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658000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doc18)(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认同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的战略思维及形成凝聚力的粘合剂,不是接受,而是共同建设和发展的默契。 有人说三年企业看技术,五年企业看营销,十年八年看管理。企业走过十年左右,从企业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看,就是看它有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有没有自己主动的方向和战略重点。如果企业要追求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看文化了,能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成了关键。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难怪中国企业这些年把企业文化建设搞得热热闹闹、如火如荼。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的讨论已经涉及到各个层面,重要的是如何把形而上的理念

2、和愿景落地,企业的价值观如何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服务。按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企业文化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定的企业目的之下,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及其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的过程。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的时间调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与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11年的总收入增长率,前者为682%,后者为166%。公司净收入前者增长756%,后者只增长1%。可见企业文化不是为文化而文化,而是也有其投入产出比,并且一定是企业创造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管理平台。企业

3、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但它必须落地,必须有用。此次沙龙我们围绕企业文化相关的三条主线展开。首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主线。从形象、行为、制度和价值观这四个层面看,如何防止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战略、业务成为两张皮?为了使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并转化成自觉行为,在企业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企业文化的表层结构之间如何建立一座桥梁,或者说如何打通层与层之间的通道?另外一条主线是企业内部。对于企业的领袖、CEO、高层管理团队、知识员工或者是普通技术工人,企业文化的生成和落地如何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决策者的理念、不同的员工属性自然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和实现方式

4、。第三条主线是企业外部。企业文化如何同企业战略以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的认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完成企业文化的使命,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现代企业制度源于西方,而现代西方的文化体系很大一部分源于基督教,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现代西方从基督教内在的文化理念到外化企业制度的形成是一条线。而中国企业目前所接受的“现代企业制度”来源于西方,但中国文化的源头却与基督教大相径庭。几千年下来,中国人的价值观越来越分散,很难统一在一起,包括信仰。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管理者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就有什么样的制度选择。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了相当的困难,特别是对

5、于知识员工而言,企业文化不是接受的问题,是一个认同的问题。不知这些问题几位嘉宾怎么看?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想问几位嘉宾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喊出的价值观都很雷同,但企业文化却千差万别,体系也各不相同?王颖:从全球化的需要到国家战略的转型,包括国家治理、企业治理,企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很多综合的问题导致现在企业对文化的思考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多。引起了大家在这方面更多的关注。 企业文化是什么?在我看来: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习惯。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习惯,比如守时等,这是看得到的行为方面的表现。企业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是责权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

6、期利益等的冲突,对于这种冲突,大家有不需要语言表述的默契。比如客户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为了客户和公司的利益,自愿放弃个人的损失等,这就是企业文化在现实中的自然释放。联邦快递租用飞机冒着暴风雪,在24小时之内把客户的邮包送到山上,收的邮资可能只有10美元,但租飞机的费用可能需要5000美元,看似是亏本的买卖,但其实它获得的利益毫无疑问比那点邮资价值要大多了。这样的事情往往是冲突的,但越是冲突,就越能体现一个组织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潜规则。显规则通常是写在纸面上、挂在墙上的明面上的东西。但任何一个企业、社会、组织都有潜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认为存在的规则。比如在某些场合着正装等。企业

7、文化是企业的创业者,或者是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个人的作派在企业的辐射。辐射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当然,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企业特征而不是个人的特质。因为企业真正的领导者是要抓战略、抓文化的。所以我们经常说,变革最难的是文化的变革。最后,企业文化是一种识别。这不是通俗意义的标识系统,而是传递一些东西的载体,比如通过产品或者行为等传递出简约、明快或者高深等等企业的特有信息。从竞争角度讲这种识别可以建立竞争优势,让客户在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比较容易地鉴别你的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价值。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是有效的?肯定不同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但一定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

8、:符合基本商业伦理道德和商业逻辑的文化,是健康的企业文化。符合这些企业的基本底线,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主持人:企业文化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个本源的问题,比如说潜规则、心理契约是怎么形成的?比如我去诺基亚,我的到来可能就是个异类,就可能被别人排斥。因为它固有的文化已经形成了。蔡芸:诺基亚人力资源部的招聘流程一定是有道理的,因为我发现被招到的人都有点像,马上就有一种认同感。我想这其实是对气质文化外化的一种认同,不符合诺基亚文化的人可能在招聘的过程中就被排除掉了。我1994年进入诺基亚,12年多的时间里,发现诺基亚的文化也是不断变化的,它保持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但在操作层面和运营模式、领导模式方面还是

9、有一些变化的。诺基亚的价值观中间曾经改过一次。诺基亚日常管理有一句话:“基于事实的管理”,在管理员工的时候有规章制度、业绩评核,都是事实的、要考核的。但在领导的时候,共同奔向诺基亚的下一个目标,领导员工往前走,一定靠价值观。所以还有一句话是“基于价值的领导”。领导一个人、一个团队不能完全靠事实的数据,但一定要有相同的价值观,才可能有认同、有凝聚力。林海青:企业文化我把它看成是一条河的“河床”,水进入河床,必然会受到河床的影响。那么这个河床到底是什么?高的是价值观、理念。有企业才有企业文化,企业的形成有其基本原理,就是生存原理、竞争原理,包括其投资原理。企业最基础的东西,比如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员

10、工进入企业的最大困惑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只要“上级领导对我好”,比如后80年代的小伙子们,只要老板对我好,就士为知己者死。这个主动工作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老板的强压政策,老板盯着干,不干肯定不行。企业文化是基础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考虑企业的底线是什么?我们总是希望企业文化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能赋予企业文化过多的东西。我研究了GE,它的企业文化现在是越缩越基础了。GE的企业文化大篇幅讲的其实就是:诚信。GE是个企业,告诉员工的就是GE作为企业的最基础的东西。GE虽然庞大,但不是政府,不是政党,不是民族的什么,就是一个企业。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不同阶段、

11、不同性质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其定义一定不一样。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其实都是它最基础的运营原理和最基础的价值观(当然,不同阶段说不同阶段的事,如果目前我的员工首先想到的是公益事业而不是利润,那就坏了)。企业文化是所有员工都要遵循、都要按照规则运行的,而且是能指导其行为的东西。所以我同意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基础的商业伦理和基础的商业逻辑。什么是健康文化呢?一定是员工听得懂的规则、氛围、习惯、契约。健康的文化,就是这个阶段它的员工都能够听懂,不是被训练出来的,是真能够有感触的、被认同的、对日常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文化。 企业内部如何实现文化的生成和落地主持人:企业文化的基础既然几乎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同行业、

12、不同阶段、不同企业还是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千差万别?林海青:基础的都一样,但企业发展阶段不一样,企业文化的作用也不一样。不同企业要强调不同重心和点,举例说,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时候,对利润的追求是相当紧迫的。要求它的员工要有狼性,首先要活下去。不同时期强调的“重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这种重度,那就可以直接把GE、诺基亚的文化搬来,企业就OK了。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一定都有一个最强调的“度”。王颖:理念是有体系的。为什么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文化呢?首先是共同价值观念,第二是企业的宗旨,然后是使命、远景、风尚(实际是一种作风)或者是一种精神。再往下面是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是总纲、是指导思想。再往下理

13、念体系是在不同价值链条上,在不同的功能表现上,比如客户理念、服务理念、安全理念等。其实从经营管理这个层面开始就不一样了。不同的企业理念、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价值链条以及不同的价值定位,其诉求点是不同的。我们做过世界500强的研究,得出结论:所有500强企业都有共同价值观念;它们的东西并不相同,差别在哪里?GE最基本的三条是:坚持诚信,渴望变革,追求业绩。再看还有很多不同的东西:一种是以客户为导向,第二是以技术为导向,第三是以产品为导向,第四是以安全为导向。如果说大的价值观相同,但往下走,比如像辉瑞制药这样的企业,强调的就是安全导向、客户导向、产品导向和质量导向。就比如GE的核心表述是不一样的

14、,但有一条相同,就是诚信原则。有虚无缥缈的价值观不能说明问题,企业文化落地有几个腿,一个是理念、一个是制度体系,能不能和你的理念相吻合,是不是真的能按照这个来选干部、用干部,选人、用人?一定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说的,而是要用制度执行才能实实在在地落地。蔡芸:我也有一个问题,企业的价值观往往可以被几个关键词概括出来,可企业文化又如何被清晰地描绘出来呢?主持人:举我们公司的例子。前一段我们在招新员工,在给新员工开会的时候,我们的副总要求新员工每一个人用一句话来表述对公司的印象和感觉。这位副总把每个人的话记录了下来,会议结束时宣布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据说这是HP的一个方法,如果不能定义企业文化,那就找

15、新员工把感性的东西表述出来,其实某种意义上企业文化就是可感知的部分。王颖: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五分钟了解一个企业“,不需要看它的规章制度,不需要看它的报表,不需要看章法,你只需要感受你看到的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你能感受企业背后有一股什么样的“精气神”在支撑着这个企业发展,这就是企业文化。主持人:企业文化遵循的基础是商业道德伦理和商业逻辑,这是道。当你要考虑企业文化的作用的时候,就要考虑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行业特性,要考虑体系的运用,然后才可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考虑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如何被贯彻、被认知,甚至是转变,使企业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另外,知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行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呢?我们知道管理知识员工并非易事,如果不能达成共识,知识员工的反作用力也是非常大的。一个认同的价值观一定有一个相应的制度体系的出现。蔡芸:诺基亚的这些价值观都是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从诺基亚来说,我们对价值观有定义,对文化并没有定义。在诺基亚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诺基亚这个企业很人性化,包括产品和管理理念,所有的一切是自然发生的。文化是相互影响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影响力,新员工进来,我们也会介绍价值观、企业理念,我们运作是什么样的,我们也有定期的内部资讯信息的传递,这些渠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