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63608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DOC 35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企业罐区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综合考虑,*化工有限公司罐区,主要事故类型有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1.1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物料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储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是危险化学品跑、冒、滴、漏;易燃液体溶剂挥发遇明火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1.2中毒危害分析物料在储存过程中,有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泄漏,有毒物质释放,可以导致中毒事故发生。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超前原则事故管理是一种超前的管理行为,效益是“隐性”的,成效滞后。不能因事故出现的概率小,效益“隐性”而掉以轻心,忽视管理。事故管理必须以超前原则加强工作管理,做好各项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2)兼顾融

2、合原则兼顾融合原则是指日常的事故管理工作必须与其他有关的管理融合起来。(3)动态控制原则事故的管理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工作中心,我们的管理工作重点也应作相应转移,以适应形势的相应变化,这就是事故管理的动态控制。(4)刚柔相济原则根据事故管理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刚柔相济的手段,一方面应该依据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等进行刚性管理;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演练、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等措施进行柔性管理。(5)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把保障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6)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常

3、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坚持“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激、宜快不宜迟”的原则,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7)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充分发挥单位各部门的作用,依靠员工总体的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3组织机构及职责3.1指挥部应急救援机构指挥部设立综合组、抢险救援组、现场紧戒与紧急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指挥部综合组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指挥长: * 副指挥: * 综合组: * 抢险救援组: * 警戒疏散组: * 后勤保障组: * 成 员: *3.2职责3.2.1指挥部职责1、总指挥决定启动和终止

4、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3、负责人员、应急资源、应急队伍的调动。4、接受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调动。5、组织召开重大救援具体方案的讨论并决策批准。6、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7、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8、组织保护事故现场。3.2.2综合组由生产经营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生产经营部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副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1) 在发生重大事故时,紧急通知指挥部成员赶赴现场。(2) 根据事故状态,组织研究具体施救方案。(3) 负责指挥部组建,人员签到,保持与各专业组联系,传达指挥部指令,及时收集专业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4) 负责向上级和有

5、关部门报告救援工作的重大问题。(5) 根据灾害后果的预测,在指挥部的授权下,向台安县政府、业务单位求援。3.2.3抢险救援组由生产经营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生产厂长任组长,生产经营部副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1) 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2) 负责组织或配合专家组对危险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技术论证,报指挥部决策。(3) 负责或配合专家组对泄漏物的引流、堵漏方案的论证与审定。(4) 负责或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和转送伤员。(5) 配合消防人员开展救援工作。3.2.4现场紧戒与紧急疏散组由办公室、和销售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1) 根据事故划定的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

6、在总指挥部的授权下,设立警戒或配合有关部门设立警戒。(2) 根据事故划定的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在指挥部的授权下,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危险区内人员的撤离和疏散工作。(3) 负责事故现场摄像、录像,并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4) 配合警戒和疏散过程的宣传工作。(5) 执行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3.2.5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生产经营部、财务部、汽车队等单位和部门人员组成,综合管理部主任任组长,财务部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1) 负责事故救援期间应急物资的采购。(2) 负责事故救援期间应急物资调拨的组织运输。(3) 负责组织事故救援期间生活后勤和车辆保障。(4) 组织伤亡人员的抚恤、安置,接待伤亡人员

7、家属。(5) 执行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危险源监控方法:对罐区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进行监测,罐区储罐采用液位上线报警监测。危险源监控措施: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在储存过程中加强对各类阀门的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阀门严密不渗不漏、开关灵活,保证设备、安全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监控。罐区中所配备的各种液位计及可燃气体报警仪等安全设施配置齐全、运行有效。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对罐区进行24小时监控及巡视。4.2预警行动5信息报告程序5.1报警系统程序:报警、接警、处警5.2现场报警方式:采用警报器和响铃报警。电话方式报警。5.3

8、相关部门联系方式:*县政府办公室(24小时值班):*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消防大队:* 119*县公安局:* 110*急救中心:1205.4报警形式,内容及通告:报警形式:可采用固定电话报警、移动手机报警、安排专人报警。内容:向接警单位,简明、扼要、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及详细地址。以便接警单位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5.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方式:主要以电话为主,配备专车待命。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罐区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三级:、一级响应条件罐区阀门及罐体泄漏。、二级响应条件罐区发生火情、三级响应条件罐区特大火灾或爆炸,出现人员伤亡。6.2响应程序(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立即上报应急

9、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启动本预案,指挥部全体成员进入应急状态,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2)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组,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机构协调应急救援工作。(3)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请示指挥长同意后向上一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4)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通知相关应急协调机构,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必要时请求上级专业抢救队伍支援,依靠专业人员、技术专家开展救援工作。(5)各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随时保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的联系。(6)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事故发展事态,按以

10、上三级事故响应,合理进行资源调配,后勤保障组及时确保应急物质到达事故现场。(7)当罐区发生火情,警戒疏散组组织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监控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6.3处置措施6.3.1罐区规模与现状罐区现有6座500M3立式储罐,其中内浮顶油罐2座,编号分别为102A、102B,102A为成品罐,102B为副产品罐、沥青储罐4座,编号分别为103A、103B、103C、103D。卧式储罐16 座,编号分别为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其中101为原料罐,102-110号罐为生产

11、用罐,111-116为备用罐。罐区是公司监控的重点生产部位。罐区现有操作工6人,分3班三倒24小时连续生产运行。6.3.2罐区储存物料的性质2-甲基烷(异已烷)标识中文名:2-甲基*烷英文名:2-methyl pentane危险货物编号:31005分子式C6H14分子量:86.17UN 编号:1208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已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熔点():-118沸点():60相对密度(水=1):0.66临界温度():224.3临界压力(MPa):3.10相对密度(空气=1):2.9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火灾危

12、险性分类:甲聚合危害:-爆炸极限(V:V%):1.2-7.0稳定性:-引燃温度:():300禁配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消防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

13、准 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 LG50:无资料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保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保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

14、可载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后应急处理人员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与贮运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类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