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63779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九龙第一小学 陈德威在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初,九龙第一小学掀起了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的热潮。在学校的要求下,各科组及时组织每个老师的不断学习,认真了解管理常规中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与具体实施方法。我通过学习,发现了区的管理常规中,对教学十分重视学科的全面性,充分反映了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狠抓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不断要求老师能从学科的教学中下苦功,钻研教材、备好和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的一系列检查工作。1、小学各学科的管理常规分别从:学习、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分析、教研、总结等10个方面来详细地讲述各学科老师必须做到并做好的10项教学常规

2、。我认为,以上这些要求,都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一些工作,要做得好,就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出色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2、各学科的要求中,特别注重集体备课的作用,这是提高老师间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注重学生的辅导工作,指导学生间的学习小组进行交往学习,是一个较好的形式;3、注重总结与提高,这不单包括学期总结这一个简单一项,还包括:平时资料总结、定期的教学总结、阶段性的科组评价总结等,是提高个人教学经验的方法。我通过学习后,感到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对教学的管理是准备全方位、有效地管理,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认真按要求做好,以达成教学质量的转变而努力。谈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

3、理常规的感悟九龙第一小学 何赛霞今年年初,在区教研发展中心各位老师的辛勤劳动下, 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这本书出炉了,为了更好的掌握各科教学管理常规,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的进行学习,我也不例外,也对这书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自己或教师平时的工作和课堂教学,我发现了在常规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的几点。1、 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了课前准备,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发展需求等,为组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要特别的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主

4、动学习。要让学生在合作、发现、交流中学习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素养。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立多级学习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发展。3、 教学反思:是记录教学中的成功、失误、学生学习的亮点、碰到的问题、新的教学设想等,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专业等到发展、让自己得到成长的一个核心因素4、 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实质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教师的团队建设应注重实效,这是团队的灵魂与核心。教育本就是以人格育人格,老师搞个人主义,只注重于表现自我,而勿视其它同事的优点,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又怎么能真正的去搞好教学的工作呢?我认为当前

5、的教育改革的攻坚战已不是个人力量所能为的了 ,可以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不必面面俱到,也许在解决教育的某些问题上或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更能获得突破。团队协作的精神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的学习和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我认为教师要重视自身基本素养的提升,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要努力的做到对学生有爱心,富有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会自我反思,才能真正摆脱被套在头上的“小农意识”的“光环”。学习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心得六(2) 廖有彩社会要求优秀的教师,扎身课堂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的目

6、标。学习了广州市萝岗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从教学目标、教学容量、教学方法、以情育人等方面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反复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内容对教学的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才能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才能灵活展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习中,让我重新认识到教学要掌握艺术。真情教学就是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要把握好情感,始终保持饱满热情,高昂的情绪,有激情地进行教学,投入全部的真情和爱,使学生感到和平、和蔼、亲切,给学生胜利的信心。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活跃思维,刺激探索欲望,以真情的爱心去点亮学生智慧的

7、火花。教师掌握教学艺术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如语言方面:清晰、规范、精练、准确、风趣的语言就是课堂语言教学艺术。在这方面,本人的语言不够风趣,也是本人的性格所致,今后会在这方面努力学习,力争使自己的语言富有吸引力,使学生都爱听我的课,从而有助提高课堂效率。总之,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我会在课堂教学中把目标、方法情感等有机结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习之体会九龙一小 汤冠洲这段时间,除了参加科组组织学习外,我也细心阅读几遍。看后,自己的心里话很想说一说。中明确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的十项要求:1学习,2计划,3备课,4上课,5作业,6辅导,7考查,8分析,9教研,10总结。每

8、一项要求操作性都很强,既给教师各方面的考核提供一个具体、可靠、无争的依据,也给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有一个具体的指明方向。虽然我看了之后,觉得每个要求项目似曾相识,好象都在什么地方,什么书里面看过,或学过,但总觉得这样系统在一个地方出现,并要求教师这样做的很有必要,很好。我们每一个教师脑中的教学理论都很丰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有了常规以后,我们就不会盲子摸象,四处碰壁,也不会像挤牙膏一样,一天挤一点点,很不系统。有了常规以后,教师就可以按常规去做,常常对着常规严格要求自己,检讨自己的工作。我觉得很有必要学习常规。以读为本,体味语言情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情朗读指导 萝岗区九龙第一小学

9、 刘有梅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感情朗读相当重要,它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美妙,从而起到陶冶美的情操的作用。更重要的还在于有力地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几点体会。一、入情入境,升华文本感情。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发源地”。他们能通过想象、联想,去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善于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我常常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语言描绘课文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情境,进入角色,让他们“

10、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如在指导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末尾段朗读时,伴着低沉、缓慢的小提琴曲,我用充满悲伤的语调述:是的,扬科死了,在扬科离开人世的时候,白桦树也在为他鸣不平呀!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就这样残忍地被夺去了生命!请把你此时此刻心底里的那份感情通过读表现出来吧!接下来便是同学们动情的读书声了。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又如:还是这课,当学生朗读扬科眼神的句子不怎么样时,我述到:通过他的眼神,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孤苦无助,对音乐执着不移的小扬科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眼神充满期盼,充满恐惧、充满哀求!同学们,把扬科的眼神读出来吧!结果学生被感染了,把文本沉痛、惋惜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

11、上,老师这主导者靠的就是那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来带着学生去亲近教材,带着学生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入情入境地朗读。例如在指导可爱的草塘一文第18自然段中描写小河这些语句朗读的时候,我先是播放视频,重现小河的清凌凌,优美的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了,这时学生那着迷眼神的出现便是入情朗读的最好时机,我述道:“景美吗?书本的语言文字更美呢!能把你心中的感觉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这样,学生的情感就是裸露的了,谁也抑制不了,不经意间,感情朗读就有效地进行着。感情朗读应该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语言实践活动,所以,课堂上教师是否能营造出一种读的氛围是非常关键的。愉悦、轻松的读书氛

12、围能让学生的情感尽情地挥洒,我常常用表演模拟文中情境,留给学生角色朗读和情境表演的时间。在情境表演中,学生完全投入,把自己与文字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情就自然流露,十分真实。例如:跳水一文中“猴子摘下船长儿子的帽子故意惹他生气”的场面,孩子的童真、猴子的顽皮描写得活灵活现,那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令学生们不自觉地舞动着手和脚,实在是太精彩了。于是,我安排了模仿表演,一阵的嬉笑声过后,便是同学们愉快的、有感情的朗读声了,此时此刻,你会发现学生们脸上都会洋溢着文本中的那份喜悦。二、以声传声,范读启情。我觉得,要想指导好学生感情朗读,老师的范读非常重要。一方面,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是孩子们最乐于模仿的对象,

13、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教师一段精彩的示范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范读时,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另一方面,老师的范读能给学生的一个最好的榜样和催化剂,学生在听读中,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被老师的语气、美的情感、美的音质感染,无形中为学生的感情朗读树立了榜样。此外,范读还能亲近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对文本的爱,从而唤起他们读好书的信念。在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听了学生朗读“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浪花翠绿翠绿的这草塘真美啊!”后,我道:“多么美丽神

14、奇的地方啊!草塘的美让老师陶醉,同学们入情的朗读更让老师心醉!我也想读!”接着便是我的充满激情的范读,掌声过后,又是学生们美美的读书声了,有的还摇头晃脑呢。可见,教师的范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的越快。三、创设氛围,印发感情。我在教学中借助电教手段,创设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言环境中,感知课文内容意境,体会感情。学生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来。如鸟的天堂一课,体会“众鸟纷飞”场面的时候,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段后,对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适时地播放录像,美妙的画面和动听的鸟鸣声把学生带进了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

15、学生神情专注、投入,朗读起来就水到渠成了。我还常常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在月光曲一文第九自然段的教学,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感受到月光曲的优美之后,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地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的感情朗读境界了。在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我选择两种调子截然相反的曲子,一首是轻快愉悦的,用于“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吹得他的木叉呜呜作响。”“春天来了青蛙呱呱地叫起来.静静地听着。”的渲染,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着扬科的快乐;另一首是缓慢悲伤的,用于“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的烘托,使学生在曲子中悲伤着扬科的悲伤。四、体态语言,促化语感。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曾说过:语言是传情的标记,含有声音语、文字语和态势语三种。其中“态势语”就是人们常说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来丰富有声语言的表现力,使学生得到各种信息。王崧舟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时,在指导学生领悟“车盖”“盘盂”意思的时候,就是通过比比画画来指导学生朗读的,并从读中理解其意思:请了一位学生出来用手势比画“车盖”“盘盂”,问:车盖和盘盂比起来,谁大谁小?那该怎样读这两个词?接着,便是学生们看着老师的手势,“车盖”读得响亮,“盘盂”读得小声,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也读得不亦乐乎。还有,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