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63249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一、句子理解:共20题,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来完成这一陈述。注意: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它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1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A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B我们计划请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来我校作报告C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D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不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1【解析】D。A项的歧义在于反对的对象不明确;B项的歧义在于“著名”是修饰后面一个还是两个对象不明确;C项的歧义在于

2、谁是进攻的主体不明确;D项没有歧义。2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A没有人相信他的话B我和小王已经商量好了,下了课去打球C最后出席会议的教授的弟子作了精彩的发言D我们需要相信自己人2【解析】A。A项没有歧义;B项的歧义在于商量好的内容是下课后打球的问题,还是其他的事情不明确;C项的歧义在于最后出席会议的到底是教授还是教授的子弟,不明确;D项的歧义在于需要的具体内容不清楚。3请选出有歧义的句子( )A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无所有的B去趟西安,他就买了三件礼品回来C成功是赢得了整场战争,而不是赢得每一场战斗D他叔父原来在上海一所不错的中学里当数学教师3【解析】D。A、B、C三项语意明确;D项的歧义在于

3、“原来”所表示的对象不明确,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既可以作为副词,用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开始的时候,理解为从前在“上海一所不错的中学里当数学教师”。4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在学习中从不投机取巧,勤奋努力B只有取得了会员资格,才能享受到不同于普通人的待遇C真正的英雄有时也会胆怯D在前进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4【解析】A。A项的句式不完整,“从不”是否修饰后面的“勤奋努力”或“勤奋努力”的修饰语不明。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体育比赛胜负的关键在于技术水平能正常发挥B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作风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被得到巩固和发展D教育必须继承

4、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优秀传统5【解析】B。A项错误在肯定、否定没有相互对应,正确的后面应该改为“能否”;B项正确;C项中多了一个“被”字;D项的“文化历史传统”应改为“历史文化传统”。6下面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大路向天边延伸很远很远,直到遥远的看不见的天际B一条小船很难渡众生,必须是众人建造的大船才能同舟共济C相信科学的人们绝不会让封建迷信影响了他的思想D路是人走出来的,但人走过的地方都不一定成为了路6【解析】A。B项中的“渡众生”与“同舟共济”意思不相对应;C项中的“人们”是多指与后面的“他”单指不对应;D项中的“都不一定”的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一定都”。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

5、我出身在工人家庭,令尊常常告诫我,要清白做人,自食其力B美国所以能取得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因为重视了IT产业发展的结果C青年一代正在为强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D从产生的时间来看,引力早于强力,强力早于弱力7【解析】D。A项中的“令尊”是指对方的父亲,指代不当,应改为“家父”;B项中的关联词“是因为”使用不当,应改为“之所以,是因为”;C项中的“打下”不能修饰“精神准备”。8下面四句话中有一句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的”,请将这一句选出( )A各公园门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收费标准B市物价局正在对群众反映较大问题进行检查C消费者有权向当地物价部门领导举报D如果超过规定收费标准,则属乱收

6、费8【解析】B。B项中“对群众反映较大问题”应改为“对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少了“的”字,句子将变的不通顺;而A、C、D项中则有无“的”字皆可。9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A现在,我们的城市到处可见摩天大楼,从远处看和国外的大都市没什么两样,但近看就差强人意了,在许多细节设计和创意上差距非常大。B细想历史,王充之后,惟李贽鲁迅有此逆俗的风骨,然而红尘蔽世,智者的文安,仿佛是孤寂的文本,只在俗世里散着奇异的光C庙会的研究也引发了他对更大问题的思考:在历史上,道德说教与民众实践之间到底有多大差距D有些人本来很有造诣本事,但就是见不得人家超越自己,否则,就下暗绊、使阴坏,干出嫉贤妒能的蠢事

7、来9【解析】A。A项中的“差强人意”本意是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后来指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再此属于用词不当现象。10下列文句中,字面意思与实际表达的意思相反的是( )A在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B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悲切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C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D便是霍乱病菌,虽然生殖得快,那性格却何等地老实10【解析】A。A项中“国光”一词为褒义贬,而句子的本意是贬义,所以用词不当。11科学家发现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发现可能会解答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地球每天的

8、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即每过一年,一天要延长0.5秒,据此预测,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解答”,最准确的是( )A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B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缩短C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延长D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快11【解析】A。文字讲述的主要意思是: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使地球每天的时间都延长0.5秒,而地球上的天又是以地球的自转为依据的,所以地球上的“天”延长了,就意味着地球自转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了,即地球自转速度减慢。12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

9、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下面对文段中“关键性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维持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B细菌把有可能被锁定在植物体内的碳素分解出来并释放到大气中去C细菌在分解树干与枝叶的过程中将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去D如果没有细菌做分解枯枝败叶的工作,地球将无法维持盎然的绿意12【解析】C。文中的原句是“它们能将吸收二氧

10、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而不是细菌本身吸收二氧化碳。C项属于偷换概念。13人类拥有一切力量和弱点,拥有一切只有人类才拥有的感情,我希望每一项新的惊人的技术突破都会遇到来自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医学家和法律专家以及一切能够监督、评估新技术对人的影响的其他各种专业人士的怀疑主义的质难。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人类不断取得新的惊人的技术突破B人类既拥有力量又拥有感情和弱点C新的技术突破必然伴随被广泛地质疑D人类必须重视技术突破带来的负面影响13【解析】D。原文中作者希望每一项新技术突破都被有关专业人事质疑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新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D项与原文

11、符合。14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B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C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D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14【解析】D。从文段表述来看,作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学作品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句末打上了问号,作者并未肯定地指出科学技术对文

12、学作品的人文魅力产生的是利还是弊,C项表述过于肯定;D说法比较稳妥。15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辈力量。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B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动作规则C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动作D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15【解析】B。由文字容易看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已经确定了对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的规则”。16至今,研究者发现在胚胎及胸腺组织中蕴含的生长因子有40

13、种之多,其中多种因子已被证明可以成为促进皮肤生长的目标组织对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及分裂繁殖有重要调节促进作用,倘能以敷涂面霜的方式将这些生长因子填补到中年人的皮肤组织之内,对维持皮肤组织的健康及延缓皮肤的老化将会有一定功效。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包含生长因子的面霜有可能维护皮肤的健康B研究者发现有40种以上保护皮肤的生长因子C中年人使用包含生长因子的面霜最有效果D延缓皮肤老化的有效方法是在敷涂包含生长因子的面霜16【解析】A。B项错在文中说的是研究者发现胚胎及胸腺组织中含有生长因子40多种,而并非所有保护皮肤的生长因子就只有40多种;C项错在文中并没有说“中年人使用包含生长因子的面霜

14、最有效果”只是说“有一定功效”;D项说法过于绝对,有唯一途径之意,而原文中只说明有一定功效。17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B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C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17【解析】C。文段中引用的古语意为:普通人都知道利益是好的,弊端是坏的,只有圣人才知道弊端也可以转化成利益,利益也可以转化成弊端。由此可知,作者主要说的是利与弊的辩证关系,即利与弊不是绝

15、对的,是可以转化的。C项符合文意。18原始社会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总能意识到,世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坐享其成,为了生存,必须拿起改造自然的武器,改造自然客观上已经属于对神灵的摆脱,但改造自然极为不易,某些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偶然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一方面凭着自己的力量获得某些胜利,另一方面又把胜利归功于神灵。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着对神灵的崇拜B原始社会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C原始社会中,人们往往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上D神灵观念的产生是由于原始社会人们生产能力的低下18【解析】B。原文没有体现A项说的普遍存在着对神灵的崇拜问题;C项过于片面,因为原文明显说成功需要自己的努力,并非寄希望于神灵保佑上;D项错误在原文中只说明了崇拜的现象及原因,也没有说明产生这种思想与生产之间的关系。19语言要素的变化,有时并非等待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化也就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