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63974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选游戏,作为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最受幼儿欢迎与喜爱,在自选游戏中,幼儿教师的作用则是双重的-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所谓教育指导者,实际上包括观察着、组织者、建议者和活动材料提供者等,而仅指发出指令要求等,直接控制幼儿的行为。一、 自选游戏中,教师的双重身份影响幼儿的行为。1、教师应作为幼儿游戏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游戏的过程。教师要变成孩子,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相互交往,遵守游戏规则,与幼儿共享快乐。这可以缩短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的距离,使孩子们觉得亲切、适意,从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精神心理气氛。由此,不仅可以使孩子们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2、,增强对所从事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环境气氛有益于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再就是有益于激发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活动。2、教师又应时刻不忘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职责,注重对幼儿行为方向性的引导。教师在成为幼儿游戏伙伴的同时,还须注意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对幼儿游戏予以指导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引导幼儿行为的方向性。教师是教育者,即社会代表者,他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应通过教育过程(包括游戏这种教育活动)的事实,逐步实现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标,培养出适合社会所需要

3、的人才。为达此目的,教师就要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施教,将社会要求与幼儿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二、自选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促使幼儿发展。1、规范幼儿的行为。教师应通过指导游戏,引导幼儿认识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如游戏中自立行为的规范、与人交往的规范等等,并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习惯,以内化为自身较稳定的行为特征,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化社会性。2、影响幼儿的游戏内容。幼儿游戏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教师需引导其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指导要注意“游戏的教育性”。幼儿游戏中可能出现不健康的主题。如,一些幼儿在“娃娃家”模仿成人抽烟、喝酒、打麻

4、将;一些幼儿在理发店学大人装扮等。对此,教师应注意将幼儿的兴趣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如,引导幼儿观察家长在家活动、医生如何为病人治疗等,启发、丰富其生活经验,使他们学习模仿好的行为方式。3、提高活动的质量。教师还需通过引导,促进幼儿活动质量的提高,使游戏得以深入开展,并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身心不断发展。有的幼儿游戏无目的,不知道玩什么,活动中常常无所事事,或是频繁变换活动类型及材料;有的幼儿在游戏中常常无意识的摆弄材料、旁观等。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建议、提示玩法、提出行为要求、提供范例或是与之共同游戏等指导方式,引导其学习自选游戏,自定游戏内容主题,逐步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并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探索,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有时候在游戏中会出现停顿、玩不下去或情节贫乏、主题单调的情况。如“娃娃家”成员不停切菜,仅仅满足于简单的重复性动作。教师就要加以引导,促进其对生活的观察,扩展其知识经验,或是进一步指导幼儿的游戏技能,使游戏不断深入。再有,一些幼儿往往出于个人习惯或是因一定的个性特点,活动兴趣单一,每次游戏总是选择那几样。教师就要激发其对多方面事物的兴趣,既鼓励发扬其长处,又弥补不足,促使幼儿个性得以在游戏中全面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