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62057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般若心经全文以及白话意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玄奘译本 2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 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 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 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 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 不虚

2、。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白话观自在菩萨,修行深般若法门,当其功行圆满之时,心中如明镜照亮,明 白地照见五蕴皆空,身心无我,本然清净。于是自觉而觉地,度化众生脱离苦 海,同登觉悟之岸。舍利子:色之表象离不开空之本质,而这本质离不开表象, 它们不是两件对立的事物。色本来就是空,而空也就是色身的本来面目。感受、 动机、判断的精神现象与空相同,这与物质现象之色与空的等同是一样的道理。 舍利子:世间一切事物本来的性质,皆同一不二,平常无差别,既没有产生, 也没有灭失,即无所谓污染,也便无所谓清净,既不会增长,也不会消减。所 以观自在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

3、到的这个五蕴皆空的境界中,没有物质色身,也 没有感觉、知觉、意志、判断,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思维器官, 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应的感觉除去烦恼,没有 “六根”,“六境 ”, “六识 ”,没有烦恼,也没有除去烦恼的菩提,乃至没有生老死的十二因缘系列, 也没有涅磐没有世间一切皆苦的念头,没有世间苦及其原因的说法,没有苦因 可除的希望,没有修行而脱离苦痛的方法。总之,没有般若智慧,以此求般若 便什么也不会得到。 修行般若法门由本来 “无所得”的缘故,因而无所不得。 诸菩 萨依靠般若智慧到达彼岸,证得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由于内心无牵 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便没有生死恐惧的心理不

4、安,便没有世俗之人颠倒的梦想 和痴迷的欲望。因此而最终达到涅磐。十方三世的诸佛,也依靠般若智慧而达 彼岸,证得无上的脱苦之师,是最高圆满的一切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总持法门。 它能解救一切苦厄,是真法实相而不是虚假的幻相。所以,于是宣说般若法门 的总持咒,咒说: 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解释“般若”:本义为 “智慧”。波罗蜜多”,梵文为Paramita意为 度”,到彼岸”。亦即意在说明 度生死 苦海,到涅盘彼岸 ”。”“色”即形色,色身等。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 西,简言之 一切物质形态。释迦牟尼佛口述观自在菩萨 3,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4,照见五蕴皆

5、空 5,度一切苦厄 6。 舍利子7,色不异空8,空不异色 9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0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1。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12,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13, 无眼界,乃至无意 识界14,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15。无苦集灭道 16, 无 智亦无得 17,以无所得故。菩提萨 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槃 18。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9。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

6、苦,真实不虚 20。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 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21。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 Pnaparamitahrdayasutra略称般若心经 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 ,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 600卷中的一节。被 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 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 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 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本处 所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 要。可谓言简而义丰,词

7、寡而旨深。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 精神。此处的般若”为梵语P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 无 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 “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 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 善法。因而我们说, 凡夫的 “智慧”,在佛家看来, 也就成了愚痴, 成了妄想。 “般 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 “分别慧”。波罗蜜多”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 苦海, 到涅盘彼岸 ”。所谓“彼岸”是对

8、于“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 “此岸”。它指 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永住于 烦恼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永超生死地。“三界 ”,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下面六重为欲界。所谓 “欲”,指的是男女、 饮食、睡眠三者。中间的十八重为色界, 居于此界当中者已 经离于三欲,但又保存了 “质碍色身 ”,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 是中众生,虽然有 色欲等,但已经不必非有 “物质基础 ”了,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 居于此 界的众生则没有形色, 他们已经修成了 “空”与 “定”。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 谓“涅盘”。就佛教说, 可以认为涅盘境界是一种比

9、喻的说法, 它仅指超出生死轮 回世间,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以传统说法,指的是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 圣人,他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获得了不受垢染,永远安乐的寂灭之 体。凡任何修习佛教的人,按照经往的讲法,只要依法受持,就可以度脱生死 苦恼, 到达涅盘彼岸。一般认为,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属于六种“到彼岸 ”的法门之一,又称为 “六度”,具体说,这也就是大乘佛教修习的基本内容。 它包括: 一、布施(檀那) ;二、持戒(尸罗) ;三、忍(羼提);四、精进(毗梨耶) ; 五、定(禅那) ;六、智慧(般若) 。大品般若经卷一说: “菩萨摩诃萨以不 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施

10、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 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禅那波罗 蜜;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 ”法相宗将六波罗蜜的 “智慧”扩展为 “方 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称 “十波罗蜜 ”,作为菩萨 “胜行”,以 配合菩萨十地,说明修行的次第。这是题外的话了。总之,这六法门又可以喻 之为船筏,它们运载修善众生过渡到彼岸去。六度之中,又特别以般若波罗蜜 多为最上法门。即是说,一旦深入般若甚深法门,便可以随机而有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的诸度功德。“心经 ”的“心”,意为 “核心”、“纲要”、 “精华”,言下之意是说,此经集合了 六百卷般若大

11、经的 “精要 ”而成。2 三藏法师玄奘,所谓 “三藏 ”,即指经藏、律藏、论藏三者。经与律记录了释迦牟尼所说的大法,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律为佛教的禁则及规矩,而论 藏是佛和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三藏的内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学。 “三藏 法师”,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自己修法而得利益,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 所以堪为人师。玄奘为唐代僧人,俗姓陈 祎,河南洛阳偃师人,幼年家贫,十 三岁出家,十五岁已因聪慧而闻名,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此前已经博通经论。唐 太宗贞观三年( 629)长安因发生饥荒,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他就趁机潜往西 域,传说到罽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虎豹横行,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天快亮

12、时,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被脓血,盘脚静坐。玄奘上前施礼求问,老僧即 授之以此心经一卷,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 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东方最负 胜名的那烂陀寺广学佛教经论,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玄奘回国时,带回 了大小乘经律论共 500多帙, 600余部。其中便有这部心经 。他晚年主要住 持长安宏福寺,主要从事译经。 65 岁时寂化,葬于白鹿原。若无玄奘法师,作 为末世众生的我们,如何能够沫浴佛祖的法恩呢?3 观自在菩萨, “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 察,而是以心去“审视”,以心去调动眼、

13、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讲;在” 即 存在” 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 觉 有情” “道众生”汉译又作 开士” 大” 觉士 ”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 生开悟的意义。据大乘佛教,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法性生身。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 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 得不生不死位。 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 “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 能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14、 大智度论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 其智能得大理;因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 经三大阿僧祗劫而行愿不退;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 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 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观自在菩萨,又称作 “观世音菩萨 ”,梵文则为 Avalokiteshvara。4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此处作 “功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 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说到这种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 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

15、,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 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才能发见真心。 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 进 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 道所谓心想,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 从其本性来说,它们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无,又非有非无。若能 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 “空心 ”;再进一步扫除妄情, 观照 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浮光掠影,也如镜中 像,如水中月,一切声响,如风之过树,一切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 实的。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

16、子、习 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 守护也达到了空。 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 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 更 进一步,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 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 这 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 再勇猛精进,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 生 出妙智妙慧, 达于涅盘彼岸。 “处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 想慧的时候。5照见五蕴皆空, 照”光明所到,照耀; 五蕴”梵文Pancaskandha的 意译,也称为 “五众”、“五阴 ”,实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 “蕴” 的意思是指 “蕴集”、“积聚”。“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对于人的感觉来说,形质 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