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63868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课程原则所属系部:基本医学部 合用专业:临床医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本课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既是重要的专业基本课程,又与其他基本医学课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生化知识解释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采用的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二)设计思路环绕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的,结合后续课程和基层医疗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规定,合理取舍生物化学教学内

2、容,拟定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有生物大分子的构造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和专项生化等四大模块共十二个章节。临床医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课,总学时4学时,其中理论3学时,实验1学时。二、课程培养目的(一)知识目的1系统掌握人体的物质构成、正常的物质代谢和基因信息传递的过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2.熟悉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3.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吸取。(二)能力目的.能灵活运用生化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阐明发病机理及制定疾病防治措施;.能测定常用临床生化项目,并能分析其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意义,为后期临床专业课的学习及医学诊断技术的操作奠定良好的基本。(三)素质目的.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

3、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整体观念。三、课程内容、规定及教学设计序号教学项目教学任务知识目的能力目的教学设计建议学时一生物化学概述1.生物化学发展简史2.生物化学研究内容3.生物化学与医学关系1.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2熟悉生化与医学的关系;3.理解生化的发展简史。.能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密切联系。2.能纯熟掌握用于测定临床生化指标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措施。通过病例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生化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热情。1(理论)(实践)二蛋白质的构造与功能.蛋

4、白质的分子构成.蛋白质的分子构造蛋白质的理化性质4蛋白质的分类1掌握蛋白质各级构造的特点及理化性质;2熟悉蛋白质的分子构成及其特点、氨基酸的分类;3.理解蛋白质的分类。1.根据蛋白质的分子构成和理化性质,能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来分离血清中多种蛋白质,并根据电泳图谱的类型对临床疾病进行诊断。.能理解蛋白质分子的正常构造,并能解释蛋白质分子构造异常导致的疾病。1.通过病例导入新课.课程内容:蛋白质的分子构成、分子构造和理化性质总结(理论)2(实验)三酶1.概述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构造与功能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掌握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活性中心及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2.熟悉同工酶、变

5、构酶、酶原激活及其生理意义;3.理解酶催化作用机制的诱导契合假说。1能根据酶的构造与功能,解释酶原的激活以及酶原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如胃溃疡、急性胰腺炎。2.能用同工酶谱对疾病进行诊断。3.能理解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并能依此解释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因素及救治措施、高温灭菌机理等。1.通过有机磷农药中毒导入新课.教学内容:酶的概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构造与功能以及影响酶促反映的因素。3.小结(理论)四生物氧化1.概述.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3.ATP的生成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及影响因素;2.熟悉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和作用;胞液中NAH的氧化.理解

6、其他氧化体系1.能将生理学的肺呼吸与生物化学的细胞呼吸作为整体联系起来。2能理解呼吸链各组分的作用,并说出呼吸链组分提取物作为临床缺氧治疗的机理。3.能根据氧化磷酸化生成A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解释CO、氰化物中毒以及减肥药的机理。以人的呼吸导入细胞中的生物氧化的概念、AP的生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2(理论)五糖代谢.概述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分解代谢4糖异生5.血糖1掌握糖分解代谢和糖异生的特点及生理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过程、血糖的来源与去路;2熟悉高血糖与低血糖的因素3.理解糖的种类及生理功能。1.能说出糖酵解的大体过程及导致机体产生大量乳酸的生理和病理因素。2.能理解糖有氧氧化是机体获能

7、的重要方式,并能说出若糖有氧氧化异常而导致的疾病。.根据磷酸戊糖途径,能解释蚕豆病的机理及注意事项。4.理解糖异生的意义,能说出糖异生不能进行的因素和后果。5.能根据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过程,解释糖原累积病的机理。6.能根据糖的合成与分解代谢,解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7.可以纯熟运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糖浓度,能对的分析实验成果浮现的偏差,并能说出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以剧烈运动肌肉酸痛和乳酸酸中毒引入糖酵解的过程、特点及意义;以蚕豆病引出磷酸戊糖途径,并简介蚕豆病的症状,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避免措施;先出示糖原累积病的病人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再讲授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过程,解释糖原累积病的机理和分型,

8、最后总结糖原代谢的掌握要点;以糖尿病导入血糖这部分内容,在阐明胰岛素降血糖的机理的同步,复习糖代谢的所有内容。6(理论)(实践)六脂类代谢1.概述2.血脂与血浆脂蛋白甘油三酯的代谢4.磷脂的代谢5.胆固醇的代谢1.掌握血脂的构成、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构成、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甘油三酯的分解及胆固醇的合成;2.熟悉甘油的代谢、胆固醇的酯化、甘油磷脂的代谢;3理解鞘磷脂的代谢。1.根据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构成及代谢,解释高脂蛋白血症产生的因素。2理解甘油三酯的代谢,能说出在营养过剩或局限性时机体变胖或变瘦的的过程,并能解释酮症酸中毒的机理。3.懂得磷脂的分子构成,能理解其在血浆脂蛋白构成中的作用。4根

9、据胆固醇合成的过程,能理解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用药机理。以高脂血症引入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多种脂类的代谢就此展开,最后在和学生一起分析高脂血症产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理论)七蛋白质分解代谢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3.氨的代谢4.氨基酸的特殊代谢1掌握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的类型及氨的来源、转运和去路;熟悉蛋白质营养作用、氨基酸的特殊代谢途径;3理解氨基酸的消化吸取。1能根据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估,说出混合氨基酸输液应用于术后病人的因素。2.能说出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生成游离氨在肝内合成尿素的大体过程,并能解释高血氨导致肝昏迷的发病机理。3.根据芳香族氨基酸的正常代谢,说出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

10、黑酸尿症产生的因素。4.可以纯熟地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ALT的活性,能对的分析实验成果浮现的偏差,并能说出其临床意义。以肝性脑病导入新课,以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为授课重点,最后再总结三大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理论)2(实验)八核酸构造、功能与核苷酸代谢1.核酸的化学构成2DNA的构造与功能3.R的构造与功能4.核酸的理化性质5核苷酸代谢1.掌握DN二级构造特点、三种RNA的构造特点与功能以及核酸的理化性质;2.熟悉核酸的化学构成和核苷酸的代谢过程、核酸理化性质;3.理解核酸理化性质在基因诊断治疗中的应用。1.结识核酸的构造与功能及核酸的理化性质,能理解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基

11、因治疗。根据核苷酸的代谢,能解释抗癌药物的机理、痛风产生的因素及临床用药。.能通过纯熟操作离心机,能提取酵母中的RN,并能协作分工对其组分进行鉴定,以加深对分子生物学的理解。.以核酸营养品、痛风病导入新课.教学内容:核酸的化学构成;DNA的构造与功能;NA的构造与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核苷酸代谢。.总结4(理论)2(实验)九基因信息传递1.N的生物合成2RN的生物合成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掌握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特点;.熟悉中心法则的过程及抗生素、干扰素等临床用药的作用机理;.理解基因体现的调控。1.通过学习DNA的合成,能解释酶和蛋白因子克制剂的抗肿瘤机理及逆转录病毒的致癌机理。2.根据转录的

12、过程,能说出抗结核药利福霉素的作用机理。3.能说出蛋白质合成的大体过程,并能解释抗生素的抑菌机理。以临床抗肿瘤药物导入新课,在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解说多种酶及蛋白因子的作用。(理论)十水和电解质代谢1体液2.水平衡3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1.掌握体液含量和分布、水的来源与去路及电解质的平衡;2.熟悉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根据体液的含量和分布,解释水肿和水中毒的产生因素。2.理解电解质平衡的特点,能说出电解质平衡紊乱导致的异常体征。以水盐代谢紊乱引起多种的多种病症导入新课。(理论)十一酸碱平衡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2.酸碱平衡的调节3.酸碱平衡失调1.掌握三种酸碱调节机制;2.熟悉酸

13、碱调节的过程;3.理解引起酸碱失衡的因素。能理解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能说出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和常用因素。创设酸碱中毒的情景,引入酸碱平衡的机制与治疗。(理论)十二肝胆生化1.肝的物质代谢特点2.肝的生物转化作用3.胆汁酸代谢4血红素代谢.掌握肝生物转化作用、胆汁酸作用以及胆红素在肝内的转化;2.熟悉胆汁酸和胆红素肠肝循环、黄疸的类型。1能理解肝生物转化的解毒和致毒作用。能根据胆汁酸的代谢,解释胆结石产生的因素。3.通过对胆红素代谢的学习,能解释三种类型黄疸产生的因素。以胆结石和黄疸病人为教学情境,通过度析其发病机理,引入胆汁酸代谢和胆红素代谢。2(理论)四、课程实行建议(一)教材选用1基本原则

14、 (1)合用原则:选用的生物化学教材要符合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2)择优原则:要选用优秀的教材,特别要优先选用“面向2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教学指引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提高优秀教材的选用率。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凡经学校正式立项并由我校教师主编、参编的教材,经审定后,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选用。(3)稳定原则:教材选定后,原则上应稳定使用23届。2基本规定 (1)对的性:生化概念的论述、机理的阐释、过程的描述必须对的、精确。 (2)科学性:系统反映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各部分之间紧密配合,同步还要反映最新成就及其发展趋势。(3)启发性: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便于自学。(二)教学建议1.理论教学 (1)将生化基本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实行以临床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探究教学等其他教学法并用的综合教法,实行互动教学;()充足运用既有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丰富课堂教学;(3)要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步,将有关医学的社会热点问题与生化基本理论结合起来,提高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