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59541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竞争力。物理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肩负重要责任。本文谈了物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物理学独具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特点为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树立为创造而教的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物理教学必须站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高度,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与评价学生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能力

2、并非少数专家所特有。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有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不同而已,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对教育来说是可取的。实践研究表明,具有创造学习潜能的初中学生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及良好行为表现:(一)具有创造性学习的个性特征。好奇心强,好动手;兴趣广泛,对各种学习和活动都感兴趣;较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有时逾越常规,其行为常被认为“不可思议”;处事待人不固执,较幽默;敢于发言提问,勇于质疑发难,爱钻“牛角尖”,常想把老师问住难倒;有自信心,但不固执已见;乐观、

3、积极向上,有进取心,不怕失败,不怕挫折;虚心乐意接受意见和建议;爱幻想,联想丰富。(二)具有创造性思维特征。观察事物细致;富于想象力;对事物反应快,容易受到启发;勤于动脑,对学习过程的各种问题不满足于知其一,喜欢从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究底善于假设,能运用假设的办法引发思维,寻求问题的解决;不拘泥,不守旧,乐于创新;有主见,不轻信他人的意见,习惯于自己动脑、动手;喜欢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理解问题深透,自学能力强;能自觉探讨问题,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地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思维敏捷、开阔。二、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4、。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民主、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新技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是学生提出“怪”问,教师也不要有责怪之意。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决不能以问题简单、幼稚,甚至是不可能的,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情。老师要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和学生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二)建立能促进创新的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评价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

5、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及评价。一是教学目标明确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培养人、塑造人的角度,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二是拓宽了知识面;三是加强了实验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加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十分有益;四是明确了今后考核不仅要把笔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水平的依据,还要把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平时在阅读与讨论、观察与实验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水平的依据。新课标对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

6、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学习要有创造性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遵循创造性思维的两条原则,一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标新立异,自圆其说。这两条思维原则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和高度协调。这是创新得以产生的根本。只要学生提出问题,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首先应充分肯定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尽可能从中发现合理的因素,并及时引导。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四)重视实践活动 培养实际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初中物理学习最根本的

7、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多做实验,落实学生实验,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自己建构知识。物理实践活动应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五)深挖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内容。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重前人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让学生经常思考前人、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是怎么想到的,他们解决问题方法是什么,如果是我,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要更多地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创造性教育的内容、题材不少。如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是“顿悟”,是细心观察,是丰富联想,是知识的积累而获得;爱迪生研究白炽灯等等都是物理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丰富内容。总之,改革物理教学,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性潜能,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教师树立起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对此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坚持不懈,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