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11月考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593254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八年级11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11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11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八年级11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11月考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八年级11月考试题(第14章)一二三四五总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分) 1关于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也可以是正立的材 B虚像也可以是倒立的C在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都是实像D虚像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2夏天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围,希望牛奶不至于很快升温而变质,从物理角度讲()A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湿毛巾和牛奶的湿度相同,对牛奶温度变化毫无影响B由于湿毛巾把牛奶包住反而使牛奶散热困难,加速了牛奶的变质C由于毛巾是湿的,毛巾中的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蒸发时吸热,固可使牛奶的温度下降,牛奶不至于很快变质D这种做法不只为了降温保质,

2、而是为了防止细菌污染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4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5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那么( )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

3、立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但是像的性质不能确定6崔彦同学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C焦点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7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C,则此温度下的的萘(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夏天,自来水管“出汗”;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 B C D9为了浇铸一个铜像,使用的材料是铜,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10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11下列现象中属于水蒸气凝华的是( )A春天湖面上的冰解冻 B冬天的早晨,在枯树枝上常有霜C江河,湖面上常见大雾 D夏天的早晨,植物叶子上的露珠12将一只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比水先沸腾 B酒精和水同时沸腾 C水比酒精先沸腾 D液体沸腾时温度升高1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

5、大的像。则所用的焦距很可能是( ) A4cm B8cm C10cm D18cm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1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冬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B雾是大量水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大量小水珠C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D用压缩的办法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6、38分)17透镜是利用光的_现象制成的,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一点,这个点叫透镜的_,这个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18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银幕上的像更大些,应将幻灯机_(填“靠近”或“远离”)银幕,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_(填“大”或“小”)20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 。2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2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cm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

7、镜12cm时,调整光屏,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的_像。25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26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性质制成的。27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其主要部件是镜头,它是_镜,是利用其成_、_、_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被拍摄物体从很远处向照相机镜头靠近时,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镜头和像之间的距离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28某物质从40C开始融化,直到50C还未融化完,则此物质一定是 29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

8、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的变成_。它的温度却保持_。30将烧红的铁件放到冷水中淬火,此时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白气,这其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和_。(按先后顺序回答)31在下列空白处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发生_急速吸热变为干冰的蒸气:使空气温度急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 变为小冰粒,或水蒸气遇冷发生 变为小水珠,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下落过程中冰粒又_变成水滴:水滴降落形成了雨。三、作图题(4分1.作出折射光线: 2.根据光路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3.作出光线

9、穿过凹透镜后的路径: 4.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5 四、实验题(22分)33如图A“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的是: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的温度。图B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_。图甲、乙、丙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沸腾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图。34现有一块透镜,不用手摸,请你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来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方法一:(2分)。方法二:(2分)。3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他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9101112131415水温C95969798999999(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2)小

10、刚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 。3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2分)_。(2)实验所需的仪器有蜡烛、火柴、_、_、_。(3)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_和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的中心大致在 。(4)若透镜的焦距是15cm,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距离是40cm,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_的_的_像。3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接着他移动凸透镜位置,使蜡烛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然后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也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