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58266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二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版本防疫是畜牧业的生命,是奶牛业的生命,防疫工作是奶牛场一项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的工作。一、强化防疫意识,重视防疫工作。1、强化防疫意识,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绝对首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全员防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普及防疫知识,提高防疫水平,把好重视关。2、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和执行防疫规范,不走过场,落到实处。二、完善防疫设施,加强防疫力量。1、大门口设立醒目的防疫标志和防疫规定牌,并设洗手消毒设施。2、消毒池使用_%的naoh消毒药液,保证消毒液的数量和质量,消毒液要定期更换。特殊情况(如下雨下雪,车辆进出频繁等)根据消毒液的混浊程度,及时更换。3、消毒室紫外线灯保

2、证有效,脚踏消毒液以淹没鞋底为准,进出人员停留半分钟。三、健全防疫措施,严格防疫制度。一)免疫严格免疫程序,确保免疫质量,把好免疫关。1、全年定期强制免疫。2、严格免疫操作程序,免疫器械和注射部位严格消毒,注射适当深度,保证有效剂量(杜绝偷工减料,习针漏针),一牛一针,专人注射,专人记录,专人监督。3、做好免疫记录,记录包括疫(菌)苗的批号,有效期、免疫时间等。4、做好疫苗的运输、贮存、保管等工作,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5、用后疫(菌)苗瓶子必须焚烧后深埋处理。二)检疫严格检疫程序,提高检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把好检疫关。1、做好春秋两季奶牛布病、结核等检疫工作。2、做好外购奶牛的隔离饲养

3、工作。三)消毒严格消毒制度,保证消毒效果,把好消毒关。1、充分利用消毒设施,采用多种消毒药,多种形式、高频加密、不留死角的消毒措施,做好全场大规模、全方位的消毒工作。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掌握消毒药品特性,针对不同消毒对象,真正搞好消毒工作。3、环境消毒密度要达到“中雨”水平,常规消毒如下,1)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每周两次消毒。2)运动场,运动场周围,车辆通道和场区人行道,每周消毒一次,3)保持采食槽、补饲槽、饮水池清洁卫生,定时清洗,每月消毒一次。4)生产性车辆、工具每月消毒一次。4、做好消毒记录,有关人员签字。四)管理加强防疫管理的广度、深度、细度、力度,把好管理关。1、疫情流行期实行封闭式

4、管理。2、疫情流行期任何非场人员和车辆(如非本场车辆进入生产区积肥、拉粪、运牛等)不得进入生产区。各场出售的牛粪、小公牛、淘汰牛等,必须中转到场区外。3、本场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必须严格消毒,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经消毒室更衣(统一工作服)和洗手消毒,进入生产区的工作车辆(如奶车)必须经消毒池消毒和全车喷雾。4、禁止其它动物或肉类,进入或带入生产区,生产区内不准解剖病畜。5、禁止职工在家养殖偶蹄动物,禁止任何职工以任何形式对外服务(如兽医人员、配种人员对外行医或服务)6、不得从疫区购买饲草、饲料。7、定期灭鼠灭蝇。8、动员全员力量,特别是加强兽医工作和管理,每天勤查槽,细查槽,发现异常情况必

5、须及时逐级上报相关部门。9、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群素质,增强抗病能力。奶牛场生产管理1、奶牛生产定额管理(1)重视奶牛场生产中_生产管理制度和生产责任制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通过生产责任制,做到责任分明,分工明确,奖罚落实,用料有计划,生产有安排,生产指标能及时检查,养牛生产成本可随时核算,出现亏损可及时纠正。同时有利于提高工效,实行科学养牛,提高产犊率、成活率和奶产量。(2)奶牛场生产定额奶牛场计划中的定额种类很多,劳动定额、人员配备定额、饲料贮备定额、机械设备定额、物资贮备定额、产品定额、财务定额等。(3)制定奶牛生产定额奶牛生产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定额至关重要。定

6、额偏低,用以制定的计划,不仅是保守的,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定额偏高,制定的计划是脱离实际的,也是不能实现的,且影响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奶牛场主要生产定额的制定包括。人员配备定额、劳动定额、饲料消耗定额、成本定额。(4)定额的修订与管理定额定额的修订在每年编制计划前,必须对定额进行一次全面的收集、调查、整理、分析,对不符合新情况、新条件的定额进行修订;并补充齐全的定额和制定新的定额标准,使计划编制有可靠的依据。管理定额牛场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定额,使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专人专职。(5)奶牛场劳动_形式奶牛场的劳动_,有一班制和二班制两种形式。一班制是牛的饲喂、挤奶、刷拭、

7、清除粪便、打扫牛舍等工作,全部由_名饲养员包干,一般每人管8-_头;二班制是将牛舍内一昼夜的工作由_名饲养员共同管理,分别在白天及晚间轮流值班,适用于实行多次挤奶(四五次)的牛场,一般管理12-_头牛或更多些。(6)工作日程奶牛场的工作日程,依劳动_形式、母牛挤奶和饲喂次数而不同。目前,我国奶牛场所采用的饲养日程和挤奶次数,大致有以下几种:两次上槽,两次挤奶;两次上槽,三次挤奶;三次上槽,三次挤奶;自由采食,三次挤奶。2、奶牛场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首先要考虑完成生产任务,力争超额并提前完成生产指标和提高产品质量。奶牛场生产计划主要包括:牛群周转计划、配种产犊计划、产奶计划和饲料计划等。(1

8、)牛群周转计划牛群周转计划是奶牛场生产的主要计划之一,是指导全年生产,编制饲料计划产品计划的重要依据。制定牛群周转计划时,首先应规定发展头数,然后安排各类牛的比例。(2)配种产犊计划配种产犊计划是奶牛场各生产计划的基础,是制定牛群周转计划的重要依据。制定本计划可以明确计划年度各月份参加配种的成年母牛,头胎牛和育成牛的头数及各月分布,以便做到计划配种和生产。(3)产奶计划产奶计划是促进牛场生产,改善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牛场制定牛奶供应计划、饲料计划和_班组劳动竞赛,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奶牛场每年都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场情况,制定每头牛和全群牛的产奶计划。(4)饲料计划为了使奶业生产建立在

9、可靠的物质基础上,每个牛场每年都要制定饲料计划。编制饲料计划,先要有牛群周转计划(标定每个时期,各类牛的饲养头数),各类牛群饲料定额等资料。全年饲料的需要量,可以根据饲养的奶牛头数予以估计。各种饲料的年需要量得出以后,根据本场饲料自给程度和来源,按当地单位土地面积的饲草产量即可安排饲料种植计划和收购、供应计划。3、奶牛生产人力资源管理奶牛生产是围绕奶牛场进行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对牛的饲养管理和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确定牛场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工作岗位;牛场员工聘用与培训;建立和完善牛场各项规章制度。奶牛场从业员工管理奶牛场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工作岗位奶牛场生产经营所

10、需要的员工种类及数量依奶牛场规模、饲养方式、机械化程度、人员的熟练程度而定。员工岗位培训奶牛场生产技术性强,新聘用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在岗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培训。从业员工管理员工管理不仅仅是雇佣和解雇,还包括员工的管理、福利以及处理员工之间的关系等。从业员工劳动报酬员工的报酬应随着岗位和工作业绩的不同而异。一个好的员工应得到与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大小相称的薪水。4、奶牛生产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评价(1)奶牛场经济管理原理奶牛场的经济管理原理是指在奶牛生产(及饲料农作物生产)中,土地、劳动力及资金的正确组合及应用,它可为企业经营者带来可能的(连续不断的)最佳经济效益或稳定而有效管理。(2)奶牛

11、场的经营管理目标管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全年牛奶的产量和质量、成本、利润及牛群扩繁等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措施和办法。目标管理是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全年产量和质量目标、全年各项技术指标、成本控制。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强化管理,精简并减少非生产人员,择优上岗;健全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资、定员,明确的年度岗位任务量和责任,建立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机制;以人为本,从严治场,严格执行各项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等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使工作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并完善日报制度,包括生产等各项日报记录,并建立生产档案。技术管理制定年度各项技术指标和技术规范,实行技术监控,开展

12、岗位培训和新技术普及应用,及时做好技术数据的汇总、分析工作,并加以认真的总结,建立技术档案。物资管理建立药品、燃料、材料、低值易耗品、劳动保护等用品的采购、保管、收发制度,并实行定额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遵守财务有关规定,一切费用进出必须有原始凭证,科目完整,报表完善,逐月提供财务收支报表,通报效益进度;做好各项资金管理工作;做好成本分析和核算工作,在做好各项生产成本分析和核算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意见,以便制定明确的增产节约措施。(3)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评价奶牛生产产出产品是牛奶,牛奶是奶牛、饲料、劳动力、房屋等诸要素的组合而生产出来的。如果一个奶牛场是按照经济实体进行经营,其目的

13、就要实现其产出,总产出值必须超过总投入,然后获得的才是利润。整个产值称为总产出,整个投入值,等于总费用。总产出总费用盈或亏5、计算机技术在奶牛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奶牛场生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奶牛生产重视,生产管理人员经常可以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中获取各种信息;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相结合,可用于识别奶牛个体,将个体识别系统与其他信息技术结合,可产生体重、产奶量及采食量自动记录系统等,简化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准确性,改善管理水平。此外,计算机技术在饲料配方制定、牛舍内环境控制、环境污染监控、人事管理、账目管理等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奶牛场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标准

14、版本(二)一、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场如家的精神,要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吃苦耐劳,做到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办事,为企业出谋划策,多做贡献。二、严格遵守场内规章制度,履行请消假制度,若在晚间值班有特殊情况自行委托其他管理人员代替值班,要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三、每日按时上下班,在上班时间内除正常工作和学习外,一般不参与其它娱乐活动,要经常不断地到各个岗位上检查,指导工作。要抓环节上的重点工作,找原因,多分析,发现突发问题要处理急时果断。四、积极_和参与场内各项会议和学习活动,经常不断地与职工谈心,争求职工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

15、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五、每周召开两次干部会议,研究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月_两次场内检查活动,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职工任务完成情况好坏,也是对管理管理人员的工作考核。奶牛场年月日奶牛场人员管理制度(一)门卫管理制度1、严禁闲杂人员入场,公物出场要有手续,出入车辆必须检查,未经养殖场负责人批准或陪同,谢绝一切对外参观。2、严禁非工作人员在门房逗留、聊天,严禁其它家禽、家畜等动物进入场区。3、搞好门口的内外卫生及防疫消毒工作。非生产车辆严禁进入场区,确需进入的必须严格消毒。4、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迟到早退,要不定时察看责任区全部财产,因工作不负责任,丢失损坏财物,照价赔偿,损失重大的,解除劳动合同。(二)职工管理守则1、严格遵守奶牛场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责尽职,积极完成本职工作。2、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做好出勤登记。3、认真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交接班手续。4、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严禁喧哗打闹,不擅离职守。5、严禁在养殖区吸烟及明火作业,安全文明生产,爱护牛只,爱护公物。6、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增收节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7、树立_观念,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