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625191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心理教育目前 , 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对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 , 加之目前有关方面对这项教育内容还缺乏统一、 规范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学技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当前误区纵观当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技育 . 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一 : 心理健康水育就是搞心理测验在实践中 , 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学校确有不少, 似乎只有对学生进行了繁多的心理测验, 才能给学校带来蓬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光环。其实这种作法在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在来信中困惑地指出 , 现在学校以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名 , 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 一学期下来交很多钱, 但教师从来不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 还有的家长痛苦地提到 : 孩子参加智力测验后 , 同学们开始取笑他笨蛋、 白痴 , 老师也基本放弃了对他的教育要求。 其实孩于只是有些反应慢、心理紧张, 没做完测验题目 , 我们并不真的相信孩子傻和笨, 但孩子现在已经不愿意去学校 , 不喜欢学习了。看着孩子每天畏缩的模样, 我们特别心疼。更有家长气愤地指出 ,学技智力测验的结果说我们孩子智力低, 要孩子退学, 可外面的测验又说孩子智力正常, 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每天就是哭这些来信对从侧面反映出,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验

3、, 具有片面性, 甚至是很危险的。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训练, 许多学校在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 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测验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正确的处理方法, 将结果随意公开, 或以此给学生分类、 贴标签等等。这些都可能在有意无息间伤害学生和家长, 结果完全违背了教育原则。还有一些学校积累了许多测验问卷, 却不知如何分析 , 如何使用 , 更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这些做法 , 都使心理测验成为赶时髦 , 而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去甚远。心理测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与服务 , 它们重于描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现

4、有状况, 了解在咨询、辅导、教育之后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变化与改善。学校在进行心理测验时, 首先要明确测验目的 , 有的放矢地选择测验项目 ; 其次要注重测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测验结果的保密性; 最后还要科学地分析、解释测验结果, 提出有价值的教育建议。学校还应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点及问题 , 调整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二 :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 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 为此 , 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 , 派出教师参观、 学习 , 并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家长、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在很多学校看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

5、 事实上 , 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及时间、 精力的局限, 很多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师承担不了这一责任。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并产生较大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在开展心理咨询的实强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对中小学教师来讲, 在短期为完成这门专业的学习、并很快投入工作是不现实的。 此外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因而学核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体现“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的思想, 而不应仅面对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 因此 . 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 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心理咨询室应视为学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心。以此为依托, 它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电

6、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同时 , 根据学校实际, 心理咨询室还可与专家、 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 开展针对学生、 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 但这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误区三 :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 还有不少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诚然, 每周固定的课时安排, 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 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从目前各学校开课的情况来看, 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首先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 , 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 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 而课程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

7、会是极有限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 还包括测验、 咨询、 班队会活动、 野外训练等, 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 再次 , 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 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 , 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认为 , 心理江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 , 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 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 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 辅导相结合。 总之 , 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化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遵循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 , 它是素质

8、教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 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 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 应遵循科学的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 目标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 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 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 ,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除此, 还应包括与之相关的心

9、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2. 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因此 , 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 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 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 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 , 选择具有普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例如 , 中学应当把青春期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抓。4. 差异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不仅有个体差异

10、 , 还有年级差异。因此 , 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 , 以满足不同年级、 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是保证学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如 , 进行同伴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时, 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所讲的知识内容、所举的教育实例都应有所不同 ,所设计的教育活动。训练内容及方式也应有所调整。同样. 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如对离异家庭的子女或有不同心理、 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进行特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活动。5. 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 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 应突出以活动为生的特点 ,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 富有情趣的

11、活动中 , 发挥活动的优势 , 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 , 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话动, 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辩论、演讲、表演等 ,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 “初级阶段” , 目前 , 全国还没有统一、 固定的内容要求 , 因此 , 不同的学者会提出不同的看法。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我们认为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 3 个层次 :1. 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智能训练, 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 并且对智

12、力的不同成分, 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的不同训练话动等; 学习心理指导 , 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 , 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情感教育, 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学会有效控制、 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 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 , 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 人际关系指导 ,即围绕亲子、 师生、 同伴三大人际关系 ,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 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 , 包括冲突解决、 合作与竞争、 学会拒绝

13、, 以及尊重、 支持社交往原则 ;(5) 健全人格的培养, 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 , 如独立性、 进取心、 耐挫能力等。 (6) 自我心理修养指导 , 对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 , 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 , 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 , 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 培养自信、 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7) 性心理教育, 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 ,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 , 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 , 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适等。 2.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

14、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 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 : 学习适应问题 , 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 如考试焦虑、 学习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 学校恐怖症、 厌学等 ; 情绪问题 , 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 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 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 ; 常见行为问题 , 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 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 身心疾患, 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如神经衰弱、 失眠、疑心症、 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 性行为问题 , 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 , 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

15、现的比例较少。 3. 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 , 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因此, 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 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 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此外, 还应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 在小学、初中、高中 3 个不同阶段中侧重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例如 , 小学阶段通常以适应学校生活与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 初中则以青春期教育、代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人格塑造等为主要内容; 高中通常又围绕学习能力提高、考试焦虑调适、升学就业辅导、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同时, 还应考虑上述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系统性, 以期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 , 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