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615789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摘要: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逐渐增多,这种新的建筑方式具有自己独特 的优势,其适用于很多不同用途的建筑需求,因而其技术发展很快。然而,在装 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施工环节(包括设计阶段、制作阶段、运输阶 段、吊装与安装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则可能诱发一些 安全事故。因此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希 望帮助提高建筑项目安全施工水平。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引言: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新的施工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高效、 节能的多种优势,因而近年来我国对该类建筑工程进行大力的推广,预计再过

2、十 年,装配式建筑占比会提升到 30%以上。在施工技术来看,装配式施工与传统的 混凝土施工不同,因而在安全管理上一些管理细节也有所不同。实际上,对于装 配式混凝土建筑进行安全管理需要从施工全过程的角度出发。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因素一般而言,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以全过程角度来进行安全管理,首 先要对影响安全施工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其目的在于要从根源上进行管理控 制,而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影响因素,一般 而言,人为因素包括:施工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 识及施工方法的相关

3、教育和培训;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履行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 管理人员对工程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不足;特种施工人员(例如高空施工)未持 证上岗或专业性较差。上述人为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2)设备因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吊装作业是较多的,因此 这项工程所应用到的机械设备较多,作业量也较大。而设备本身或者设备使用如 果存在问题,那么将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问题则包括:在设备使用前,非 专业性的设备选型引发的选型不准确;在设备使用时,老旧或缺陷设备未进行有 效的保养或维修就投入使用,以及设备使用时监测不利,引发设备超负荷作业, 或设备间相互碰撞等。上述几项都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常见

4、原因。(3)材料因素,材料质量的保证十分重要,因为其直接关乎建筑工程整体 的质量安全。而易于引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一些材料因素则包括 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质量或配置存在缺陷;施工构件材料存在配置或质量问题 (例如装配件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来说,材料配置或质量不符合标准 将引发巨大的施工安全事故。(4)方法因素,主要表现为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工艺技术的选择不合理 或缺乏技术指导,方法因素也是一个引发安全事故的高发因素。(5)环境因素,如果施工时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下雨、雷电等,施工 方未做应急预案,将对施工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引发质量安全问题;另外现场环境 杂乱、材料、设备凌乱

5、堆放,或危险源未做防护处理,则也可能造成施工安全事 故。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1、设计阶段安全管理措施设计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来说十分重要,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管理, 需要在设计阶段对一些影响施工安全质量的设计内容进行重点管理,这些设计内 容包括预制构件以及水暖、电、施工工艺等深化设计环节的计算与校核。其中, 对预制构件进行安全管理是此阶段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以下将针对三项重点管 理内容进行分析:预制墙体支撑体系支点设计,在预制构件的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如下工作 内容进行安全管理:其一,构建预制构件的支撑受力模型,这样就可以对预制构 件的结构性能进行试验;其二,对固定装

6、置的承载力进行验算,通过这项计算, 就能够确定临时固定斜支撑在预制墙板、叠合板上的连接件预埋位置。叠合板构件吊点计算校核,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的受力与其在实际结构使用 中的受力情况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吊装时叠合板应设置4 个吊点,而这4个吊 点在吊装时则都变成了悬臂自由端(吊装最不利位置),因此需要通过一些计算 来对叠合板的吊点的安全位置进行确定,在确定吊点的安全位置时,需要根据板 的尺寸、吊钩到板面的距离及吊索与铅垂方向的倾斜角度等数据信息来计算。同 时为了确保安全性,还需要综合分析叠合板的自重,确定其在吊装时是否会对安 全性形成影响。(3)连接件、预埋件承载力计算,连接件、预埋件是装配式混凝

7、土结构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件在后期受力过程中,连接件、预埋件就成为构件之间传 力的必要对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连接件、预埋件在后期实际使用过 程中的受力情况,并进行承载力计算,确保始终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作业和使用。2、制作阶段安全管理措施在制作阶段,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是针对脱模、堆放过程进行,在此过程中, 涉及到一些验算工作。其中,在吊装预埋件设计过程中,对脱模的吊装节点的验 算是一个需要重点进行安全管理的环节,这是因为脱模阶段的工况是具有较大的 危险性的,首先此时构件混凝土的强度还不足(可达 75%),同时另外的一些受 力对于脱模也较为不利,这些受力包括模具的吸附力以及吊装设备的动荷

8、载力等。 可见,为了保证脱模作业的安全性,减少该项作业被破坏或失败的几率,就需要 充分地做好脱模过程中相关的验算工作。在制作阶段还对施工现场进行的一些安全管理的工作,包括需要针对预制构 件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堆放方案,一般而言堆放方案需要具备如下内容:运 输次序、堆放场地、运输路线、固定要求、堆放支垫及成品保护措施等。另外, 还需要对预制构件的堆放过程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是针对堆放体进行一些安全系 数的计算与校核,以保证预留堆放。3 运输阶段安全管理措施在运输阶段,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并进行严格的进 场检查和现场存放都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例如:在运输路线规划中,应 做

9、好专用车辆的型号选择,使型号与材料匹配;在进场检查中,要在构件卸载前 进行松动隐患的检查;在现场存放管理时,应对构件的叠放情况进行检查,杜绝 构件叠放超高现象,还应杜绝材料混放现象,合理规划堆放区域。4、吊装与安装阶段安全管理措施 吊装与安装阶段是安全事故的高发阶段,因而在此阶段需要充分地进行安全 管理,具体措施为:(1)针对吊装过程进行安全管理,首先是吊装方式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构件 的特征、重量以及形状来决定,同时还需要进行配套工具的合理选择。其次,吊 运过程中,应保持整个过程吊具受力的均衡性和稳定性;另外,要对吊钩强度、 钢绞线强度、平衡梁强度和变形及构件预埋吊钩强度等进行计算,以保证吊装过

10、 程安全。(2) 针对构建安装过程进行安全管理,这部分重点内容是对支撑体系的管 理工作,根据国家标准,应以极限状态法进行设计计算,同时应采用两端铰接杆 件的结构模型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结语:虽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新的工艺,但是以管理的角度而言, 对其进行安全管理还是需要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出发的。一般而言,以施工全过 程的角度进行安全管理,需要根据设计、制作、运输、吊装安装等4 个施工阶段 进行,为了消除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必须针对上述4 个施工环节进行严 格的、有效的安全管理,从而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安全。参考文献1 吉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与展望J.公尚彦,孟凡林.北方建筑.2017(01)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初探J.廖俊.居舍.2018 (22)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肖卓琳,潘志强,张伊博.山西建 筑. 2017(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