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单线图识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62796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单线图识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道单线图识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道单线图识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道单线图识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单线图识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道单线图管道单线图的定义及注意事项一、管道单线图,是按正等轴侧或斜二侧投影的绘制方法,画成以单线表示的管道空视图(立体图),图上有表示管道走向的标识、焊口编号和管道材质。单线图走向、尺寸均依平面图和剖面图所提供的数据绘制。二、单线图的绘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a) 在图纸左上角标注管道走向,以X轴表示南北走向,Y轴表示东西走向,Z轴表示上下走向(见图一、图二)。b) 可不按比例绘制,但各部分尺寸和各阀门管件的大小要适当,不要有过大的差异。管道一律用单线表示,管件、阀门、法兰、支架和各种仪表用统一的图例符号绘制, 但要做到清晰、明白,易于看懂。c) 管道单线图应按设计划分

2、区域或工段进行编号。每个管号单独出图,若管线太长或详图较多,也可单个管号绘制多张管线图。d) 在管线的起点和终点标出介质的流向,并标出与管道相连接设备的接管口,设备位号及管口标高。e) 管架统一编号,并与管架表中编号一致;阀门可不注型号、规格。f) 在蒸汽拌热管保温的管道两边画出流向箭头,并标出拌热管起止点的拌热管站编号。g) 尺寸的标注参照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平面图。h) 管道的对接焊缝以圆点表示,承插焊接口用加黑短线表示;螺纹接口用一细短划线表示。5.2 管道单线图应包括的内容5.2.1箭北号:即所画管道坐标方位,要注明南北东西方向。5.2.2管道单线图必须有明确、清晰的箭头号及管道焊缝编

3、号(对于埋地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埋设一个标桩的,必须在管线图上标示出来,填上桩号),编号方法如下:a)焊缝编号采用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管道别号,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具体为:氧气管用“O”表示,氮气管用“N”表示,氢气管用“H”表示,煤气管用“M”表示,氩气管用“Z”表示,高压水管用“S”表示,空气压缩管用“K”表示。第二部分:为管线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依序编号为“1”、“2”、“3”。第三部分:为该管线管口焊缝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依序编号为“1”、“2”、“3”。b)在管线号与管口焊缝号之间,用分隔符号“”隔开以示区别。c)管道编号示例:如N23,其表示意义为:“N”表示氮气管,“2”表示

4、管线号,“3”表示该管线的第二个焊口焊缝。5.2.3管道工作介质类型及流向箭头。5.2.4管道起点、终点的名称,附近参照物的名称及与管道间的定位距离尺寸。5.2.5管件及支撑件的编号(由管线绘制人自行编号,但单个管号上管件及支撑件的编号应一致)。三、管道单线图如何看(一) 首先从大方面分清:单线图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图形,表明所施工的管段由哪些组件组成以及它们在的位置;2、工程数据,包括管道设计参数、各种尺寸、标高和管道标志、管道编号、安装检验的主要要求等标注说明;材料清单中开列组成该单线图的管段所有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和使用的标准规范。3、图例、指北针和标题框等相关内容。(二)再看

5、细节:单线图中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标题框:主要明确管道安装工程的名称、单线图号、管线标号以及绘制、审核等人员签字及相应的日期;指北针:管道基本走向的方向指示;管道主要参数:主要有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名称、管道的类级别、设计规范、管道安装施工的验收规范;图例:管道主要涉及的元件以及不同敷设方式下管子的绘制符号表示的说明;管道基本信息表:主要包括以上GB50235-9711.0.3.4规定的要求100%射线照相检验的管道,应在单线图上标明的基本内容以及(试行)中附件三中需要提供的一些主要信息;管道走向的单线图示:以轴侧图方法绘制的管道单线图,准确表明每段管子的规格、长度、各段标高、焊口的数量及大致位置等。对于管道材料的规格和牌号以及相应的材料标准、对于管道上涉及到较多的元件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增加管道元件基本信息的材料表的方式来表达。(三)根据相关图例、管道标注方法进行识读。读懂图纸,非一日之功,要多看多想、多用。四、如何识读管子的单线图请见建筑制图以下是必须知道的:1、和上,管子的单线都是用粗线;粗实线、粗虚线或代表不同流体的符号断续粗线;2、主管、干管、支管旁都标注有径,表示该管段的直径;3、粗线上经常画有阀门等管道附件,注意粗线分支处的通径变化。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