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65203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考纲(化学、生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中考考纲化 学一、考试性质与命题原则1.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指导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新生。2.命题原则我市中化学考命题要在保持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力求稳中有变,变中有新,以便更好地体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化学命题要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教学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防止出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的现象。(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考查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 (3)时代性:强化初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放性: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5)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二、考试内容与要求1.命题依据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结

3、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2.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为了便于考查,我们将认知性学习目标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水平层次,依次用A、B、C表示,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的含义分别为: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即懂得“为什么”)。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掌握、判断(即能够“应用”)。技能性学习目标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初步学习”、“初步学会” 两个水平层次,分别用B、C表示。(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应以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设置情境

4、,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各种能力,避免将科学探究分解为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的倾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应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将其与有关实际问题的情境融合起来,渗透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中进行考查。3.考试内容:一、物质的构成主 题 内 容 考 试 要 求 水平 层次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知道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A2.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B3.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初步认识物质

5、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B微粒构成物质:4.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微粒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B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A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B5.原子的构成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A 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A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B化 学 元 素:6.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 记住并会书写24种元素名称和符号; A和符号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A7.元素的简单分类 能根据元素的名称或原子结构,判断元素的类别(金属元素

6、、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B8.元素周期表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A物质组成的表示:9.化学式 能用化学式正确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B 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认识、说明某一具体的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B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B10.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记住和能标示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A 会利用化合价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B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其中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 C 能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C11.离子符号 能正确书写常见阴、阳离子的符号。 B1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能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

7、组成的简单计算。C二、物质的化学变化主 题 内 容 考 试 要 求 水平层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B14.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相关现象。 B 15.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B 16.催化剂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A 几种化学反应:17.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 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各自的特点。 B 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取新物质、改善物质的性能,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B18.金属活动性顺

8、序表的应用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C质量守恒定律:19.质量守恒定律 能说明或用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C 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C20.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有 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C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C关简单的计算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C三、身边的化学物质主 题 内 容 考 试 要 求 水平层次空气:21.空气的主要成分 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A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B2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B

9、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23.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道单质碳的主要性质; A 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B 知道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毒性; A 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水与常见的溶液:24.水的组成 能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水的构成。 B25.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在组成上的区别;A 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别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C 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B26.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了解生产生活实际中常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水; B了解某一具体方法在净化水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27.溶液的特征及溶解现象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 B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B 认识溶解现象以及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B28.常见的溶剂(水以及酒精、汽油等)能够判断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C29.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会判断给出的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了解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C会利用溶解度曲线对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C30.结晶现象 知道结晶现象 A31.溶质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