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577613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工资薪金及劳务费的所得税缴纳一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两者的区别二者最主要区别在于: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而劳务报酬所得,那么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所得的报酬。因此我院在职教职工从校内取得的与自身工作性质相关的各项收入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其他部门从学报、院报取得的稿酬为劳务费。外聘人员从我院取得收入均属劳务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是一种非独立的劳务活动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以及与任职和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总之凡与单位

2、存在工资、人事方面关系的人员,其为本单位工作取得报酬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工程。所以,个税法中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概念与人事部门和统计部门的工资概念不一样,也不管任职受雇单位从什么样的资金渠道支付,也不管单位是以现金还是以实物形式或有价证券形式支付任职、受雇人员的报酬,都属于个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劳务报酬所得是一种独立行为的劳务活动所得,是因某特定事项,临时为外单位工作所取得的报酬,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工程。它是指个人独立从事的设计、安装、装潢、制图等效劳和其他劳务效劳活动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虽也是一种独立的劳务所得,但由于个税法中已单独明确作为一项个人所得,所以个人稿

3、酬所得在征纳个人所得税时,不再包括在劳务报酬所得的范围内,他的应纳税所得的计算也有别于劳务报酬所得。3、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是否“独立从事劳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凡独立从事劳务活动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活动所得的报酬,而非独立劳务所得,是必须依附于人,受制于人的劳务活动所得的报酬,这种劳务活动存在于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独立劳务那么不存在这种关系。4、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而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二、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

4、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工程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法元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局部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局部15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局部2037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局部25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局部30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局部35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局部40103759超过100000元的局部451537

5、5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当的根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单位以劳务费名义发放的收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些单位除向职工正常发放工资、薪金以外,还根据职工从事本单位其他专项工作情况,以劳务费等名义发放所得。这种所得实际是职工工资

6、、薪金的组成局部,应与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四、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1.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播送、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效劳、介绍效劳、经纪效劳、代办效劳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缺乏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对劳

7、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方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局部,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局部,加征十成。2. 如何确定取得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的次数?个人取得劳务报酬,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工程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对于跨地域取得劳务报酬的,以县含县级市、区为一地,其管辖区内的一个月内的劳务报酬的总和为一次;当月跨县地域的,那么应分别计算。五、相关所得税缴纳问题1. 个人取得哪些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

8、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2. 个人取得哪些所得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

9、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3. 个人从非任职单位取得的奖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从非任职单位取得的奖金,除免税的奖金外,不管其来源于何处,不属于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工程,应按偶然所得或其他所得,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4. 个人取得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

10、,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的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5.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工程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取得全年

11、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工程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方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方法也只能采用一次。6. 内部退养或提前离岗人员取得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1企业减员增效

12、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中,未到达离退休年龄,提前离岗且未办理离退休手续内部退养的职工,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提前离岗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去当月费用扣除标准后,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然后再将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照已确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一次性内部退养收入)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

13、扣除数3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7.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一次性补偿收入。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所在省市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局部,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局部,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并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个人取得

14、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减去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局部,再减去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根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用此余额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工程计算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然后再乘以年限数,就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在该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2退职费收入。对于个人取得的退职费收入,可按照上述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法另有规定的除外。3安置费收入。对于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15、免纳个人所得税。8.个人获得的稿酬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1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个人获得的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可减去费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可减去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可以免纳30%的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2如何确定个人取得稿酬所得的次数?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管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的稿酬所得,其在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其连载之后又出书取得稿酬所得,应视同再版稿酬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