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60769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办人们满意的教育,要让人们满意就必须高质量,要达到高质量,我认为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提高或加强。一、 课堂效率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任何一种教学改革或研究都是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应当是每位教师的毕生追求。如果我们把取得有效收获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有效时间”,把教师和学生投入在课堂中的时间总量称为“实际时间”便得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量化公式: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实间x100%。而事实上,实际教学时间总要大于有效教学时间,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与完成

2、教学任务无关的时间消耗,基本有发生副作用的时间消耗,因此,只要课堂教学中有无效和负效活动,课堂教学就不能达到最高值。所以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虽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但我认为关键是了解学生。1、了解学生的现状。包括了解学生的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阅读范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把握学习倾向,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2、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3、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4、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学特点、方法、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人格品质方面的真实评价,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弥补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完善自己的品

3、德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进而使自己的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既然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1、测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测试是了解学生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大体的了解。2、观察、读书、思考、讨论、听讲、笔记、作业、课余时间的举止,判断学生内心要求的能力。3、谈心4、问卷:评价教师5、走访:家庭、学校、社会关系。二、 课堂教学要注重“三讲清、三着眼”1、讲清概念任何学科,都会涉及到概念,概念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整堂课的学习质量。1)、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次分明是讲清概念的关键,本质属性、描述性。2)、思

4、路清晰,三角形的概念、三条线段、 围成图形。3)、语言要位,做到“准”“精”“慢”。 字斟句酌、精炼、用最少的话。速度稍慢、注意节奏、概念时语速是最慢的。2、讲清联系同一学科的知识之间、不同学科知识、不能真“ 而孤立”。3、讲清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一)“三着眼”、“双基”,当堂消化,中等生和学困生。1、“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浓厚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2、当堂消化。教学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上课的成败与质量的高低,背是为上。作业、辅导、检查评定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促进、保证,在教学工作诸多环节中,上课是中心的一环,抓住了

5、,就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旦任务没有完成,学生没听懂学会,没当堂消化,必然影响整个教学质量,其他环节难以弥补,“课内损失课外补”舍本逐末。力争当堂消化,求效益,减少课后负担。3、看中等生和学困生1)、课堂里给与关注2)培养自学能力,养成动手动脑习惯3)给一定的机会三、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1)、知识储备2)、基本功3)、衣着得体,为人处事 四、良好的习惯 该做什么做什么,听、记、作、按时完成任务。五、有时间观念,教师、学生。六、及时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分析产生的原因,测试的题水平。七、努力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1、教师实践中反思1)成功的经验2)查找失败的原因3)记录学生情况2、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及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3、在相互借鉴中反思,听课、观摩、引导、表达、板书等评价得当。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又是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的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可以获宝贵经验,训、及时发现问题,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