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59175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五章学校教育制一、单选题:1. 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即()A. 学制B. 学校教育制C. 教育体制D. 教育制答案:D2. 新中国成以后废除旧学制推新学制是在 ()。A. 1949B. 1950C. 1951D. 1953答案: C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 19854 月B. 198510 月C. 19864 月D. 198610 月答案:C4. 我国现的教育基本制是在 ()中规定的。A.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 198

2、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 A5. 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A. 双轨制B. 单轨制C. 分支型学制D. 三三制答案: A6. 近夹,英国学制改革使传统的“双轨制逐渐转向()。A. 单轨制B. 五四三制C. 三三制D. 分支型学制答案: D7. 教育制的主体是()A. 学校教育制B. 国家C. 教育体制D. 义务教育答案:A&二十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菊()A. 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B.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 基本普及九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文盲D. 基本普及九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答案: C9.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个并举是在()中提出的A. 1951

3、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 1958关于教育工作的扌指示C. 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 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答案:B10.19953月18日颁布的 ()以法形式规定我国的教育基本制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答案:B11. 我国近代第-个以法形式颁布的学制是(A.1902壬寅学制 B.1904癸卯学制C.1922壬戌学制 D.三三学制答案: A12.我国近代第-个在全国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A.1902壬寅学制 B.1904癸卯学制C.1922壬戌学制 D.三三学制答案:B13.1986

4、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的限是(A.11B.9C.12D.6答案:B14. “终身教育的思想是由()提出夹的A.杜威 B.保罗.格C.布鲁纳D.奥苏贝尔答案;B15.我国义务教育的管体制实的是 (A.地方负责,分级管B.国家统管C.乡镇管D.级管答案: A二、多选题:1. 学校教育制建的依据是()。A. 学生身心发展规B. 社会政治经济制C. 社会生产发展水平D. 世界学制改革的影响E. 原有学制的影响答案:ABCDE2. 当代学制发展呈现( )趋势。A. 义务教育限延长B,小学入学龄提前C. 重视学前教育D. 高等教育多极化E. 学校类型多样化答案:ABCDE3.1958学制改革中

5、提出建并发展的“三类学校是()。A. 职业学校B. 全日制学校C. 中等专业学校D. 业余学校E. 半工半读学校答案: BDE4.1958学制改革中制定的“三个结合原则是指()。A.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D. 规范性与自主性相结合E. 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答案:ACE5. 五四学制的论根据在于()。A. 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B. 克服三制初中学生负担过重的弊端C. 五制小学有于普及小学教育D. 经济的发展为四制初中提供物质基础E. 三制初中造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答案:ABCDE6. 美国学制改革的特点有 ()。A. 初等教育形式多样化B.

6、“综合中学迅速发展C. 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D.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很大E. 重视幼儿教育答案:ABDE7. 学制具体规定着()A. 学校的性质B. 入学条件C. 学校的任务D. 学校之间的关系E. 修业限答案:ABCDE& 1951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 )A. 中学B. 中等专业学校C. 业余中学D. 工农速成中学E. 综合中学答案:ABCD9. 我国1951实的新学制中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有 ()A. 研究生院B. 专门学院C. 大学D. 中等专业学校E. 专科学校答案: BCE10.1958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提出的办学原则()A.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B.

7、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C.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 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答案:BCE11. 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义务的有()A. 厂矿企业B. 社会C. 国家D. 家庭E. 适龄儿童和青少答案:BCDE三、名词解释:1. 教育制:指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 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2. 学校教育制:简称学制,指-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 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3. 教育体制:指-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夹的学 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等相对稳定的运模式和规定。4. 义务教育:指依

8、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必须接受,国家、 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所必需 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5. 终身教育;四、填空:1. 教育制是一个国家各类 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所需的种种的总和0答案:教育规范或规定2. 教育制的设主体是 ,是国制化的体现。答案:国家教育方针3. 教育制的主体是o答案:学校教育制4. 学校教育制简称 ,是-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答案:学制学校系统5. 当代学制发展的-般趋势表现在:重视教育;小学入学龄提前,义务教育限延长; 教育多级化,类型多样化。答案:学前高等学校6.1

9、951,中央政府公布关于 的决定,废除旧学制,实新学制。答案:改革学制7.1958学制改革的要点是制定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个的原则,建并发展“三类 o答案:结合并举学校& 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三个结合”的原则是指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答案:普及与提高9.1958年学制改革指出建立并发展的“三类学校” 学校、学校了匸学校。答案: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10.1964年,中央推行两种制度和两种制度,以利于城乡普及教育。答案:劳动教育11.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和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答案:适龄儿童青少年1

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答案:性别民族种族五、简答题:1. 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答:第一,学制的建立与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向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为学制的推行提供物质基础。 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学制的重要因素;学制的制定、颁布 和实施都由国家政权机关进行,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第三,学生身心发展规制约看学制。制定学制,如入学龄、修业 限、 各级学校的衔接等规定,必须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 对于儿童 身心发展规的断揭示,有于完善学制。第四,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的改革影响着学制建。

11、学制是在断的 吸收和借鉴中发展和完善的。-个国家具体学制的建,总是原有学制和 世界学制改革综合影响的结果。2. 简述当代学校教育制发展的-般趋势。答:第一,重视学前教育。当今各国普遍把幼儿教育纳入学制体系, 加强幼儿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衔接,扩大其教育规模。第二,小学入学龄提前,义务教育限延长。 随着社会的断发展, 人民的教育要求断加强,众多国家在学制改革中提前入学龄,-般规 定57岁入学;义务教育限呈现延长态势,多数国家实施79义务 教育,部分国家实施1012义务教育。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第四,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类型多样化。当代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低、 中、高三级层次,即专科教育、

12、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随着终身教育思 想的传播,当代学校类型日多样化,各国出现多种类型的学校。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教育制有于国际交。3. 为么说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制约着学制的建与发展?答:社会生产的发展制约看学制的建与发展, 它既向学校提出新 的要求,又为学制的推提供物质基础。 在学制产生初期,学校教育仅限于狭小的范围,类型单一。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专门人才, 学校类型随之日增多。 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兴起、科学技术在生 产中的普遍应用,一方面要求工人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掌握相应的科学 文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同居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 近代

13、学制中出现义务教育制的建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当代社会,终身教育思想纳入学制之中,学校类型进-步多样化,各种教育制 断得到完善。上述变化是社会生产发展需要在学制上的体现。4. 简评1951新学制。答:1951中央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废除旧学制,实新学制。这-学制继承解放区教育的优传统,批判地吸收旧学制的-些特点,体现“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保证 知识分子和各类干部接受革命的政治教育和提高文化科学水平的机会, 体现方针、 任务的统一性与实施方式和方法的灵活性,也体现男平 等、民族平等的原则。1951学制奠定中国当代学制的基础。5. 简述1958学制改革中制定的“三个结

14、合、“个并举原则的内容。答:“三个结合 是指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个并举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 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 免费的教育与免费的教育并举。6.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义务教育的规定。答:1986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 周岁的儿童,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限的义务教 育。7. 简述1985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答:第一,实九义务教育。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分步实施九 制义务教育,并明确义务教育实施中社会、家庭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第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小学、初中、 高中后进三级分, 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逐步建从初级到高 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第三,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校长负责制。 基础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