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626491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20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青河林场201*年上半年国家级公益林工作总结201*年,在场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局天保工程处的要求,按照场里的安排部署,我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管护责任区划落实到位,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任务100%落实到人头、山头、地块。全年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区,未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得到了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未发生大的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未发生乱占林地的现象,森林安全得到了有效的维护。青河林场201*年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501700亩,201*年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

2、益补偿基金新增管护面积为43610亩,201*年划拨两河源保护区部分面积后,重新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3240561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044240亩,占林场公益林面积的322%;占林场总经营面积的178。监管人员5名,确定专职管护人员16名。一、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情况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实际要求,把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以分组承包管护的形式,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人头、地块,落实率达100%。根据山形、地貌、自然沟系、道路、林班、小班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实行职工班组联护,监管员分片监管,林场与管护员每年签订一次管护合同。年初对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进行了一次集中学习培训,学习的内

3、容包括国家级公益林的相关政策,法规,国家级公益林规划设计,管护人员重点掌握应知应会的内容。通过调查,林地内没有发生采伐、盗砍滥伐、征占用林地、森林火灾等现象。二、国家级公益林档案建立情况参照天保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对国家级公益林的各类资料,分门别类,建立了国家级公益林档案。1、在国家级公益林档案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专项档案资料,确保了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各种文件资料如区划界定成果报告,管护实施方案,林权证,小班界定图、小班卡,责任书、合同书,管护人员个人档案,管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与国家级公益林有关的各种文件等其它相关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2、档案资料实行了分类管理。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理要求,我局加强并

4、完善了公益林的档案管理,对管护人员个人档案、管护档案、文件档案进行了分类归档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基础设施情况及项目开展情况201*年未下达201*年公益林所站建设任务。及时完成了30000亩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和3000亩中幼龄林的抚育作业,为下半年完成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四、不断加强公益林管护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的国家级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公益林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承办管护的具体工作。2、对管护人员每月召开一次管护例会,计划每年组织集中培训学习达3期以上,培训内容以法律法规、管护制度,护林防火技能及国家级公益林相关知识等资料为主,培训结束后,至少进

5、行一次培训理论测试3、实行了国家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责任制,加强对管护人员的管理,制定完善相应制度。为了切实做好国家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工作,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管护人员在管护工作中的行为,保护森林安全。4、加强管护人员对林区的巡护,对林区巡逻每月不低于25天,没建站的林区每月至少2次巡护,按要求做好巡护记录,病虫害监测,及时反馈林区的发生情况,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林区管护工作情况,实地情况进行抽查。5、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对林区周边农牧民进行了二次森林保护宣传,通过对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国家级公益林中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郁闭度有所提高,肆意破坏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

6、物、征占用林地的情况均得到全面控制。通过散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强化对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及护林防火的宣传力度,逐步使广大农牧民在思想上形成共识,为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加强国家级公益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管护站的办公设备及生活设施建设,为国家级公益林的高质量管护奠定了基础。五、存在的问题201*年是山区国家级公益林实施管护的关键一年,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作无论是管护责任落实到位情况还是管护所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处于稳步实施阶段,现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参照天保管护的同时是否应该相互参照地方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方式,寻找适应山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

7、模式。2、基层管护人员不断加深对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的了解和学习,进一步领会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的意义。绝大部分管护人员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青河林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所站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仍然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资金加强管护所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一线管护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4、大部分林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管护站修建困难,工作生活环境特别恶劣,不能满足管护需求,致使每月只能进行2次巡护。国家级公益林区很大部分面积无林区道路,给管护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六、201*年下半年工作安排201*年下半年的管护工作,要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国家级公益林管

8、护任务的落实工作,要把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任务100%落实到人头、山头、地块。管护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层层签定管护责任书、责任卡、管护合同,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2、加强国家级公益林站点建设,今年已经在建一个中心站,应加快站点建设速度,进一步改善一线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能安装电话的站点,要全部安装电话,改善通讯条件,购卫星电视接收装,太阳能设施、电视等,改善一线职工的文化生活条件。3、做好日常的检查监督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全年不发生滥砍乱伐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滥采乱挖野生植物的案件,确保全年不发生森林火灾,维护森林生态安全。4、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抓好骑马安全巡护工作和骑摩托车安全巡

9、护工作,做好管护站点消防安全,确保全年不发生大的安全责任事故。青河林场国家级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201*年6月13日扩展阅读渭源县201*年国家公益林半年 工作总结渭源县201*年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半年总结为了加强国家公益林的保护,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充分调动国家公益林经营者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和兑现补偿基金,保障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正常使用和林权所有者,林木管护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国家公益林管护的水平,我们于今年完成了渭源县20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开展工作。自201*年我县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

10、度以来,我县的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林业、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扎实推进,补偿工作进展顺利,各项管理制度已按省、市规定逐步建立健全。现就有关201*年我县的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半年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渭源县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地区西南部,东径1034410424,北纬34553525之间。东接陇西,北连定西,西北与临洮接壤,西南和南部与康乐、临潭、卓尼、漳县四县毗邻,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6公里,总面积3083万亩。全县16个乡镇217个行政村和三个国有林场。全县总土地面积3083万亩,林业用地132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

11、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3%。其中年国家已认定的国家级公益林206万亩;201*年认定的国家级公益林9万亩;201*年天保外新增国家级公益林83万亩;201*年天保内新增国家级公益林35万亩。201*年已纳入补偿的面积314万亩。201*年区划界定的84689万亩公益林按不同类型分别划分为(一)按地类分有林地33893万亩,占重点公益林面积的332%;灌木林地52779万亩,占562%;未成林地0.2万亩,占0.23%;宜林地6017万亩,占83%。(二)按权属分国有42282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428%;集体37667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36%;个人1474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112%。(

12、三)按林种分水源涵养林51255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545%;水土保持林33434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455%。(四)按事权等级分国家级公益林84689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100%,其中国家一级0507万亩,国家二级78165万亩,国家三级6017万亩。(五)按工程区分天保工程区内47622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517%,全部为国家级;天保工程区外34067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391%,全部为国家级;退耕还林工程区3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192%,全部为国家级。(六)按生态区位分江河源头(渭河).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38%,全部为国家级;江河两岸(渭河)9001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6%,全部为国家

13、级;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地区76165万亩,占902%,全部为国家级。二、加强领导,逐步完善国家公益林管护的各项规章制度。自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我县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县上每年召开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会议,以安排部署全县的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县上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重点公益林管护区督促检查公益林管护、护林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县公益林管护办公室每月对各重点公益林经营单位及护林人员的工作进行至少一次的督促检查,检查内容分为公益林管护情况、护林员到岗情况、宣传情况及护林日志的填写情况等。按照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总体要求,

14、并根据省上今年公布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渭源县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渭源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和护林人员考核及奖惩办法,建立了护林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护林员)定期汇报制度,公益林管护考核制度,护林员巡山记录制度,县公益林办公室和公益林经营单位检查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基本完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使重点公益林初步走上了依法管护的轨道,达到了“用好钱、管好林”的目标。三、明确职责,把公益林管护责任落实到位。以林场、林业站为单位组建管护队伍,全县11个乡(镇)林业工作站3个国有场共组建了14支管护队伍,每支管护队伍配备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护林员,全县共

15、配备专业管护人员346名,其中管理人员14名,技术人员14名;护林员318名。为了靠实管护责任,县林业局与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乡(镇)林业站等公益林经营单位签订了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及公益林管护目标责任书。各有关公益林经营单位与其聘请的护林员签订了管护合同。在护林员的选聘上,根据重点公益林的分布特点和管护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定管护责任区,严格按照发布公告,个人申请推荐报名,聘前公示,签订合同,上岗培训等程序进行,使一批热爱林业事业、文化素质高、品行端正、工作能力强的农村富余劳力和城市下岗职工成为我县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的中坚力量。县林业主管部门与各有关公益林经营单位,公益林经营单位与其聘用的护林员,认真履行合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公益林管护责任落实到位。一是县林业局严格监督指导各有关公益林经营单位(林场、自然保护区、林业站)的工作,使其严格按照重点公益林管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管护其辖区的公益林和管理护林员;二是划定管护责任区,向护林员指明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