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58544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考试重点(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1. 文学是 客观世界 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2. 文学通过 艺术形象 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3. 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 文学的真实性 相统一。4. 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 艺术想象 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获得心灵自由的特 性。5. 文学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 间接性 、 精神性 、 超越性 的特点。二、解释基本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间接性1. 文学的倾向性: 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首先,政治倾向 性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 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 学

2、的真实性相统一,2. 文学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首先,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其次,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3. 文学的间接性: 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作为 语言的艺术, 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 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 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 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三、问答题:1. 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观念领域的反应, 同时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以及与其他意 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所以,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作为

3、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 术创 2.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 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1)认识性。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首先,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可以通过文学认识丰富的社会生活。 其次, 文学作 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可以通过文学参悟生活的真谛。 第三, 文学通过艺术形象 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2)倾向性。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

4、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首先,政治 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 其次, 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 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而无需特别把它 指点出来(3)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首先,文 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其次, 文学对经济、 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第三,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3. 文学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具有审美属性, 具体表现为情感性、 形象性和超越 性。(1)情感性。情感性是指

5、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首先,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其次,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2)形象性。形象性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首先,形象 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其次,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3)超越性。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 灵自由的特性。 首先体现为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其次体现为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 的超越。第三体现为对人自我的超越。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4.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在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

6、有间接性、精神性、韵律性。(1)间接性。间接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2)精神性。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3)韵律性。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5. 谈谈你对文学性质的理解。在人类活动的构成中, 文学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经济基础之上、 并未经济基础服务的观念 性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与其他意识形态区别, 文学属于艺术领域, 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意识形态, 具有情感 性、形象性和超越性。而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则在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间接性、精神性

7、、韵律性。第二章课后习题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 ,体现为“人文关怀” ,并激发人 的丰富情感。最终, 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 造的价值原则。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 “三位一体” 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 属于人类三个根 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

8、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 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 求真是尚善的基础, 没有真, 善就流于无历史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 ;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 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 “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 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 ?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A、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 实是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B与科

9、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 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A、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 “历 史理性”对社会生活蕴(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 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 体现着主体对生 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B就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蕴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但是科 学活动讲求客观性。文学创造的认知则具有浓厚的主观性(主体性) ,即追求建

10、立在人的生 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的真实。与讲证性、 精确性的科学真实不同, 艺术真实是作家 “诗艺” 性创造的产物, 因而极富情感的感染力和心灵的震撼力。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 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鲁迅语)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 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 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 创造既具有鲜明 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

11、象之方法; 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所提供感性形态的假定性情境,是与社会生活的个别性、 偶然性相联系的;而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蕴, 特别是那些本质性、 规律性的东西, 又是与社 会生活的普遍性、必然性相联系的; 艺术概括所发掘和表现的普遍性能创造巨大的艺术效应; 艺术概括是以对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的,即从个别到一般; 同时作家还要对这些事物加以提炼、 加工和改造, 即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这一在矛盾在文 学创造中是通过艺术概括的手段达到对立统一的, 换句话说, 艺术概括是创造艺术真实的基 本途径。鲁迅的这段创作谈道出了艺术概括的基本涵。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 “善”的终极价值体

12、现 ?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 的全面发展、 生存状态及其命运、 幸福相联系; 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 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 点和归宿;因而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 人文关怀从来就是也应该是文学创造的永恒主题, 必然成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的核心,即终极价值追求。 “真”是“善”的价值根据, “善”是“真”的价值取向,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 生存

13、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 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 两者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或者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 ,是“真”与“善”两个价 值取向的交汇; 文学作为审美创造的自由空间, 作家完全有权利而且能够在不同的历史理性 视点上去展现人文精神; 文学的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 真善美固然需要历史理性的支撑, 然而作家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 历史理性又是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巨大的意蕴空间, 在文学创 造中,作家完全有权利依据自己的艺术个性让人文精神在特定的历史视点上展现; 单一历史 视点的强调,不仅违背艺术规律,有时还会导致对人文精神的伤害;文学是人文领

14、域, 理应 多一点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情怀的倾注,烧夷弹非艺术非审美视点的理性主义的偏执。7、谈谈审美理想的含义和作用。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 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 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型。审美理是直观形象与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 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 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 审 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审美理想的特征: 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形和最高典; 理性观念的结合;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 作用或功能: 审美理想是作家进行审美评价的最高标准。

15、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切, 美 或丑,崇高或卑下,悲或喜,都需要审美理想的观照,也不管是否自觉,作家创作总离不开 审美理想的引导和调节; 审美理想对生活的这种观照和评价功能特别体现在作家对生活丑的 艺术表现中,只有在审美理想的照耀和穿透下,才能否定丑的同时确证美。8、阐释“容形式化”和“形式容化”的审美创造涵。“容形式化”体现为容的有序组织和游行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话语, 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外化或物化为艺术文本 “形式容化” 体现了形式生成 作用。 容因此而深化或升华而产生审美新质, 作家可以利用语言手段, 让文学语言偏离习惯 性语言,从而更新人们的经验而获得一种新鲜感

16、。形式创造在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中, 不仅具有表现容的功能, 还有塑造容的作用。 在 文学创造的实践中, 由于形式的生成作用, 容却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综 上所述,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容形式话语形式容化的过程。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形式”所以“有意味” ,是因为他们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在长 期的社会实践中, 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的认识他们的过程中把他们主观化、 情感化、 心灵化,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意识的 较为固定的表现。 因此, 当它们从现实的具体事物身上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 具有稳定性 的审美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