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600510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俗话说“名以食 为天”,在农耕时期,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也是一国实 力强大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21 世纪已经迎向我们,工业和服务 业的发展已经相当发达,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农业 依旧是各国发展不可忽视的产业,时代的变迁已经让农业的发展 不仅仅由天决定其发展 ,各种的挑战已经摆在了农业发展道路 上,需要农业去顺应这个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也给农业的发展带 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把握。中国作为人 口大国,农村人口还占全国的大多数,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我国农业经济该如何去发展.第一节 农业一农业的概念农业,作

2、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 本的物质生产机构。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的本能 ,把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 ,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 种经济活动。农业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其生 长,繁殖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农业 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和经济系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对农业 进行分类。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可以分为种植业和养殖 业。而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划分为以粮 棉油为主的大田作物生产,以果树,蔬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生产, 以猪牛羊禽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及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渔业生 产。在生产实践和经济统

3、计中,各国主要把种植业和畜牧业作为 农业的主体。而我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大农业)划分为农业 (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门.二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农业的地位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农业是出现最早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在国家形成之后 ,农业一直作为国民 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 地位。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人 类有了食物才能生存,生存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农业是人类的 衣食之源,是生存之本.迄今为止,人类所需的最基本的生活资 料及其原料来源于农业,尤其是维持人类的生理机能所需的糖类, 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

4、等只能依靠动植物产品来提供。虽然现代的科技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用无机物人工合成 食物来满足人类需要的前景还相当遥远,也许根本无法成为人类 食物来源的主要途径,我们仍将长期依赖农业生产来维持自身的 生存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 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2. 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 . 在古代,农业是人类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是整个社会的决定性 生产部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力量的不断提高,农业的 生产力和劳动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此时农产品的剩余就出现 了。社会上日益增多的劳动力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人们开始 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于是

5、分工和分业开始发展。手工业是 首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随着不断的发展 商品交换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商业也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 经济部门。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最终形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的国民经济体系。(二)农业的作用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 向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石.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及其发 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农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 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 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对国

6、民经济的作用 可以归结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着工业原料,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同 时农村又为这些部门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在农业不断为国民 经济注入发展动力的同时,农产品的出口又为国民经济建设赚取 外汇收入.2。农业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 事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 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 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 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 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三农业的特点农业和

7、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部门相比,农业具有自己的特 点。农业生产最本质的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 织,具有社会性和生物性的双重特点。除此之外还派生出农业不 同于其他部门的特点:1.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在一些非 农业部门里,土地仅仅是作为劳动的场所,不直接参与劳动生产 过程。而在农业部门中,土地则不仅仅是劳动场所,更是劳动对 象和劳动手段,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2.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具有地域性和波动性。农业生 产主要在广阔的田野上进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地区 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而不同的动植物对 环境要求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动植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不 同,使呈现出强烈的地域性。而在同一地区的自然条件也不是一 沉不变的,自然条件的突变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很大。3. 农业生产周期长,具有连续性和季节性。农业的生产周期 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而整个生长发育周期是连续 性的.但动植物的自然生长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在成长,所以人类 投入劳力时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表现了其强烈的季节性。4。农产品既是消费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具有双重性。农产 品既可以用于人们生活消费,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料,又可以作 为生产资料,是纺织,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来源,其种子又是下 一个农业再生产的物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