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思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64210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思考初中物理学科几乎所有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搞好实验教学,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初中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实物、模型、各种挂图、音像资料、数字化媒体等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教学行为方式。通过这次国陪的学习,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谈谈我对演示实验的认识。演示实验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示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参

2、与,调动学生用眼、耳、口、鼻、手、脑多种感觉并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踊跃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其观察和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课堂演示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演示之前要让学生有准备,知道观察什么、在做演示之前,一定要简单交代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演示,重点观察什么现象,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实验仪器,要做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举例说明;如“声音的特性”教学演示,钢尺发出的声音,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大小不同,在物理学里叫响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实验素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要反复地要求学生每次做实

3、验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么样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根据;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根据实验原理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各种器材性能及如何使用和读数,并拟定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 举例说明:“平面镜 ”的实验,“电流和电路”教学,相似的实验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规律,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等。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课堂演示实验也可以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由于演示可以促进学生更多的感观参与,而且现象明显,所以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

4、规律的形成。 举例说明;“电生磁”教学,利用废的纸筒讲解绕线方法。 演示实验的类型 、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热机”的教学,汽油机模型演示,四个冲程。 、利用挂图、板图画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十年前我讲的“温度计”这节课与现在的多媒体对比。 、利用幻灯和投影进行的演示。、利用电视和录像进行演示。 、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展现微观世界和课如电子在电场中动力的轨迹、核能等 、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演示(这是我们物理学科的重点) 演示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演示实验要简单清晰,力求实验器材简单、现象明显,能说明问题就可以。 第二:演示实验要科学 第三:演示实验要确保成功

5、。 利用实验仪器做演示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目的、讲求实效 确定好演示实验的目的, 学习宣传 5441,的演示实验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如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演示实验的时间和效率。如:“大气压强”的教学片段,只用纸片托水的实验就可以,不用弄得太复杂。 、选择恰当的时机演示 演示实验要选择好时间,因为每节课有时要演示几个实验,什么时间演示,演示多长时间,演示的目的,及环节的衔接一定要撑控好。 、演示实验必须科学,要保证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的内容必须要有科学性,实验中对于不容易看清的现象,反应较快的现象,要想办法扩大可见度,不可以一

6、带而过,变成语言叙述,这样就失去了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举例说明:声叉的振动靠乒乓球的弹起来扩大可见度。可见度的另一方面的理解: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得见。 、演示实验的操作必须安全规范,有示范性 实验中要安全第一,以自己熟练的操作确定演示的成功。演示本身就有示范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实验的一个主要渠道。 举例说明:托里拆利的水银实验。 、对演示实验讲解的语言要精练、准确、清晰、逻辑性强。课堂讲解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可以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实验技能。要有针对性和点拨性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生学习的需要来决定教师要“讲什么、讲多少、何时讲、怎么讲”。以学为本,为学服务,在教学上应该“以学定讲、因学定教、以学评教”。把教师的基本任务规定为帮助学生自己去学习,帮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