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64826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p :剪贴图形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7课,它是用计算机画画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是在学完画图工具后,对菜单工具的深化的学习。其中的复制、粘帖和旋转命令是以后学习的根底。本节课的内容假如掌握好会大大节省创作绘画的时间,变换各种图形的形状,为电脑绘画的创作打下良好的根底。二、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目的:掌握图形的复制、粘贴的技巧,学会翻转命令的使用方法。2、才能目的: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p 、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才能。3、情感目的:在同学的互助和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三、教学重点:编辑

2、菜单中“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四、教学难点: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工具的使用。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形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才能。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互助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进步课堂效率。六、学法指导本课教给学生的

3、学法是“分析p 体验承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建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互相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究,自主学习,互助合作,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交融,开展才能,训练思维。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八、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以“你知道孙悟空有什么本领吗?”学生知道,有七十二变。那么今天我们在计算机上也来一个七十二变。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将一朵花变成了许多花。设这样情境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孙悟空是学生比拟熟悉的形象,

4、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二讲解重点、点拔难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根底,否那么就只能是盲目尝试。所以本环节对14课画出一个月亮进展回忆,演示月亮的“复制”、“粘贴”的过程。指出“旋转”命令在“图像”菜单中。以此来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根底,使教学难点降低了坡度。三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老师出示本课的第一个任务是画一个大风车,在此利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因为这个操作的详细方法在课本中已经有了详细的步骤讲解,而且,刚刚在对月亮的回忆当中,老师将几个主要命令已经做了指导。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5、我主要提示他们通过这样的渠道来解决:1、阅读教材;2、同学之间的帮助;3、举手请教老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这个环节充分表达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老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难点也就得以打破。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老师选择画出不同效果的同学的作品,让师生进展评价。这一步主要通过对好的进展表扬,起到一个鼓励的作用,对存在缺乏的进展指导,使他的练习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的时机。四创作绘画,互评互学活动。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已

6、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法,他们就有一种创作的*。为了让学生的创作有坡度的循序渐进,我让他们先在书后的练习中选择一幅图形进展练习。这时候书上没有了详细的指导,靠刚刚学到的方法的积累。接下来再鼓励学生自己用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创作出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这一个步骤,不仅仅是计算机绘画方法的运用,还有一个就是美术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最后,老师引导同学们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老师选几个好的画让全班同学进展评价。评价本着开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原那么,评价方法要灵敏多样,鼓励学生创新。上面的评价方法,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自已、同学、老师。评价的

7、结果要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的话语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区分的才能。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进步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进步信息的区分力,进步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所力求的目的。九、设计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表达以下几个思想: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老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技能。3、在体验感受中学习。这节

8、课中通过“放”,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4、分层教学的施行。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互帮互助,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2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下屯小学的信息技术老师xxx。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遨游信息海洋。本次说课我会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步骤来展开。说教材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成果展示、课后延伸。第一大局部说教材、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第

9、二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从教材的分布情况来看,它是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计算机网络、理解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认识IE,掌握阅读网页的根本方法、网络平安与道德的相关知识根底之上的,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快速输入网址的方法阅读网页、学会设置默认主页、学会使用IE中的夹、学会使用历史记录。教学目的:知识目的:使学生掌握快速输入网址的方法阅读网页、学会设置默认主页、学会使用IE中的夹、学会使用历史记录。进步学生的动手才能和团结协作的才能。情感目的: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重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IE

10、中如何应用阅读技巧。是本节课重点,这是因为能否遨游信息的海洋与阅读的技巧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教学难点:使用阅读技巧的目的和意义。之所以把这局部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因为阅读技巧灵敏多样,在地址栏快速输入网址、设置默认主页、使用夹、使用历史记录这些都是阅读网页的常用技巧,最容易迷惑学生,另外再结合当前学生的知识程度和心理开展特点,所以我把这局部作为本节课的难点。第二大局部,说教学方法教法: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形式来实现的,另外我还将会采用情境启发法、分层教学法、赏识教学法、开展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等等。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第三大局部,说教学过程本节课一共包括

11、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用歌唱的方法复习旧课,用引导的方法提出新课,用任务驱动法探究新知,成果展示,课后延伸。首先进入我们第一个环节复习旧课。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将会把前一课中大局部学生容易迷惑容易遗忘的知识点,编成歌曲录制下来,放给学生听,并且用大屏幕展示出歌词,让学生一边拍手边跟着唱。这种方法也表达了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详细的演示课程请看大屏幕。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是的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的作用?_、信息查询、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上聊天。在这样一个非常热烈的环境当中不仅仅复习了旧课,而且衬托了课堂的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第二个环节,导入新课,上节课我

12、们学习了使用什么工具_?翻开IE阅读器以后怎么登陆到一个自己要想去的网站呢?输入网址假如不输入网址你还能登陆上节课登陆过的网站吗?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启发学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网络的知识,板书课题遨游信息海洋。第三个环节,探究新知,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了四个大的任务,学生可以继续前一节阅读网页,尝试不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字母也登陆到去过的那个网站。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我将会采用自主探究,出现问题适时指导的方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设置的四个任务分别是快速输入网址、设置默认主页、使用夹、使用历史记录。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我将会适时的为学生展示操作过程。由于这几个任务比拟

13、简单,所以,我将会采用学生动手制作在前,出现问题,老师再个别指导的方针。使用夹这一任务,我会提出详细的要求,我会这样来打破,首先鼓励学生按照大屏幕显示的步骤,自己来进展制作,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当大局部学生出现难题时,我就会给学生演示我事先录制好的制作过程,采用这种方法好处有两个。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可以节约重复操作的时间,为老师节约出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课堂的效果,这种方法也表达了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那么。详细的演示过程请看大屏幕。任务完成后,我将会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任务,使用历史记录,同样,我会

14、给学生提出详细要求,在前三个任务完成的根底之上,这个任务就变得非常简单,我也将会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练,然后找同学到老师机上进展演示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给更多学生更多的表现时机。关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喜欢的网页设置为主页,在把主页重新设置成5566的网站,我会采用分层教学教学法,让操作准确纯熟地同学指导其他的同学,这样就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可以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进步,最后一个小练习输入下面的网址,在其中查找自己喜欢的文章,我会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并且在每节课完毕的时候,评出优胜组,分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接着进入第四个环节,成果展示,我会采用组间评价和组内评

15、价结合的方法,老师可以适时的参与讨论,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要及时的予以鼓励和表扬。最后一个环节,课后延伸,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理论当中,做到学以致用,我让学生在回去后在家长的陪同指导下搜索自己喜欢的学习网站,把它们添加到自己的夹中。以下是我给学生提供的资料网站。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历出发,自主探究,在此根底上,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关注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教学中我在前提测评的根底上,及时演示快速输入网址的方法,使学生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学阅读课本,提出问题,确定学习目的,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进步学习兴趣。2、教学过程中紧扣教材,在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读一读你知道吗?试一试练一练中的内容,掌握根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问题为引导,抓住课本中重点内容,既培养了学生向课本请教的良好自学习惯,又到达了突出重点,打破难点的教学效果。3、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和合作互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考虑,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以自学、理论操作为主要手段,并处处提醒学生,每当有困难时,别忘了左邻右舍,培养其自学才能和合作互助意识。4、引导学生质疑,灵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