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648662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文言文两则(第1课时) 集体备课设计:学弈备 注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第一板块:读通全文,感悟读法。目标: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第二板块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目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5指名说全文大意。第三板块:导悟相济,突破难点目标:朗读课文,讨论、并正确领悟个别句子的意思,体会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 1、讨论句子的意思。(1)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2)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指前一个人),整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讨论:“虽与之

3、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你能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吗?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你能从中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5)“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其)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2、流利朗读,积累语言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3、独立完成作业本P1第3题,并集体订正。第四板块: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题:文言文两

4、则(第2课时) 集体备课设计:两小儿辩日备 注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古人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难点:个别句子意思的理解。课前准备:收集关于孔子的资料。教学流程:第一板块: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

5、小儿辩日。2、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3、出示课件:介绍文学常识第二板块: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的每一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1、提出自学要求,自学课文(1).听录音读,注意字音及句子的停顿。(2)自由读课文,将难读的字词画出来。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尽量读通句子,不读破句。(2)指句说说:凭自己的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板块:合作探究,交流感悟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2、体会古人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1、对照课本注释,试

6、译课文,然后小组内交流,并整理笔记2、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1)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读句子: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2)两小儿与对方争辩的理由分别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读句子: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热而远者凉乎?”(3)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他们探索自然时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你能用科学知识来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吗?(引

7、导学生运用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解答。)(4)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两小儿所辩问题的复杂性?(孔子不能决也)(5)引导理解句子:孰为汝多知乎?第四板块: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4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课题:匆匆(第1课时) 集体备课设计备 注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

8、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课前准备:了解作者生平,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教学流程: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自主读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2、从课题入手,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揭示课题。教师:(音乐声起。)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的是一首名为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出示学生的照片)你们看到的是咱们班几位同学在儿时留下的美好瞬间。在一次又一次冬去春来之后,他们长成什么样子呢?请看(请这几位同学站起来。)他们真是越变越可爱。那么,他们,不,

9、还有你们,包括老师在内的未来会怎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请先生写的散文匆匆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现在,开创未来。2、了解作者。你们在课前收集到哪些关于这篇文章和作者的资料呢?请同学交流、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学生汇报后,再打开课件一起了解朱自清的生平。)3、学生自由读全文:(1)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2)哪些地方不容易读正确,做下记号,准备汇报。4检查初读情况。(1)课件出示部分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2)同学汇报朗读各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可以随时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自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二板块:整体感悟,自主交流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

10、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1、请同学说一说喜欢某句话的原因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可以进行质疑。2、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末尾段,想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色。 (1)课件展示第一段a读划线的句子,想想作者在反复的追问中,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b仿照第一句的写法,发挥想象,写一句话。c作者拿燕子、杨柳、桃花跟日子比,想说明什么?(2)课件展示末尾段,说说末尾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三板块:课堂反馈,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本P4片段(一) 课题:匆匆(第2课时) 集体备课设计:备 注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

11、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教学流程:第二板块:自主诵读、感悟体验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借助资料,体会作者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一)学习第二段:1、理解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把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恰当吗?这样比想说明什么?)2、理解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了。(从“头涔涔”和“泪潸潸”两词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

12、景下写这篇文章的吗?)3、了解写作背景,练习朗读。(二)学习第三段,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2、仿写句子,如: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边一闪而过; 3、日子匆匆流逝,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叹息”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叹息?)4、练习朗读。(三)学习第四段: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1、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2、练习朗读,读出作者内心的遗憾、无奈

13、与悔恨。第二板块: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读读整篇文章。2、过渡: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可以是一些关于时间的文章、诗词、格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他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也可以是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3、小练笔:作业本P5第7题。 课题:桃花心木(第1课时) 集体备课设计备 注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

14、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桃花心木是一种什么样的树,种树人是怎样给树浇水的。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流程第一板块:揭示课题,把握主要内容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1、谈话交流。同学们养过花、种过树吗?你们通常是怎么照料它们的?2、揭题读题。看得出来,同学们对自己亲手栽种的花木常常是百般呵护、精心照料。有一位高个子种树人,他也种了一种树,这种树挺特别,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而且这种树的木材色泽美丽,质地优良,还是世界名贵木材呢!想知道这种树的名字吗?对了,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桃花心木。3、按要求读课文:第一遍,轻声读,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第二遍,默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