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65436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文言文复习人教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 第一部分前 言一、 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除台湾写应用文还有些地方用到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熊江平语)其依据在于:1、 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从篇章方面看,

2、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 写作水平有帮助。、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和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和古风,变得浅白化和粗俗化。这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事实上,以现行的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来看,中一 30,中二 35,中三50,中四中五5080。文言文到了高中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001年新一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问题之鉴栏目中韩军论述了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八大关系中就曾指出了偏了白话,应重视文言这一语言教育的百年弊症。单从1993年

3、至2000年高考情况看,高考文言文权重偏低,甚至有下降趋势,分值从93-98年的占15%下降到99-00年的12%(20-18分),题目设置也由最初的八题减到98年的七题到99年、2000年的六题,是不是屈从于现实的挤压呢? 庆幸的是,由于受近一年来人们对中国语文旧有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的影响,人们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转变,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也增加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晴雨表的高考将作何调整,值得大家的思考。二、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教师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整体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复习积极性,又能知己知彼

4、,做到有的放矢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根据2000年版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浅易的标准:1、词 汇:以文言常用词、次常用词为主。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3、体 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并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4、内 容:同古文化背景知识联系松散,少用典故。5、风 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比如去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完全遵照(考试说明)的精神,选取了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中关于胡威的一段文字。(1)开头处加上了胡质之子四个字,使之符合传记文的一般格式,(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

5、基本没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除此之外,(3)从选文整体风格上看,三国志属于正史,这篇阅读材料属于较为典范的文言文的作品。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有关胡威的这一段文字确为浅显形式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分要求:、理解(这在语文能力层级上属于B级,考查理解能力)1、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此考点99年分为两条:1、翻译成现代汉语;2、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分析综合1、 筛选并提

6、取文中的信息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此二考点在99年为一个考点:分析文章的内容)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试题中体现对分析综合的题目一般两道,分值6分,应该下大功夫,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不过在这块内容上授课难度大,尤其是年青教师往往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少。三、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1、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00年400字左右)已成稳定模式。2001年海淀区模拟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1993年选自新唐书-姚崇传,主人公姚崇;1994年选自唐语林-识鉴,一说为

7、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1996年选自宋史-郭永传,主人公郭永;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1998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1999年选自北齐书-苏琼传,主人公苏琼;2000年选自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声誉的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但就是这些材料,却也潜伏着很大的变革危机。2、

8、当前语文教育界对高考文言选材的一些批评意见、选材故意避开名家名篇,材料大多是史书中宣扬忠孝节义之类封建道德的传记片断。事母至孝大孝子何子平(1994年卷);贤明有节操著名烈妇郑善果母(1995年卷);良吏郭永(1996年卷);逆龙鳞忤人主好法官狄仁杰(1997年卷);忠君事君,有死无二死节忠臣李若水(1998年卷);治世能臣苏琼(1999年卷);清官胡质(2000年卷)等,思想内容单一,道的负载太重。(引批评者原话:我们的高考文言文好像是一架灵敏度很高的机器,随着操纵者的口令在不停地转换方向;又仿佛一株可怜的小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或绿或黄。只有一点,文言文考试惟独不是它自己,它愈来愈远离语文。

9、用它不具备的功能去完成一个繁重的任务,这正是它的可悲之处;试图用几位古人的先进事迹来净化当今的社会空气,命题人倒也天真得可以。)更可怕的是,这些思想当中有不少是垃圾,如:尽职与忠君不辨,尊老与愚孝并存,比如郑善果母(该女子自年轻时守寡且矢志不移)教训儿子: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李若水说: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透着一股十足的奴性。再如何子平,其母逝,他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母逝而悲伤,人之常情,但把自己的悲伤昭示到夸张的地步,便有矫情之嫌,远无课文祭妹文项脊轩志来得情真。再如郭永,做大谷县县令时,县有潭出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

10、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这场雨下得有点离奇,郭永仿佛有呼风唤雨之能,不知是人是妖。、由于是人物传记,且又都篇幅短小,人物的刻画描写先天不足,导致材料中的人物一般缺乏个性,往往是观念的化身;写法上平铺直叙,给人一种罗列好人好事的感觉,近乎光荣榜,毫无司马迁、班固等名家的传神之笔,读来生僵挺硬。没有优美的语句供人咀嚼,没有传神的描述供人欣赏,没有深遂的意境让人受到熏陶,所有的只是一个个概念化的人物和某种理念的僵尸。看不到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看不到人性美和人情美,看不到人类文化进步的足迹。命题者为了宣传某种道,不惜以扼杀考生的审美情趣为代价。这样的文章人文性有余而文学性不足,读来生僵挺硬,既淡

11、化了审美情趣,又不利于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由于文段相对容易,这客观上给命题者设置题目增加了难度,命题者不得不在题干和选择项的设置上大做文章。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题目或出错或不严密的情况几乎年年都有。如:94年关于文言实词每至哭踊,顿绝方苏中顿究竟作叩头还是跺脚还是倒下还是困顿,似乎都通。97年第17题高宗意乃解一句,理解成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就一定比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更准确吗?且不说主意消释这样的主谓搭配是多么的生硬,就文意的理解来说,综观全文,在整个事件中,高宗的情绪的确有一个由悲泣不自胜到大怒到朕之恨深矣到意乃解的变化过程。由激动到冷静,理智逐渐占了上风,主意自然也就改变了还有一个弊端就是

12、客观上造成文言文读不太懂不要紧,有些词义搞不清,有些句子弄不明,也不要紧,一样能做对题。关键是要会用比较法,看哪一个备选答案更合理。也可以运用排除法,看哪些答案不合理,分别加以排除高三学生对文言文备考往往是进行一些艰苦卓绝地机器化、程式化训练,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竟然还能剩下多少,不管!今年高考选材预测:尽管每年高考后都有人对其选材有颇多非议,而且近几年高考也不断在改革,但文言文选材都是只降难度,没改变传记文思路,所以估计2001年高考文言文选材一般情况下还会是人物传记,统计最新的2001年海淀区的高考模拟卷、山东滨州的高考仿真卷,北京海淀、东城、西城、崇文四区今

13、年一月份期末卷等近三十份试题情况表明,文言条块选材均没有超出历年高考的选材模式, 2001年北京安徽内蒙春季高考卷文言文甚至干脆就是各所学校常用的套模拟试卷中一道题的原文照搬(有关明朝嘉靖年间的徐九思的一段话)优化设计中也有,说明至少在相当多专家看来,此点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如果一定说到变化,是不是可能会在人物类型上做些文章,会不会出现一些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隐士)什么的,去年五六月份安徽皖中、河南郑州、湖北荆州、黄冈、黄石等地方的划杠卷就有这方面的尝试。也有文言比较阅读形式等。再者,结合历年来上海卷命题的成功经验,以及2001年高考不出长卷的精神,在备考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一些短

14、小精悍、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小品如寓言、游记等的阅读训练。因为它们在文言作品中比传记文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相信到2020年新教材那一届高考,文言选材肯定会有所突破。(为了进一步准确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进一步体现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高考在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考查内容的确定上,文言文考查内容和方式的确定上,现代文阅读能力目标的明确以及写作测试的开放性和合理性的关系上等都需要研究解决。摘自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语)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要具工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

15、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11实词解释题和14题句子翻译题)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