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音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