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64699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扩大头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鲁班奖工程)_(DOC 32页)(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广场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文件号: 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xx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xxxx工程监理公司总包单位:xxxx有限公司编 制: 审 核: 审 定: xxxx工程局 二零零八年八月一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1.1编制依据31.2工程概况31.3 现场地质情况4第二章 施工方案52.1施工工艺流程52.2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62.3施工场地布置8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93.1测量放线93.2护壁施工113.3入岩爆破113.4桩芯钢筋绑扎113.5砼浇筑123.6桩基检测133.7降、排水措施143.8挖孔桩周边安全防护14第四章 劳动力组织15第五章 材料、设备投入

2、计划165.1材料准备165.2施工机械投入计划17第六章 工期安排及保证措施186.1工期安排186.2工期保证措施18第七章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197.1质量控制197.2质量保证措施20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228.1 安全操作措施228.3安全管理措施248.4文明施工管理25第九章 应急预案279.1人工挖孔桩常见危险源279.2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27第一章 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7、其他有关法律、法规。1.2工程概况根据设计,本工程塔楼采用人工挖孔桩扩底基础,共有28根,其中核心筒位置有16根,核心筒以外有12根,桩最大直径3.2米,人工挖孔桩设计概况如表1.2-1,人工挖孔桩位置示意图如图1.2-1,单桩参数及计算如表1.2-2。表1.2-1 人工挖孔桩设计概况表序号桩编号根数桩身直径(mm)扩底直径(mm)轴向承载力(KN)备 注持力层:微风化层;桩身砼强度等级:C45;护壁砼强度等级:C20;桩长:不小于6米;1ZH120300040008100

4、02ZH2432004400930003ZH342800380072000 图1.2-1 人工挖孔桩示意图表1.2-2 单桩参数及计算表序号桩编号D0(mm)b(mm)h1(mm)h2(mm)竖向主筋箍筋箍筋加密区钢筋笼重量(t)约1ZH140005001500200462510250101251.712ZH244006001800200502510250101251.873ZH338005001500200402510250101251.531.3 现场地质情况根据xx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场地地下水主要以上层滞水、孔隙性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的形式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和基岩中。第(3)层中、粗砂

5、,透水性较强,渗透性较好,是本场地主要含水层,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为微风化岩体或中微风化岩层。土层分布特征见表1.3-1。表1.3-1 土层分布特征岩土层名称状态分布情况(m)fak(kPa)岩土工程特征埋深厚度(1)层 杂填土松散-2.403.8080属新近堆填,由碎石、砖块、砼块、粘性土等组成,欠固结,厚度较大,土质不均匀,工程性质差。(2-1)层 粉质粘土、粘土软塑2.406.700.454.40100呈软塑状,土质软弱,工程性质差,承载力低,多呈透镜体及薄层状在场地局部分布(2-2)层 粉质粘土、粘土可塑2.407.100.506.20150可塑土,层厚变化大,工程性质

6、较一般,有一定承载力,属中偏高压缩性土(3-1)层 中、粗砂松散2.857.000.802.85110松散中密,以松散为主,为本场区的主要含水层,地下水较丰富;有一定承载力(3-2)层 中、粗砂稍密3.808.300.501.60180(3-2)层 中、粗砂中密5.908.400.62.10250(4-1)层 粉质粘土、粘土可塑6.4011.400.706.90140可塑坚硬,以可塑为主,为碎屑岩风化残积土;层厚变化和层面起伏较大,分布不均匀,属中偏高压缩性土(4-2)层 粉质粘土、粘土硬塑7.5012.600.702.90220(4-3)层 粉质粘土、粘土坚硬8.7013.700.905.3

7、0260(5-C)层 基岩全风化11.1018.401.004.50310岩石组织结构已破坏,岩体风化剧烈,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软化,层厚较小,多呈透镜体状分布,局部夹强风化岩块,有一定承载力(5-I)层 基岩强风化9.9016.600.5013.90380(550)岩石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岩芯破碎,呈短柱状、块状或坚硬土状,间夹薄层中等风化岩,裂隙发育;层厚变化大,厚层强风化岩中夹薄层中等风化岩,多呈条带状或层状分布,承载力较高(5-M)层 基岩中等风化14.9030.500.504.503000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局部呈块状,裂隙较发育,呈透镜体状或薄层状分布,岩质不均匀,承载力

8、较高(5-S)层 基岩微风化13.9028.500.5020.006000岩体较完整,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较大,力学性质好,承载力高,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第二章 施工方案2.1施工工艺流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程图见图2.1-1。图2.1-1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2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本工程核心筒位置桩的桩距小,因此按照设计要求,采取跳挖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分两批开挖,第一批20根桩,第二批8根桩,人工挖孔桩的分批情况见图2.2-1: 图2.2-1 挖孔桩的分批图为了方便现场管理及资料整理,先对人工挖孔桩进行编号,编号顺序从西到东,从北到南进行,标号从1#至28#,具体见图2.2-2:图2

9、.2-2 人工挖孔桩编号根据地质情况人工挖孔桩从上至下划分为若干施工层,考虑清土和爆破交叉进行,以每500mm为一施工层。每个班组内两个挖孔桩之间交替施工,施工顺序见图2.2-3:图2.2-3 挖孔桩交替施工示意2.3施工场地布置1、由于现场场地有限,同时为了便于人工挖孔桩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将挖孔桩阶段的钢筋堆放、加工场地设在基坑西侧,西侧场地宽6m(临时占道3m)。2、为保证文明施工效果,施工现场场地进行硬化。3、在基坑内周边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基坑水采用水泵从集水井中抽至基坑周边排水沟,经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线,人工挖孔桩部位场地硬化后沿挖孔桩周边设置口字形排水沟。桩内水抽出后排入口字形排

10、水沟内,汇集到集水井内抽出场外。排水沟坡度为0.75。4、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平面布置见附图一。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 3.1测量放线3.1.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桩孔中心控制(1)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先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主控制点,将控制点引至基坑边,设定控制点。桩位定位放线为了保证桩心定位准确,提高精度,决定利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放线过程为首先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出需要定位放样桩的桩心坐标,经仔细复核无误后,作为放样定位依据。现场确定最有利于施工放样局部桩位桩心的控制坐标点作为置站点,定向点与置站点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置站点与被放样点之间的距离的两控制点作为基准控制进行施工作业。放样出

11、桩孔圆心,以人工挖孔桩的中心点为圆心,放样挖孔的边线。在此基础上进行桩孔的定位和细部测量,每个桩孔设置4个控制点,距离孔壁1000mm。详见图3.1.1-1:图3.1.1-1 人工挖孔桩测量控制线、点布置(2)控制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3)桩位经复核满足设计要求后,施工第一节桩孔护壁,要求护壁顶面高出场地250mm,壁厚300mm。(4)第一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中心十字线和标高标在护壁上,然后用十字线对中,用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并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桩进行引测。具体见图3

12、.1.1-2:图3.1.1-2 桩中心定位示意图3.1.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布设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采用数字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控制网。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第一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标高控制线标在护壁上,在桩孔开挖过程中用钢尺控制开挖标高。具体见图3.1.2-1:图3.1.2-1 人工挖孔桩标高传递示意图3.2护壁施工(1)护壁施工程序: (2)护壁模板用定型钢模板组合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

13、转使用,模板用“U”型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时既可拆模。浇筑护壁混凝土时要注意捣实,上下护壁间搭接50mm至75mm。(3)护壁模板安装完毕后,立即浇筑护壁砼。采用人工浇筑、振捣,坍落度控制在80120mm。(4)护壁混凝土施工,当地下水压力较大时,适当设置泄水孔,进行疏导,以便减轻护壁压力,泄水孔采用50PVC管,管内侧设置砂石过滤层,管口设置密目过滤网,保证排水时不带走土壤。(5)为保证桩孔的垂直度,每节护壁进行一次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的校核。(6)护壁模板拆除后及时洒水养护,以保证砼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3.3入岩爆破当桩孔开挖至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后,必须进行爆破施工。本工程采用微差控制爆破法进行施工,利用多个段别毫秒雷管实现微差控制爆破,以达到良好的爆破效果。爆破工程施工前,根据政府规定,爆破施工必须由具备专业爆破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并取得公共机关的许可后方可施工,提前向当地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方案报审及手续办理。爆破设计详见爆破方案。3.4桩芯钢筋绑扎鉴于本工程桩径较大,钢筋绑扎采用孔内现场绑扎就位。绑扎前必须对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进行检查,加工后的钢筋半成品应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