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62286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

2、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亚马逊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少。2019年8月15日至22日,图1中甲区域火灾发生的数量和面积都比8月15日前大幅度增加,且从公路线向两侧扩散。据此完成13题。1.一年中多数月份,亚马逊雨林火灾发生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潮湿 B.植被常绿 C.河网密布 D.雷雨天气少2.与2019年8月15日以前相比,导致8月15日至22日图1甲区域火灾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A.节日燃放烟花 B.从事农事活动 C.雷电天气多发 D.气候异常干旱3.该地区森林大火对生态环境短期内的影响表现为A.土

3、壤肥力下降 B.河流径流量减小 C.降水明显增加 D.物种多样性减少睢县地处豫东平原,面积926平方+米,人口约86万,是传统农区。2012年,该县从福建省晋江市引进第一家制鞋企业。目前,当地的制鞋企业已达80多家,生产多种畅销品牌,鞋材本地配套率超过90%,年产鞋上亿双,产值上百亿元。据此完成46题。4.2012年,第一家制鞋企业入驻雅县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可能是A.资金不足 B.订单减少 C.配套率低 D.运输不便5.与晋江市相比,睢县发展制鞋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丰富 C.当地市场广 D.原料较充足6.如今,睢县制鞋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全自动成型生产线,其主要目的是A.减

4、少原料消耗 B.缩减工厂用地 C.改善生产环境 D.提高产品利润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米,其高度在距今35000年以来增加不超过100米。末次冰期(距今约7万年)以来,太白山经历了数次冰川发育。图2为距今35000年以来七个时段太白山理论雪线(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高度测算值。位于太白山西北方向的贺兰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约为4724米。据此完成79题。7.图示时段中,太白山有冰川发育的时段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8.导致太白山不同时期实际雪线高度差异的因素是A.地壳抬升 B.外力侵蚀 C.气候变化 D.人为活动9.贺兰山现代雪线不同于太白山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小 B.气温较

5、低 C.太阳辐射强 D.冬季风力大图3a所示Z半岛附近海域的流冰景观(冰块在风、浪、水流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R河径流量大,对其沿海流冰影响很大。在2019年9月下旬,一只印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双层气球(图3b)在Z半岛被游客发现。据此完成1011题。10.R河对Z半岛附近海域流冰形成的主要影响是A.河水大量吸收海水热量 B.为流冰南下提供动力C.汇入的淡水易凝固成冰 D.增强流动性避免封冻11.使国庆气球到达Z半岛的主要动力是A.沿海洋流 B.海陆风 C.冬季风 D.高空西风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6、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玉米供大于求,大豆需求缺口扩大,进口率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根基地,2015年玉米和大豆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2.6%和36.2,外调粮食量占全国60%以上。东北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对于优化全国粮食生产结构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图5为2015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类型空间分布图。(1)简述东北地区分区种植粮食作物的优点。(6分)(2)指出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4分)(3)分析东北地区粮食大量外调的原因。(

7、8分)(4)说明东北地区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可能面临的问题。(6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中段由山口流向山前冲积平原,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消失。图6为克里雅河中段距今百万年以来不同时期的河床宽度、相对高度示意图,甲、乙、丙代表从早到晚不同时期的河床。(1)简述图示克里雅河河床随时间变化的特点。(6分)(2)推测近百万年来克里雅河流域降水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3)比较甲河床与现代河床形成过程的差异。(8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旅游景区交通规划设计时,要合理布设线路,以方便游客,促进旅游发展。图7为浙江天目山景区主要景点分布图。说明天目山景区交通规划的合理性。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1870年,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人口约14.8万,耕地面积约12万公项。之后的60年间,该区域的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增长了近60倍。1934年5月,该地区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风暴所到之处庄稼枯死、溪流干涸、土地龟裂、牲畜死亡,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和居民健康威胁。图8为美国本土中西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分析图示甲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