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598105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学(1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方向一、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艺术事业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能力。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专业,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设计学科高层次研究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加

2、强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促进实践与课题研究、毕业创作的紧密结合,实现视觉设计研究的模块化、系统化的教学与研究模式。2.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领域,把握重点,定位明确。发挥导师工作室的特点,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现代科技与艺术并置,加强案例教学,以项目研究、专题研究、探究式研究等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学会运用合理而创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调创新”的原则,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强调设计实践中的二维、三维、四维等递进式的研究方法,寻求交叉学科与专业研究环节上的有效衔接

3、。二、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名称: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招收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同时招收艺术硕士(MFA)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实行导师责任制,以项目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和设计研究。在设计实践上,可提供专业实验室并开设摄影、模型、纸工艺、丝网印刷、数字成型技术、多媒体编辑等实验课程。同时,享有美术馆、图书馆和资料室。在研究方向上,突出设计教育、文化创意产业、地域文化与视觉设计以及旅游品研发等特色。先后完成国家、北京市科研课题和设计项目,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活动并多次获奖。多次举办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为我校全面提升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优势:首都师范大学综合学科为优势,以美术重

4、点学科为依托,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契机,立足首都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构建开放式教学与研究平台,运用创新机制,研究地域文化与视觉设计,积极参与设计实践,形成社会、文化与设计的互动。在新的阶段,研究所开阔国际视野,强化设计理念,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不断打造“首师设计”新形象。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硕士生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总学分为32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时/学分,专业学位课36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课程类别分为学位课、研究方向课

5、、选修课。(具体课程信息详见设计学(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方向)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五、实践环节国际化、开放性实践环节侧重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学位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外,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能力及本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信息的了解,参与项目实践,或与设计公司、研究机构合作教学,深入了解设计的涵义、领域、目的、分类、设计过程、美学体系、文化特征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研究生均须参加相应的实践环节。在2-3学年,应安排参加本、专科部分教学工作,如试讲部分章节、指导实习、试验、辅导课程讨论和课堂讨论等。结合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到生产单位参加调研和项目

6、设计等实践工作,教研室和导师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和评定,考核合格者记2学分。 学位点和导师应积极地支持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的精神。专业学术活动要纳入学位点指导小组的教学,指导计划。学位点应尽可能为研究生到外单位或外地进行试验,实习,调查研究参加学术会议提供并创造条件。考核和评定合格者记2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至少在正式刊物上以公开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1篇。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于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初进行,由学院成立中期考核小组,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课程学习,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健康情况等方面对研究生

7、作全面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硕士论文工作,不合格者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七、科学研究研究生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以研究方向进行项目设计与科研实践活动,拓展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探讨学科规律,提升设计理念,有重点地参与完成重大设计研究项目,通过艺术与科学的前沿探索,揭示艺术与科学在新时代的内在关系,拓展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使设计研究与科研课题实践有效的结合,力争在设计研究上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1、与导师合作或单独完成一项省级以上纵向或者横向科研课题。 2、在研期间,在专业核心期刊上独立或与导师共同署名发表1-2篇学术论文。 3、与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图书或教材的编

8、写工作,并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4、积极参加本学科组织的学术活动,独立或合作参加省级以上学术展览(包含竞赛和媒体播出等)力争获得奖项。 5、协助导师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辅导任务。同时,按专业课程要求,完成课程建设与课件制作工作。 6、作为研究生,应带着问题和任务到校外进行专业实践,并提交专业实习报告。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学位设计是对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承担较难设计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调查研究,撰写论文和毕业设计等部分。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调查研究,针对实践和理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重要的设计任务进行论文(或设计)选题和开题论证。论文(或设

9、计)开题报告须经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和学科组审定,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将在第五学期安排进行中期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在导师的督促下完善论文。学位论文和学位设计的要求:论文的选题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的结果或设计方案应有新的见解或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要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其中毕业设计选题在设计项目的规模,类型,深度上要达到一定的质量和要求。毕业论文将在第六学期上旬进行预答辩,并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根据学校规定所有论文将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包括学校指定的校外抽查盲审,校内外论文评阅,论文查重等工作。第六学期中旬进行学位论文

10、毕业答辩,包括学科组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答辩组按程序进行答辩工作,由答辩组根据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和答辩情况最终决定是否授予硕士学位。 九、培养方式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对硕士研究生采取系统学习本专业的理论和系统设计,承担设计任务,参加科研,教学工作的综合方式来培养。要根据研究生的原有基础,研究方向和特长因材施教。研究生在入学2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培养方式包括:1、以科教结合的导师工作室培养方式。2、以实践为重点的双导师制培养方式。3、以产学研结合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十、必读文献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11、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单位备注(必读或选读)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必 读2世界当代艺术史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选 读3现代艺术设计史潘鲁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选 读4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必 读5中国设计史高丰 广西美术出版社必 读6中国艺术设计简史吴明娣 中国青年出版社必 读7世界工艺史爱德华.卢西.史密斯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选 读8设计学概论尹定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必 读9设计思维加文安布罗斯英等中国青年出版社必 读10思维与设计周至禹 北京大学出版社必 读11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胡飞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必 读12创意思维训练李中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必

12、读13设计思维与方法陈楠 湖北美术出版社选 读14创意研究希拉里柯林斯英湖南大学出版社选 读15设计方法学郑建启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必 读16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山东人民出版社必 读17设计真言许平等 江苏美术出版社必 读18设计调查李乐山等 中国建筑出版社必 读19图证设计方法论丁月华等 东南大学出版社选 读20角色设计:以教育的名义等谭平 四川美术出版社必 读21美术当代艺术与设计教育丛书系列仇宏洲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选 读22国际品牌设计山口至刚日 中国青年出版社必 读23广告创意教程王健 北京大学出版社必 读24两方世界 两方设计王敏 上海书画出版社必 读25造型原本看卷/讲卷吕胜中

13、北京大学出版社必 读26国际平面设计基础教程安布罗斯英中国青年出版社必 读27字体设计原理怀特美上海人美出版社必 读28文字设计基础李中扬 武汉大学出版社必 读29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吕敬人 湖北美术出版社必 读30编排设计基础李中扬 高等教育出版社必 读31装饰色彩教学与应用潘 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必 读32设计信息学励忠发 四川美术出版社必 读33信息设计肖勇等 湖北美术出版社必 读34引人兴趣的媒介原研哉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必 读35摄像与影像制作刘智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必 读36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莱斯特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必 读37交互设计概论李四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必 读38数字图

14、形界面艺术设计鲁晓波 詹炳宏 清华大学出版社必 读39交互设计李世国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必 读40展览设计实用手册 柏特龙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选 读4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选 读42包装设计研究曾景祥,肖禾 湖南美术出版社选 读43绿色包装设计爱德华凡尼森 澳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选 读44现代网络艺术设计韩亮路 辽宁美术出版社选 读45网页设计创意书麦克尼尔美 人民邮电出版社选 读46视觉新北京李中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选 读47创意研究: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希拉里.柯林斯英湖南大学出版社选 读48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蒋三庚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选 读49色彩构成教学与应用潘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选 读50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向帆 江西美术出版社选 读51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约翰西蒙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选 读52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