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653334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陕西省西乡县柳树镇民族学校 姓名:王吉兴 邮编:723508 联系电话:13060455328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生2.学科: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3.课时:2课时4.课前准备:1).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解决生字词。2).教师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并制作多媒体课件。3).学生也可从互联网上收集一些桥梁图片(任意收集)。二、教学课题: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

2、勇敢和卓越才智。三、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习举例子等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的规律。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3. 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 学习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运用。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

3、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2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3. 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多媒体展示桥梁图片信息导入课文。 http:/ 简介作者。 http:/ http:/ 赵州桥(1)形式优美:“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图)http:/ (图片)http:/ ( 图片 )http:/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写得很美。你是否发现作者成功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的例子。六、课堂练习 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图片设计一段话,向游人介绍赵州桥或卢沟桥。七、总结八、以“家乡的小桥”为题,

4、写600字左右的小说明文。要求:能运用23种说明方法。第二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导入课文。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学习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二、研讨说明顺序。1提问: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哪三种?学生回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本文主要采用哪一种说明顺序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回答。本文主要采取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具体体现在:(1)从概括到具体。文章开篇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概括介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具体说明是具体介绍。好处是既给读者以整体特点,又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印象深刻。(2)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介绍赵州桥特点(二)和(三)时,按由大到小的

5、顺序安排两个特点;介绍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时,按由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三个原因。好处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三、分组合作讨论,品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1)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而准确,可我在读课文时却发现本文有许多地方语言很不准确。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一句中的“大约、可能”,这些词,明明都不确切,怎能说准确呢,应该都删掉,这样语言就准确了,你们同意老师的意见么?学生可能回答:不同意。教师追问:为什么?谁能讲讲理由。讨论使学生明确:“大约、可能”在这里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是作者根据已有资料记载进行的推测。删去后变成确切的时间和准确的记载

6、,反而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说明不准确,不科学了。所以不能删掉。教师追问: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明确:“删除法”。(2)本文还有类似的语言情况吗?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用“删除法”试着分析它的准确性。四人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画出句子,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析。四人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的“各”字使用准确。“各”表示在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共四个,去掉“各”后,意思变为只有两个小拱,数量少了。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中“拼成”一词使用准确。意思是拼合而成,表示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

7、点,正因如此,其中的一道坏了其他各道才不会受到影响。教师追问:将“拼成”换成“组成”行不行?学生思考回答。不行。因为“组成”组合而成,不是并列砌筑,因而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会受到影响,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因而不行。学生小组继续发言。“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使用准确。“几乎”表示程度,指桥面的平坦程度,将几乎去掉后,变成桥与水面平行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等等。四、 总结全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http:/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课外从互联网

8、上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桥资料,然后从不同角度(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对它们进行分类,并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桥给它们建立小档案。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桥梁图,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直观效果较好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我让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一定的评价,并指导和给予建议,让学生体验到主动学习中求知的满足感、愉悦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