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62915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论体艺全能大赛中的德育教育摘要:体艺全能大赛是大兴区校外办本学期创新的一项重要赛事。是面向全区中小学生的群众性活动,由于报名人数多、参赛项目多,比赛规模大、影响力大,可作为对全区中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从爱国主义、团队协作、耐性毅力、挫败教育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终身受用。关键词:体艺全能大赛 德育教育 参赛学生 2013学年度大兴校外教育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 “育人”和“服务”功能;广泛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打造我区校外教育品牌。体艺全能大赛是校外办本学期创新的一项重要赛事。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体艺厅函200433

2、号)文件的精神,教育部将在全国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第一届体艺全能大赛把主题定为艺术展风采、运动我健康。设置了歌曲串烧、朗诵、器乐独奏、一分钟双人跳绳、踢毽、定点投篮、30米障碍跑等多种项目。是面向全区中小学生的群众性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全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全面综合的发展,为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体育与艺术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区共有28所学校3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现场活动

3、的氛围和现场采访等,可以看出活动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指导老师对学生做参赛准备的指导过程中,不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做指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同时也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是贯彻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爱国主义教育 在艺术类比赛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祖国祖国多美丽、国家、我们美丽的祖国一首首耳熟能详地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歌曲回荡在体艺大赛的歌曲现场,台上小选手们手拉着手,随着伴奏音乐边唱边跳,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引发了在场所有拉拉队和观众的共鸣,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高潮,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场的歌声中升华。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

4、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有的学生选择了以国家以故乡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拥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准确生动的语言,血肉丰满的形象及高超的艺术手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诵读中,培养爱国心、民族情、山河恋和报国志。在体育类比赛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如当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重振雄风凭中国人特有的志气,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时;当刘翔在奥运比赛中获得金牌时;当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热爱自己的国家。通过体艺全能大赛的指导和比赛整个过程,学生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

5、苦,不怕累,树立为革命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培养他们获得强健体魄的信念,在日后的学习中更要有坚忍不拔地信念和毅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比赛成绩和教育效果。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歌曲串烧时作为一个团队8名参赛学生要同时上场,有的团队选择独唱方式,同组其他人就设计了队形和肢体动作作为陪衬。这样有演唱有伴舞的舞台画面就生动了,表演也不会显得枯燥和无味,团队协作的意义就存在了。有的团队选择合唱方式,合唱它要求演唱者的高度统一与协调,那么台下的无数次合作更有必要。舞台上小队长报幕,台下拉拉队口号助威,这种形式的设定也大大提高了团队合

6、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一分钟双人跳绳和30米接龙障碍跑两个体育项目,需需学生去共同做一件事,各自独干是绝不可能做好的,必须要求大家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协助,务必发扬团队精神。因此,整个组织和比赛过程中,更多的是引导参与比赛的学生自己领悟在活动过程中发扬“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三、耐性毅力培养抓好艺术比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锻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演奏乐曲,要熟悉乐曲的历史背景、作者意图、曲式结构等等。要熟悉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是办不到的。

7、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演奏水平才能越来越好。然而,不断提高,关键还是靠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和坚持。通过参加比赛,学生要对参赛作品做大量的练习,需要耐性和毅力的考验。抓好体育比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锻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取得一项体育项目的成绩,必须经过强化而长期的训练,而体育训练往往又是“相同地点、相同时间段、相同动作”的反复,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又加上体育运动训练的环境通常是风吹日晒,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 “强化”训练带来的机体疲劳和肌肉的酸痛。此时,指导老师就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教育。

8、引导他们坚持训练下来,让他们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引导他们边训练边感悟“耐性、毅力”对人生的作用。比赛结束后,此项体育活动已结束了,但还有许多“尾音”,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尾音”,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四、挫败教育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体艺全能大赛的准备和比赛中,挫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个不小心,手中的乒乓球就会因为越过障碍而掉落,从而延误比赛时间等等,我们通过这些学生可能遇到的挫折,对他们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同时鼓励学生正视挫败、分析挫败,最终克服挫败,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潜移默化。在体艺全能大赛指导教学和组织比赛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实现真正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终身受用。参考文献: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辽海出版社.马力琴,挫折教育【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6: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