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6575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三、四)课外古文强化训练卷(一)编稿:许曙峰 审稿:钱卫中班级 组别 姓名 第一篇阅读语段,完成题目。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1)给上文划线句加上标点(2)翻译: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第二篇李若水字清卿,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

2、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临军挝破其唇,血骂愈切

3、,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注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躐跻:越级升官。 扈从:随从护驾。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血:含血喷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以没扈从以行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A.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不同。3、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 ) B.得全首领以没 ( )C.而有司循常习故 ( ) D.公父母春秋高 (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 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 的诱降表示抗争。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

5、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第三篇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

6、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故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民咸知之;

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史记淮阴侯列传)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2)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3)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4)今大王举而东 ( )2、下列句中“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以亲爱王 B、大王当王关中C、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 D、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3、与“秦民莫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此特匹夫之勇耳 B、忍不能予C、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D、欲予秦,徒见欺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王所过无

8、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2)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5、从全文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韩信和刘邦都认为,论个人的勇敢强悍和兵力的精良强盛,刘邦不如项羽。B、项羽对待部下有恭敬慈爱的一面,但不能信任重用他们。C、韩信认为刘邦不用派出一兵一卒,只要发一道檄文就可以收复三秦。D、对天下的形式和项羽为人的分析精辟深刻,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的胸襟。第四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zhu),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

9、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10、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

11、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营垒B. 虞兮虞兮奈若何 奈若何:把你怎么办C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指:指着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汉骑追

12、者数千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B. 然今卒于此。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C.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 不忍杀之,以赐公。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 把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A. B. C. D.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项羽在垓下被汉军重重围住,夜听四面楚歌,深感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美人相和,更添英雄末路之悲凉。B. 项羽带八百人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被一老农所骗,陷在沼泽地,因此被汉军追及。C. 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一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赤泉侯倒退数里。D. 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未过乌江,最后自刎而死。5、将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