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59545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上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山大附中 2013 级七班 2014 年暑期对社会劳资关系的调查报告主笔人:商天泽山大附中 2013级七班2014年暑期调研组成员: 曹湲媛、陈科宇、刘诗源、秦婧妍、商天泽、司晓博、宋子健 指导老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侯风云教授目录一、导言 2(一)问卷设计 2(二)调查过程 3(三)探究本次课题的目的 3二、数据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 4(一)受教育程度对职业及工作单位的影响 4(二)职业对工作稳定性和收入的影响 6(三)受教育程度与薪酬的关系 6(四)薪酬对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影响 9三、结论及其建议 12(一)研究结论 12(二)建议 12四、后记 1

2、3五、特别致谢 14附录: 15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一、导言劳资关系,表现为受雇者与雇主间的冲突与合作,其进一步深入的内涵还包括雇用关系中为了价 格与权力相争的理论、技术和制度。它不仅涉及工人、工会组织与雇主,也同政府和各类公众直接 或间接相关联。近年来劳资关系紧张,有些私企甚至出现了劳务者罢工怠工等状况,其影响远大于 一家企业的发展。为了解中国社会劳资关系现状,山大附中 2013 级七班调研组于 2014 年暑期用问卷、走访、分析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劳资关系进行调查。调查前 期,我们于 8 月 2 日通过侯教授的讲解对劳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侯教 授引用了许多例子来帮助我们

3、理解社会调研的重要性与劳资关系的概念。 我们大家坐在一起,侃侃而谈,交流知识与经验。并使用侯教授主持编写 的“中国劳资关系调查问卷”对社会进行调查。(一)问卷设计此次问卷以“中国劳资关系调查”为主题,以“调查社会现状”为主旨, 以“全方面、多角度”为中心思想,对中国劳资关系进行了调查。问卷共 分为劳动者基本信息、劳动合同的订立、薪酬和工作时间、社会保险与福 利、培训与管理、工会组织、劳动争议处理情况、政府作用共九大板块。 由侯风云教授主持编写。二)调查过程我们于 8 月 2 日在山大五宿舍对门卫、个体经营户通过口述问题自由 回答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又于 8 月 5 日在华信银座对中小企业的员工

4、采 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并对个别员工采取口述的方式进行 调查。并于 8 月 7 日与侯教授一起整理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录入问卷数 据后,学习如何使用Excel分析数据,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发现有效问卷仅 有 36 份,因此我们决定利用合适机会进行补充调研,其中由曹湲媛妈妈补 充调研问卷18份,由刘诗源妈妈补充调研问卷15份。共形成有效问卷67 份。在此篇报告中,我们剔除了一部分极特殊的样本,共使用调查问卷52 份,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三)探究本次课题的目的综合调查问卷与走访自由回答的情况来看,劳资关系并没有各种新闻 与网络上资料中的紧张,而多数员工对劳资关系现状持有满意的态度。在

5、 调查的同一类型员工当中,工资有高有低,既然企业本质相差不大,那就 一定由于员工的个人原因导致了工作状况的差异。我们从调查问卷的九大 块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经过筛选后,我们决定使用“劳动者基本信息” 与“薪酬和工作时间”两部分内容进行研究,主题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 度与工作性质和职业对薪酬与工作时间的影响我们计划通过寻找受教育 与工作选择之间的联系,找出受教育的关键点和工作单位性质与职业的倾 向性,从而得到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别对工薪与工时的影响。使我们更直 观的看到中国劳资关系的状况以及影响此状况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二、数据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一)受教育程度对职业及工作单位的影响经过我们对整

6、张问卷的总体分析,发现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 是否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工作选择、薪酬等方面的差异呢?数据表明:在 本项研究使用的 52 个调查样本中,有研究生及以上等高学历的仅有 2 人, 只占总数的 4%大部分研究生不是成为管理阶级人士,就是从事着充满学术 的职业。有大学学历人数占 34%,也就是说,有较高学历却并未跻身白领等 工资水平较高,发展空间较大,而对知识储备方面较苛刻行业的大学生在 社会中约占了四成,他们也许拥有较高的学历,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职位 并未达到此学历应有的高度,反而在超市中做着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基 础职业,自己的专业却毫无用武之地,这张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迷茫之 中

7、。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2 岁,毕业十年之后仍然在做这种毫无技术性可言 的工作,更说明了他们并不是临时打工,而是长期工作。渐渐习惯了这种 生活,他们刚出校门时的豪情壮志也烟消云散。另外,接近半数的员工有高中和专科水平,其中职高或技校的占了 30%。 这说明自己的工作目标为售货员的员工只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员 工有更高的追求,却由于社会竞争的残酷而导致做自己本不乐于做的工作。 剩下六人仅有初中水平,达不到拥有更多选择的标准。当学历高时,并不 意味着有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但学历低者就没有和他人竞争专业工作的 权利。按照常理,高水平的教育应该有高水平的工作,或者更倾向于知识 的储备而不是从事体力劳

8、动或者对于某单一商品重复着事先编好的推销词。 而数据表明,有 50%的大学生从事着高新技术、金融等产业。说明更高的学 历给他们更大发展的空间。反之,60%的人只有专科以下学历,他们就更多 从事批发零售、制造或者居民服务等工作。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占到了三分 之二。这种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提升空间,只是枯燥的重复制造或述说着同 样的东西。这会使他们对已有的工作感到厌倦,不满情感油然而生,久而 久之,劳资关系自然就紧张了。在受教育程度不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发现 较高学历者一般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占到总数的二分之一,而在 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者寥寥无几。但在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工作者中, 在集体企业或私营

9、企业工作的占到60%,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也上升到了13%。 看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以私营企业为主,工作并不太稳定,时常有更 换工作的情况发生。数据表明,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者更换工作的 平均值为1.3 次,而在私企及集团企业工作者却平均更换2.23 次,高出国 有企业 76%。这说明大集团或大企业比小资企业更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而 选择这些工作的员工同样也有更高的收入,提升空间也就更大。根据以往的经验,高学历者应当比低学历者更有机会进入大企业当员 工,而不是在外资企业工作。但这次调查却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结果:多数 大学生并不愿意去大企业做底层员工,他们更倾向于在超市中优哉游哉地 吹着空调做销

10、售,即使他们知道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几次提升的机会,即使 他们知道大企业更加稳定,即使他们知道先苦后甜的道理,却仍然选择更 舒适而不是更有前途的工作。反而那些技校的学生们有了不怕吃苦的精神, 靠着自己的手艺,进入国企工作,获得了更稳定的收入来源。二)职业对工作稳定性和收入的影响当今社会除了单位性质影响收入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影响就是从事的 行业。在研究使用的 52 名个样本中,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人最多,占总 数的 22%,另外,从事制造业与建筑业的员工也不少见,它们分别占18%与 12%。由此来看,半数劳动者从事销售等行业,这些基础行业的工资可能会 比其他行业低一些,但是这些从事这些行业的员工更换工

11、作的次数往往低 于平均次数,这让他们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并不会由于突然的失业而导 致经济短缺,打破正常生活秩序。不过这些行业产生的利润也仅够维持生 计,所有医疗资金等都无法提前预留,所以这些工作一般不会做太久,如 果可以,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上攀升,脱离困境 。而从事高新技术产业 计算机及软件服务业和金融业等工作的员工更换工作平均数为 4 次, 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比平均次数高出 105%。这些行业可能相对高端一些, 对社会不彻底的了解以及对业务的不熟练导致了工作更换频繁,四处奔波, 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许他们工资比销售业的工资要高,但是没有常 性的工作让下岗失业在所难免。所幸的是这些员工

12、都很年轻,通过一次次 的失败总有人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那些从事基础行业的劳动者所体会 不到的。他们会利用经验在各界立足,出人头地。三)受教育程度与薪酬的关系哈佛大学的大学生做过受教育程度与薪酬方面的调查,他们发现,一个人的学历越高,那么这个人的工薪也随之提升。反之也是如此。那么这个结论在中国也同样适用吗?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本研究报告使 用的 52 个样本中,位受访者中,有 7 位工资在 5000 元以上,占到总数的 13%,有7 位工资在3500 元5000 元,也占13%。而工资在2000到 3500 元的员工占最大的比例,他们占总数的 56%,剩下 15%的员工每月只有2000

13、元以下的微薄工资,他们大多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在当今中国的一般地 区来说,每月个人平均支出在 2200 左右,所以如果每月工资都不到 2000 元的话,是很难维持生计的。这又催发了“啃老族”的诞生。在这个工薪 阶层的员工多数为年轻人,他们想要更好的待遇,而自己却由于儿时的不 努力导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些人往往怨天尤人,抱怨自己付出劳动多, 得到的回报却很少。殊不知,造成这种情况的,正是从前不努力的自己。多数员工的工资在2000到 3500元之间,这些员工并不会在基层工作, 他们也许是一些每天忙忙碌碌上下班的员工。比消费水平高出 30%左右的工 资让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很拮据,但也算不上太富裕。这

14、些大众化的普通家 庭对于“钱”并不太在意,却感觉到自己处于一种过渡期,不是大户人家, 也不是穷困潦倒只是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几年之后,要么上升到更高 的阶层,要么一落千丈。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35005000 元的收入就比较富裕了,他们可 以随心所欲地体验人生的乐趣旅游、美食等等。这些人通过了过渡期, 用努力,在公司或单位争取到了一定的地位。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小康家 庭”,对子女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高度,不像底层员工那般毫不在意。他们重 视教育,重视引导与培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不会随波逐 流。月收入 5000 元以上的员工在调查中仅占 13%,但他们的收入是正常家 庭的 1.5 倍

15、,这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滋润。操办起聚会、家中大事来也要 顺畅的多。正是这 13%的人群成为了社会上的高管、白领等。根据他们的基 本信息来看,这些人有的是年轻有为,在 20 岁到 30 岁之间,但还有一步 步走上来的 40 岁左右的中年人,以后的前途不可估量。但这一刻的成就得 益于曾经数十年的积累,几千个日夜的辛勤劳动与耕耘,他们曲线上升的 业绩,以及各种加班加点让他们实现了人生目标,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他受 到嘉奖的一刻,但所有质变都源自于一点点量变的积累。工薪的差异巨大,导致生活水平的差异。但根据这些受访者的背景来 看,他们是农村进城打工的并不多,大多数是城市户口。而这又回到了一 开始的话题:受

16、教育程度对工薪的影响。这是主要原因中最大可能影响工 薪的条件了。数据表明:月收入在5000 元以上的白领中,有86%的人接受 过大学教育。而在工资为3500元到 5000元的员工中,也有72%的人来自各 所大学。普通家庭中有 69%的人为高中以上学历,在底层员工中,接受大学 教育的只有 28%。一点不错,教育与工薪成比例下降的趋势刚好印证了“受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这句话。受过教育的程度越高,那么他的工薪也相应 地增加。各企业白领中,几乎没有不接受大学教育的,大学中的四年教给 你的不但是各种知识,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也是一种极大的提升。要 想过上愉悦的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好,也必须有大学学历。由于这些工作 充满技术性,所以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完成的,一个仅仅接受初中 教育的人即使有幸得到了这种工作,也很快会由于技术不过关而被辞退。 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