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660443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朗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试 行)为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从江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试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一、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教学计划1、教学计划应具备有如下五项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学情分析等内容。2、教材分析透彻到位;目标明确,符合学生水平;措施有力得当;进度具体,吻合学校行事历;学生学情分析要体现学生的真实情况,要有学生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分析;语言精炼准确,不得出现错别字;不得抄袭或下载教学计划。(二)教案1、教师必须在课前备课,备课一定做到“五备”(

2、备教材、备课标、备学情、备教法、备教学手段)。2、教案应具备有以下九项内容: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包括创境-探究-总结-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三)上课1、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注重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作为主线之一,同时突出育人,注重情感培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选取相应的现代教学手段。2、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师生合作互动,切忌教师唱独角戏,一堂课师生互动应不超过35分钟,必须留足10分钟给学生练习。3、

3、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随意调课,不得有无作为教学。 4、教师上课及辅导学生自习必须衣着整洁大方,言谈举止得体。 不得单穿背心、短裤衩、拖鞋进入教室,不得在教室内抽烟,不准打接电话,不得坐堂讲课,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行。5、不得喝酒进教室上课(以不影响教室形象为准)。6、不论室内外课都注意学生的生命安全,不得做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活动,不得做有危险的游戏。7、做到每节课都有教案,教案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吻合;测试、试卷讲评、练习课也必须有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略案。试卷讲评要有试卷分析。8、凡有以上3-7条中情形之一,都算是教学事故。(四)作业布置和批

4、改1、语文:书面作业每周完成1次,每月完成4次;作文每周完成1次,每月完成4次,其中大作文2次,必须批改,批改要有眉批和评语,小作文2次,可以不批改,允许只写“查”或“阅”。数学:书面作业每周完成3次,每月完成12次。英语:书面作业每周完成2.5次,每月完成10次。物理、化学:书面作业每周完成1.5次,每月完成6次。思品、历史、地理、生物:书面作业每周完成1次,每月完成4次。2、作业要精心设计,作业量适中,难易要适度,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难易度不同的作业。作业的批改要做到“有布必做,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3、作业要有典型性,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能力的提高。(五)测

5、验1、测验必须按时进行,上完每章节(单元)内容后,必须进行检测。2、测验后应进行批改和讲评,要写试卷分析,试卷分析包括:学生掌握“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存在的问题;弥补的措施和改进教学的方法。(六)听课1、听课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提高的一种手段,每个教师一学期应听15节课以上,必须做好听课记录。2、听课一般做到如下四要素:看-师生的活动;听-教师的语言;记-运用规范的符号记录,便于分析、统计;想-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活动。(七)教学反思1、反思,是教育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每位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指出

6、:“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2、教学反思应包括如下内容: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八)课外辅导(培优补差)1、对学生功课的辅导坚持承认差别、分类指导、认真及时、形式多样、全面提高的原则。注意因材施教,既满足优等生的特殊需要,又要使中等生、学困生的成绩得到不断提高,辅导时间要灵活利用。2、进行课外辅导要有记录,记录要有辅导学生签字,并且及时交到教务处登记存档。(九)第二课堂活动1、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

7、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教研组、各科任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科技、社会、文学艺术、文娱体育和劳动技术等活动。2、课外活动必须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内容,要有活动记录,要有参与活动学生签字,并且及时交到教务处登记存档。(十)教学总结教学总结的基本内容是: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主要教学经验与体会;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等内容。(十一)教学科研活动1、校本研修要以学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开展研究活动。2、学科组或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本组成员一定准时参加,不到者视情节轻重,记1-2

8、节旷课。3、校本教研活动要做到四个一:一是教研组每月要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二是任课教师要一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三是每位教师一学年至少要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4、集体备课必须确定共同研究的主题,防止随意性。必须建立在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每个组员都必须了解教学目标,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查阅相应的资料。必须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二、教学常规管理的考核办法(一)教学计划(1分)1、教学计划应具备有如下五项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学情分析等内容)得0.

9、5分。2、按时上交得0.3分,质量较高得0.2分。3、不交或不写该项记0分。(二)教案(3分)1、教案应具备有以下九项内容(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包括创境-探究-总结-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得2分。每少一项内容扣0.2分。2、教案详写,面向全体学生,有实用性,整洁美观。得1分,否则酌情扣0.1-1分。3、不完成教务处规定的教案量,每少一次扣0.3分。每查一次没有教案记0分。(三)上课(5分)1、以进课堂听课为准或教师间互评。2、出现教学事故每次酌情扣1-2分。(四)作业布置和批

10、改(3分)1、书面作业按教务处规定作业次数和批改要求得2分,每少一次扣0.3分。2、作业精心设计,作业量适中,难易要适度。得1分,否则酌情扣0.1-0.5分。(五)测验(2分)1、按时测验,并进行批改和讲评,认真写试卷分析,完成本学科的单元测试得2分。每少一次扣0.3-0.5分;按时测验,面向全体学生讲评,但不批改,不写试卷分析,每次加0.2分;发试卷给学生当练习做,不算测试。(六)听课(1.5分)按教务处规定每学期15次,每次得0.1分,不够15次每少1次扣0.1分。(七)课外辅导(培优补差)1.5分1、每学期辅导次数达到5次的得1.5分,否则每少一次扣0.3分。2、不进行辅导但有材料体现的

11、记为0.3分,材料也没有的该项记0分。(八)第二课堂活动(2分)2、有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的,且能做到学生、时间、地点、教师、内容五落实的(有记录),每学期开展次数达到5次的得1.5分,否则每少一次扣0.3分。若每学期开展超过5次,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酌情加0.1-0.5分。3、有材料体现,但不开展活动的得0.3分。(八)教学总结(1分)1、有教学总结的基本内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主要教学经验与体会;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等内容)得0.5分。2、按时上交得0.3分,质量较高得0.2分。3、不交或不写该项记0分。(九)教学科研活动(本项基础分为0分,最高分不限)1、积极参与教研活

12、动,勇于承担公开课的,校内每次加0.5分,校际每次加0.8分。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或业务知识能力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乡校级的分别加1.5,1,0.5分;县校级的分别加2,1.5,1分;州级的分别加4,3,2分;省级的分别加5,4,3分;国家级的分别加6,5,4分。3、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写新闻作品(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图片等)和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且刊登的,乡校级每篇加0.5分;县级每篇加1分;州级的分别加1.5分;省级的分别加2分;国家级的分别加2.5分。4、积极进行培优补差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获奖的。个人奖(包括4人或4人以下):获得一、二、三等奖

13、的,乡校级每次分别加1,0.8,0.5分;县级每次分别加1.8,1.5,1.2分;州级每次分别加,2.8,2.4,2分;省级每次分别加4,3.5,3分;国家级每次分别,5,4.5,4分。集体奖(包括5人或5人以上):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乡校级每次分别加1.8,1.5,1分;县校级每次分别加,2.8,2.4,2分;州级每次分别加4,3.5,3分;省级每次分别加5,4.5,4分;国家级每次分别,6.5,6,5.5分。5、积极撰写论文并且在各级各类刊期发表的(必须有稿费,用钱买的论文不算),县级每篇加2分;州级每篇加2.5分;省级每篇加3分;国家级每篇加4分。如果获奖,按一、二、三等奖在基础分上分

14、别加1.5,1,0.5分。(十)教学成绩1、基础分25分。凡是遵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给的教学任务,都得25分。因不能胜任教学被安排从事后勤工作的,长期病事假的(一个月以上),此项记0分。2、名次分。在全县统考中单科成绩名列前十名的,分别5,4.5,4,3.5,3,2.5,2,1.8,1.5,1分。3、人均分。教师个人单科人均分加5分后与全县人均分比,每高1分加0.5分,每低1分扣0.5分。(十一)工作量(2分)满工作量得2分,超工作量每节加0.2分,不够工作量每扣0.1分。(十二)学生评价(5分) 由科任教师选定一个班级对该教师进行评价,分为“好”和“较好”两个等级,“好”得

15、5分,“较好”得3分。(十三)临时任务分(3分)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完成临时工作任务一次,酌情加0.1-3分,但每学期每人不能超过3分。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要求1、教案、作业、听课和测验教研组每两周督导一次,教务处每月量化一次。2、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上课、课外辅导、第二课堂活动、教学科研活动、教学成绩工作量和临时任务,学期结束量化一次。3、计算方法:教案和作业得分等于教研组督导得分之和除以督查次数;听课、测验、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上课、课外辅导、第二课堂活动、教学科研活动、教学成绩、十一项累计算着学期总量化分。4、教务处人员、教研组长一定严格公正地督导和量化,不得弄虚作假,否则出现一次,扣相关当事人量化分1分。5、教师必须按时接受督导,不接受督导或不按时督导视作不完成任务。6、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图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