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66059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三年发展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张家庄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算悠久,但紧跟管理区教育发展步伐的学校。学校有一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一定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现在原有办学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源变化,在全国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和管理区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一 、基础与现状(一)外部环境1、教育发展背景面对屈家岭管理区创建“工业强区,做活生态文化旅游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管理区教育局组织学习并着力推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制定了屈家岭管理区2010年工作要点。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我区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

2、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办事处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管理区教育局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因此,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考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3、基本状况为支持三峡移民工程,学校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高度关注,、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很高,管理区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多次到校现场办公,关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工程进度,现在学校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总建筑面积24360平方米,拥有篮球场、。同时学校正在逐步配齐各类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

3、善。由于现在学校与办事处没有人员分配、经费发放等直接管理权责,现学校办学除财政开支外,所有费用需要自筹,生源减少,学校经费一直存在一定困难。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在管理区最西端,且夹在钟祥长滩镇和罗集镇之间,生源极不稳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工家庭,部分家长素质较差,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二)内部条件1、教师结构状况学校现有教职工10人(含在编因病待休教师1人、后勤专职1人,聘请教师4人,)。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市

4、、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名,占在岗教师的21.4%。2、学校管理状况近一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三)存在的不足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和管理区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名优教师的引进

5、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

6、:知行结合 学以致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1、一条主线:围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依托传统文化熏陶人的实施载体,探索“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二)办学目标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

7、2013年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艺体见长”,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教育特色学校。校训:文明团结 勤奋创新校风:合作 奉献 务实教风:严谨 互助 创新学风:明礼 乐学 力行 三、重点发展项目(一)、学校管理责任人:目标:坚持以传统文化兴校抓管理,人法双馨抓落实,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措施: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4、完善各级家长委

8、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通过“读书沙龙”等体验活动,增强教工人文底蕴,创建学习型组织。6、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阶段性目标:第一年(2010、92011、8)年度目标:1、以传统文化导读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任务: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3、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

9、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第二年(2011、92012、8)年度目标: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任务: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以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第三年(2012、92013、8)年度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任务: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10、,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2、管理成果:学校要争创“管理区安全文明校园”, “管理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管理区学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二)、教师专业化发展责任人:目 标: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

11、,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任 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12、。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

13、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阶段性目标:第一年:2010.92011.8年度目标: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任务: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2、搭设自我实现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3、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提供明确的方向。第二年:2011.

14、92012.8年度目标:加强课程平台建设,改善教育教学实践任务:1、开展教师人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3、加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第三年:2012.92013.8年度目标:深化校本培训,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任务: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在育人中成长”。3、汇编“高效课堂”课例集。4、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1、教师素质结构: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

15、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0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分之一的教师达到校内教学常规免检。3、教师教育成果:“高效课堂”课例集。 (三)德育工作:责任人:目标:以“学以致用 知行结合”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小学各学段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措施: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