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学生校课心得课第一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594575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大学生校课心得课第一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推荐大学生校课心得课第一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推荐大学生校课心得课第一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大学生校课心得课第一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大学生校课心得课第一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202X年大学生党校思想汇报:党课心得:党课思想汇报 第一次XX 大学生党校思想汇报:党课心得 尊敬的党组织: 能够有机会参加中级党校的培训我感到很荣幸,我也十分 珍惜这次机会。通过三节课的学习了解,我对党有了更深 入的认识,并且坚定了我对党的信心和入党的决心,也让 我更积极地努力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提升自己,为入党作好更充分的准备。第一节党课,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讲解,我们深入了解了党 的一些优良传统。如,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即:理 论和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 我批评。 “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实践证明:拥有这种作风的党才能领导人

2、民走向革命胜利。 这三大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有其价值,对于现在的学 习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将产声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一点在抗战时期马克思的应 用中得到很好的检验。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中国作战形势的 前提下,将马克思理论有效的中国化;而王明等人只是将 马克思理论合盘拿来、生搬硬套。而事实证明,理论固然重要,但一味地看重理论,不顾实际,终将导致失败。所 以理论应为实践作指导,而实践又对理论进行检验。理论 与实际相结合会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技能。因此,在今后的 学习中,我要努力学好理论知识,同时更注意实践能力的 . 培养。 其次,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 他

3、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有“为人民服务”的题词;江 泽民的“三个代表”也是着眼于人民,处处为人民的利益 着想;胡锦涛同志也强调要为人民。人民是国家的基础, 只有紧密的联系人民群众才能让党的地位得到巩固,才能 让国家更好更快地发展。 最后,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党内部保持战斗力的防腐剂。 批评要公心为众,切忌私利;力求准确,实事求是;当面 批评为宜;讲究方式方法。这些做法也可以很好地提升自 身素质,让自己符合一名党员的要求,同时这些方法对我 们的工作学习也将有巨大的帮助。 这次党课我还学习了党的“三大法宝”和“三八作风”。这 些都是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并且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也同样

4、适合并有其新的历史意义。 有这些作风和“法宝”作行动指导,我们党必将更好地发 展和进步,也将带领人民走上更加美好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节党课,我接受了“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服务意识”的教育。首先,入党不应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我们入党 不应该想着入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或方便。入党应该 有一颗公心,为党为人民努力奉献自己。树立服务意识十 分重要,服务意识的树立是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 . 也有利于我们端正入党动机。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提升自身修养,作为积极要求入党的一分子,我要做到处处为他人着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和服务人民,以此来向 党组织靠拢。 第三节课,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 。“三个代表”是 共产党的一份行动指南。首先,它可以保持党内的整洁, 让人民坚定对党的信仰,也坚定了人民的政治信念。其次,他还有其哲学性和科学性:三个代表适合每个中华民族成 员,它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引导中国人民更好更快地发 展社会,改造和改善生活;因为三个代表是从我国的基本 国情出发,所以它的科学性无庸置疑。它把生产力作为发展要求,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可以使经济发展,经济是基础,因此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引起我国的全面发展。由于我国 有着悠久的文化,而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有其十分重要的作 用。然而文化又是在不断地丰富、提高、升华的,所以党 牢牢把握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也十分重 要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党性的要求也是 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巩 固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短短三节党课只是我们学习关于党的知识的开始。今后, 我要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实践党的理论要求,坚. 持党的领导,牢记“八荣八耻”,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与是俱进,做新时代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汇报人: X 年 9 月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