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饮食文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6349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东饮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丹东饮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丹东饮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丹东饮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丹东饮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东饮食文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东饮食文化调查丹东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饮食有浓重的满族风味,满族人过去以玉米、 稗子、高粱米、小米、荞麦为主食,现在以小麦、大米为主食。现在丹东最流行 的美食有三种:海鲜、涮锅和烧烤。沿江开发区有美食一条街,是吃海鲜的好地 方。丹东饮食文化自具特色。由于满族人口占全市 32%(80万余人)故除汉族主食 外,满族食俗便为突出特色。另外,朝鲜族人口约2 万余人,丹东与邻国朝鲜隔江相望,世代往来,两国 居民生活习俗互为影响,故朝鲜族食俗在丹东也颇为流行。 在特色饮食中,满 族人的酸、粘、甜,朝鲜族的辣、酸、咸,回族的烧、烤、涮,各展风采。 深得自然垂青的丹东,风味小吃、特色餐饮数不胜数。头枕长

2、白、斜卧黄海、抚 水鸭绿江,这让丹东的水产尤为丰盛,也自然成为了游人口中的经典鲜嫩味 美的鸭绿江蚬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丹东作为一个边境城市,多民族聚居的 人口构成又使得当地美食融合了汉、满、朝鲜等多个民族的口味,绽放着奇异的 风情,让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多彩的风俗文化满族的酸汤子、馇子, 朝鲜风味的烧烤等都不可不尝。在丹东市内,开发区一带集中了众多的海鲜酒楼;六纬路、体育馆一带则是 火锅店的天下;沿着鸭绿江边往朝鲜中学走,路边遍布朝鲜风味店。地道的拌饭 价格低廉,味道一级棒!当然,来到丹东更不能忘了品尝传说中的小吃之王 焖子。这种特色小吃就要在步行街品尝,1 元 1 盘子,蘸着芝麻酱,

3、就着虾油, 堪称人间极品!一、特色美食(一)焖子焖子是以绿豆凉粉为主料,以麻酱、虾油、蒜泥、白醋为调料,制作而成的。 将凉粉切成小块,用铁锅加少油煎至黄疙装盘,倒入调好的麻酱、虾油、蒜泥、 白醋拌匀即可食用。焖子含有丰富的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老少咸 宜。凉粉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食法颇多。丹东人在众多食法的基础上,创出独特的吃法焖子。相传在伪满时期, 溥仪东巡安东(今丹东)。某日出游,到了一个小山村。一家门前有个老妇人, 坐在青石板上缝补衣裳。此时天色已黄昏,侍从赶忙上前轻声问溥仪:“皇上! 天色已晚,是否住在此地?”溥仪点点头。说话间老者回来。只见他黑红黑红的 脸上挂着汗珠,推着车,

4、车上的水桶里放着大块凉粉。老者见门前有客,便问道: “是路过的客人吧?若不嫌弃,就请进来坐吧。”溥仪坐下后问道:“老人家贵 姓?”老者答曰:“我姓张,以卖凉粉为生。客家,已到掌灯时分,再往前走已 无村店,就请在寒舍屈尊一宿吧。”老者吩咐老妇人做晚饭。老妇人就用桶里的 大块凉粉,切成小块,在铁锅里煎至黄疙,淋以上好的虾油、麻酱、蒜泥、白醋 调拌。饥饿的主仆二人,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并连声称赞好吃好吃。溥仪问道: “老人家,此食唤作何名?”老妇人答道:“叫焖子。”溥仪回到浪头行宫后,念 念不忘,专程派人前去学做。从此,这一美味小吃在丹东地区广为流传。近年, 有些厨师又加以改进,添加海鲜炒制,谓之三鲜

5、焖子。(二)凯莱银丝羹凯莱银丝羹系丹东名菜,是以海参、虾仁、鲍鱼、嫩豆腐为主料,以百灵菇、 发菜、冬笋为辅料,用秘制上汤煲制而成。把海参、虾仁、鲍鱼、嫩豆腐切成头 发状的细丝。用上汤调好口,把原料放入汤中,顺一个方向轻轻搅动。特点:汤 汁鲜美,口味香滑,色泽光亮,高蛋白低脂肪,营养搭配合理,具有养颜润肺之 功效。凯莱银丝羹的作者凯莱堡酒店王飞,曾获得“中国名师”称号,是丹 东市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十大名厨”之一。(三)黄蚬炒米叉子黄蚬炒米叉子,以米叉子为主料,以黄蚬子肉、韭黄、胡萝卜、元葱等为辅 料,加蒜沫、香油等调料,煸炒而成。色泽金黄,口感滑嫩筋道,味道鲜美干香。 乃丹东最具特色小吃之一。

6、米叉子是由满族食品“酸汤子”演变而来的。“酸汤子”是满族家庭最常见 的主食。奉天通志礼俗三饮食载“取二斤玉米粒放入缸内,加水沤泡至 酸(不要变臭),捞出,遂用磨推成水粉,再用吊包布滤出残渣,滤过的水粉沉 淀后,放在铺了一层硝灰(草木灰)的吊包上面,用硝灰吸干其水分,然后倒在 盆里用温水调解均匀,遂用汤子套将面团攥成面条形,下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 盛在碗内,拌以调料即食。” “酸汤子”酸味较大。后来,为了适应大多数 人口味需要,生产工艺有所改变。就在“酸汤子”的基础上演变出了米叉子。米 叉子没有“酸汤子”那么酸。米叉子富含粗纤维、蛋白质等,可炒可煮,是丹东 独有的食品。金秋时节,丹东沿海特产“

7、大黄蚬子”正是鲜肥味美之时。取其肉, 配以少许韭黄,与米叉子合炒或合煮,实为经济实惠的佳肴美味。(四)花开富贵叶子鱼花开富贵叶子鱼系丹东名菜,是以鸭绿江上游的草鱼为主料,辅以油菜、西 红柿、胡萝卜等,配以瑶柱等调味品精制的。先将活草鱼宰杀剔取肉制作成鱼泥, 加入调味品和辅料,然后用鱼泥作成叶子状,用油滑制成熟,再用滑炒调味,摆 在盘中。特点:造型如叶子状,色泽明亮,口味滑嫩鲜美。丹东市有十分丰富的淡水资源,养殖水面 23772 公顷。尤其是鸭绿江流程 795 公里,盛产鳌花、花鲫子、马口、重唇、鲶鱼等名贵野生淡水鱼。海鱼鲜, 河鱼香,鸭绿江鱼鲜又香。就是鸭绿江的鲤草鲢鱼,也远比水库和河里的味道

8、好。 安东阁酒店厨师姜振宝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上,经多年研制,采取南北结合的方法, 用鸭绿江淡水鱼创出新口味新菜品“花开富贵叶子鱼”,体现了丹东市餐饮文化 的新发展。姜振宝为丹东市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十大名厨”之一。二、丹东特产(一)柱参柱参,全称石柱子参,产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村,其上品可与山参 媲美,为园参之冠。数百年来,有“国际参市盼珍品、柱参不到不开行”之美誉。 柱参是由野山参经人工栽培选育而来,模拟野生条件,对土壤、气候栽培技术要 求级严,不施肥,不用药,生长极缓慢,出圃年限为 15-20 年。一般单支重 30 克左右,而普通园参可达 300 克。柱参有园芦、草芦、线芦、竹节芦四个

9、品系。特点:芦长、体灵、皮老纹深、 须长须清、须有珍珠疙瘩,体形千姿百态,其药用效果与营养价值均大大高于其 它园参,与野山参作用相近,为高级保健佳品,高档馈赠礼品。(二)林蛙中国林蛙又称蛤什蟆,主产于鸭绿江流域和松花江以南的长白山区,是集食 用和药用于一体的两栖类野生动物、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大山珍。林 蛙油为雌性林蛙输卵管的干燥品,富含多种脂肪酸和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 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美养颜佳品。(三)东港大米东港大米主产于辽东半岛东南部的港口城市东港。全市粮田总面积 120 万亩,是全国 200 个重点产粮市之一。东港属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

10、分明, 土质为退海平原。东港大米米质外观饱满,有光泽、蛋白质含量达80%以上,富含十几种人 体所需的氨基酸。蒸煮的米饭油光泛亮,香味浓郁、柔润爽滑。特别是前阳柳林 一带的稻米,在清代就纳贡朝廷,素有“宫廷贡米”之美誉。如今产品畅销国内 十六个省市和日本、韩国、俄罗斯、利比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四)黄蚬子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 贝壳,暗黄色的斑纹。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 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 营养价值颇高.由于丹东东港附近的海域养分充足,因此这里盛产的黄蚬子比其 它地方的个头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黄蚬子在烹饪中适宜于炝拌,白煮,清炒等多种方法.最好的吃法还是炭火 烧烤为妙。将加工好的无沙黄蚬放于炭火之上。红彤彤的炭火,黄灿灿的蚬壳, 热腾腾的水汽,让人垂涎欲滴,片刻,当黄蚬子被烤张了壳就要从炭火上小心地 取出,用筷子搛起热乎乎的蚬肉往嘴里一放,饱满的肉汁鲜得过瘾,比吃了燕窝 鱼翅还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